第一章聚合釜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07265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聚合釜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章聚合釜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章聚合釜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章聚合釜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章聚合釜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聚合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聚合釜(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阳煤氯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聚氯乙烯车间45m彳聚合反应釜维护检修规程i总则1. 1规程适用范围a为规范化、标准化检修,特制订本规程。b本规程适用于阳煤氯碱有限责任公司,聚氯乙烯车间45m3聚合釜的维护和检修。1. 2设备结构简述聚合釜由釜体、传动装置、搅拌装置、密封装置、爆破片、放料阀等部分组成。a、釜体 是两端为椭圆封头,外部带板管式夹套的立式反应容器。釜内表面电解抛光处 理。b、 传动装置 由电动机(75KW)、减速器PVA9050P2-RL-125、联轴器、传动轴组成;c、 搅拌装置由搅拌轴和搅拌浆叶组成;搅拌叶为三叶后掠式上下两层。d、冷却装置由釜体外部半管冷却水夹套、内冷管组成;e

2、、密封装置是天津釜用密封件厂的机械密封VM-140;f、 爆破片当釜内压力时,安全阀可自行开启泄压,保证安全运行;g、 放料阀为GDF-A DN150不锈钢柱塞式,安装在釜底。结构特性聚合釜采用立式结构,直径3米,釜体总高11.208米。采用复合板材16Mn钢板作桶 体。六支支腿落地支撑釜体。对釜的加工精度要求高。1.3主要性能参数工作压力:釜体1.3MPA夹套0.4MPA工作温度:釜体100C夹套140 C设计压力:釜体1.5MPA夹套0.5MPA设计温度:釜体100 C夹套140 C物料名称:氯乙烯,循环水,无离子水,蒸汽容积:45m3容器类别:II级釜体传热面积:54.6 m2内冷管传热

3、面积:16.8 m2防爆电机功率:75KW, YB280S-4、搅拌输出转速:125r/min。2设备完好标准2. 1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2. 1.1釜体及传动、搅拌、冷却、机械密封、安全装置、放料阀等辅助设备完整齐全, 质量符合要求。2. 1.2各压力表、温度计、油站等完整齐全,灵敏准确。2. 1.3设备基础、人孔、支架、辅助设施的机座稳固可靠,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支 架上的调整螺栓完整齐全。2. 1.4同釜体相连的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全合理,牢固可靠,色标正确、明显。2. 1.5各管道、阀门保温层完整、有效,外观整齐。2. 1.6半管夹套完整无损无泄漏,无严重机械损伤,内壁

4、无水垢。2. 1.7人孔外压强制密封装置可靠。2. 1.8机械密封工作状态良好,无泄漏,密封腔冷却水畅通。2. 1.9联轴器的螺栓完好无损,质量符合要求。2. 2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 2.1传动装置的电动机运转正常,无噪音,电流不超过额定值。2. 2.2搅拌装置运转灵活,稳固可靠,工作时无异常声响,达到输出轴的正常转速。2. 2.3传动装置润滑良好,液位符合要求,润滑油经三级过滤。2. 2.4油站有适当的油位,油品正确。2. 2.5各部轴承温度正常。2. 2.6人孔、法兰、盲板、阀门等密封处无泄漏。2. 2.7平衡管,无堵塞物料。2. 2.8放料阀开启灵活。2.

5、3技术资料齐全、准确2. 3.1设备技术档案应及时填写。档案内容应包括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 使用证及设备技术性能、运行统计、检修记录、评级记录、缺陷记录、事故记录、润滑记录 和检验记录等。新设备应有安装及调试记录。2. 3.2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及相应的安全技术规程齐全。2. 4设备及环境整洁,无跑冒滴漏3设备的维护表1序号润滑部位加油方式规定牌号加油周期更换周期1油站灌注32#液压油随时2个月2喷淋阀罐底阀压注3#锂基脂1个月6个月3减速器灌注N220工业齿轮油按液面6个月3. 1日常维护3. 1.1按设备润滑“五定”表(见表1)要求按时进行润滑油(脂)的添加或更换工作。

