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069572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 -日期: /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摘要)(图)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摘要)序言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意见精神,省委、省政府组织编制了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按照意见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面分析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基础建设、产业发展、保障措施、近期行动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安排。第一篇 总体思路第一章 发

2、展背景第一节发展基础(略)第二节比较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专栏1:资源概况(略)第三节制约因素当前,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第

3、四节发展机遇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章 发展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结构;着力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打造具有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推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逐

4、步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第二节战略定位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12年,用3年左右时间打牢基础,优化环境,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谋划并开工建设一批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旅游项目,实现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旅游服务质量大幅提高,旅游的国际吸引力、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接待国外游客达到31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314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

5、总值的比重达到7.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39%。到2015年,旅游管理、营销、服务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旅游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力争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接待国外游客达到476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5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45%以上。到2020年,旅游服

6、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旅游的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高,旅游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接待国外游客达到7680万人天次,旅游总收入124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达到60%。全省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力争达到国先进水平,综合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专栏2:国际旅游岛建设主要经济指标第四节建设发展原则坚持国际标准,打造精品。坚持大产业布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积

7、极培育本土特色品牌,加快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坚持强岛富民,普惠民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成果,将国际旅游岛打造成为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和百姓的幸福家园。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打破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有效整合资源,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建设开发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坚持规划引导,扎实推进。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发展步骤,优化空间布局,预留发展空间,有序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统筹旅游开发与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推进

8、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旅游业与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统筹旅游资源的商业性开发和公益性开发。 第二篇空间布局第三章空间布局按照“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滚动开发”的空间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功能组团和海岸带功能分区,加强对主要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规划控制。第一节功能组团北部组团。以市为中心,包括、定安、澄迈三市县,面积7965平方公里,占岛面积23.37%。重点发展文化娱乐、会议展览、商业餐饮、高尔夫休闲、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根据条件适度集中布局特色旅游项目,培育发展一批定时定址的节庆、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市要

9、发挥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和旅游集散地的作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市将逐步建设成为集卫星发射、航天科普、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航天城。南部组团。以市为中心,包括陵水、保亭、乐东三县,面积6955平方公里,占岛面积20.41%。重点发展酒店住宿业、文体娱乐、疗养休闲、商业餐饮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布局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培育一批文化节庆、会展活动和体育赛事。建设好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将打造成为世界级热带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发挥热带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集聚、辐射作用,形成山海互补特色,带动周边发展。中部组团。包括五指山、琼中、屯昌、白沙四市县,面积7184

10、平方公里,占岛面积21.07%。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在加强热带雨林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热带特色农业、林业经济、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城镇服务业、民族工艺品制造等。重点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和黎族苗族文化旅游项目。东部组团。包括琼海、万宁两市,面积3576平方公里,占岛面积10.49%。发展壮大滨海旅游业、热带特色农业、海洋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根据条件,适当布局特色旅游项目,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将博鳌建设成为世界级国际会议中心。西部组团。包括、临高、昌江、四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面积8407平方公里,占岛面积24.66%。依托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工业园区,集中布局发展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

11、业。把建设成为岛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规划建设东坡文化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探奇旅游、工业旅游、滨海旅游等。海洋组团。包括省授权管辖海域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巩固提升海洋渔业和海洋运输业,做大做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和加工业,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在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海洋旅游项目。专栏3:功能组团和重点旅游景区(度假区)布局图(略)第二节海岸带功能分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岛海岸带从功能上划分为六大类型:临港经济区、城镇生活区、旅游休闲区、生态保护区、农业和渔业区、其他区。临港经济区。主要功能:建设港口和临港产

12、