6、3. 1.2每班检查两次减速机的油温,保持油温低于40C,各部轴承温度低于70C,温升 不超过50C.经常检查油泵是否上油及其液面高度1 / 2。3. 1.3每班检查一次油站的泄漏情况,其表压出口压力2.5Mpa回油压力1.5Mpa。3. 1.4每班检查两次以上设备运转情况,电动机运转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一般不超过140A3. 1.5经常检查喷淋阀的工作情况。及喷淋效果情况。3. 1.6经常检查放料阀的工作情况。3. 1.7每日检查一次设备、工艺管路上的各静密封点有无泄漏,及时消除泄漏点。3. 1.8经常检查、更换电机联轴器螺栓。3. 1.10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维修人员作好日

7、常检修记录,车间设备 管理人员做好设备点检记录。3. 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见表2)表2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处理方法机械密封过热密封端面材料组合不合适,弹簧比 压过大油站工作不正常冷却效果差调换摩擦副、弹簧。 调整垂直度及弹簧 比压停车处理。机械密封泄漏冷却效果不佳,润滑不好,动静环早期磨损、烧伤、开裂改善冷却和润滑条件,若机械密封损减速器油温超过60C减速机内轴承或齿轮损坏停车检修或更换轴油站无回油油过滤器或油管堵塞清洗过滤器和油管减速器噪声大轴承的轴向间隙大调整间隙轴承温度超过70C装配精度不够或润滑油少调整装配精度,换润半管水套漏水严重制造质量差,水质不好,腐蚀严重更换或修补水套,定期清除水

8、垢,提高水搅拌轴径向偏摆大轴的安装精度不够;径向偏摆调整轴的安装精度3. 3紧急情况停车遇到紧急情况,如跳闸,断电或突然中断冷却水等意外情况时,应立即打开排空阀门并 经阻火器排空。前期反应可倒釜,中后期反应可排入气柜。4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4. 1检修周期(见表3)表3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月)不定期6124. 2检修内容4. 2.1 小修a、检查调整机械密封,修理或更换动静环;b、检查并消除动静密封点的泄漏,检查各个螺栓并紧固;c、更换或补充油站的油位及减速器中的润滑油;d、更换各滚动轴承部位的润滑油脂;e、检查疏通安全放空装置并校验安全阀;f、检查更换机械密封箱体中的旋转油封;g、检

9、查更换人孔外压强制密封圈阀门;h、检查、修理或更换视镜、温度计套管、压力表、进料阀、放料阀。4. 2.2 中修a、包括小修内容;b、检查修理机械密封组件、联轴器螺栓;c、检查、清洗减速器、更换润滑油,调换损坏部件;d、检查、修理或更换测温管、快开人孔、人孔盖、快装螺杆、齿圈等部件;e、全面检查检修电动机和电器仪表件;f、釜体测厚及检测;g、清洗夹套,检修或更换搅拌轴及搅拌浆叶;h、检查或局部更换冷却水管;i、检查排空阀、平衡管及压力表;j、修补管线、阀门保温。4. 2.3 大修a、包括中修内容;b、更换或修补半管水夹套;c、全面检测釜体,不符合标准的进行修复大修。5检修方法和质量标准5. 1机

10、械密封5. 1.1机械密封的拆卸a、泄去釜压,关闭油站的封液油路阀门,关闭冷却水管,放净密封腔中的封液,拆去 与机械密封相连的各部管路。b、拆去电机与支座间的连接螺栓,将电动机吊出。拆除联轴器将减速器吊走,再拆除 减速器的机座。c、拆去机械密封同釜体相连的各部螺栓,拆除机械密封,用电动葫芦吊到地面上,即 可进行检修。5. 1.2机械密封的装配a、用煤油、酒精仔细清洗密封各部件.b、仔细测量机械密封腔的尺寸.c、组装机械密封组件:按照正确的尺寸将机械密封动环固定在轴套上,组装机封。d、轴承组件:清洗并检查轴承,测量轴、径向间隙,确定是否继续使用,更换油封。下面将该釜机械密封装配过程说明如下:a、

11、先将机械密封上静环安好0型圈(浸渍石墨密封环)装入机械密封腔,下静环安好 0型圈装入下密封压盖内,测量密封腔尺寸,确定密封组件的自由高度b、将动换密封组件依次装入轴套,各密封面擦拭干净后装入机封腔内。将下密封盖上 好。再将轴承装上。装配轴承后将上端用定位螺母锁紧,上好轴承盖后用油站试压 无泄漏为合格。5. 1.3机械密封的质量标准a、动、静环密封端面应无气孔和裂纹,表面光洁度为0.2,平面度公差为0.0009mm。b、动环内径与轴套的间隙为0.20.4mm,动环安装密封圈处孔的分差为H9;静环安装 密封圈处的外圆公差为h8。c、O形密封圈的压缩量为0.51.0mm,且表面光滑、平整。d、弹簧在

12、自由自由状态下的高度应相互一致,每组弹簧之间的自由高度差应小于0.5mm。e、弹簧座与轴的配合公差为F9/h9,f、装配密封组件时应确保弹簧的预压缩量。5. 2釜体5. 2.1釜体检查应按化工部颁发的化工企业压力容器安全管理规定中第八章“检验” 的有关要求进行。a、检查焊缝有无裂纹、渗漏,应注意转角、人孔及接管处的外部质量。b、对腐蚀、冲刷较严重部位应进行测厚。c、由于温度、压力、介质腐蚀等作用造成釜体金属材料发生脱碳、应力腐蚀、晶间腐 蚀等,可选点做金相检验或测定其表面硬度,必要时可取样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d、在外部检查中怀疑存在裂纹的部位可进行磁粉或着色等表面探伤进行抽查(焊缝总 长度的2

13、0%)。5. 2.2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处理:a、分散点的腐蚀深度超过壁厚(不含腐蚀裕度)的20%时,应补焊或用打磨法修复(圆 滑过渡坡度为1: 4)。b、直径200mm范围内点腐蚀总面积超过40cm2时,应补焊或用打磨法修复。c、直径200mm范围内沿任一直径的点腐蚀长度之和超过40mm时,应补焊或用打磨法修复。d、补焊长度一般不得超过100mm (屈服极限大于40kg/mm2的低合金钢可适当增加)。焊 缝应略高于母材表面,再打磨至同母材齐平。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一般不得超过两 次,经两次返修不合格时应重新制定焊接方案,经工艺评定合格后方可实施。e、补焊表面应先经过打磨再用磁粉或着色法检查其表面(

14、24小时后进行),必要时可 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检查内部缺陷。f、开孔、补焊、更换封头、人孔、接管、筒节时均应按GB150中的有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编制焊接工艺,进行工艺评定并由考试合格的压力容器焊工进行焊接。5. 2.3釜体的局部挖补条件:a、釜体均匀腐蚀已超过设计规定的最小壁厚。b、因各种原因造成釜体或焊缝上的裂纹难于修复,或经修复仍难以保证上部的安全使 用。5. 3搅拌装置5. 3.1搅拌轴在机械密封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15mm以下,轴上端径向圆跳动公差 为2mm以下。5. 3.2检查搅拌浆连接螺栓有无松动、裂纹、变形,浆叶与轴的垂直度应小于4/1000mm。5. 4放料阀5. 4.1物料通过的部位应无油污、焊渣、异物。密封面完好、无凹坑、锈蚀,其表面光 滑度为1.6。5. 4.2检查柱塞、阀座、四氟圈、填料、垫片、0形密封圈等有无缺陷,如经修复或更 换,应按规定进行气密性试验。5. 5 爆破片5. 5.1规格:DN1501个 设计爆破压力1.3-1.6MPa设计爆破温度60C 材质Ni5. 5.2安装:按照说明书正确安装。5. 5. 3 应按规定每年至少检查一次。5. 6人孔5. 6.1人孔盖、工作表面均不得有裂纹、机械损伤,螺栓的螺纹工作表面完好、同螺母 的配合应合适。密封圈整体无过大变形,表面光滑、平整。5. 6.2开启人孔前必须确认釜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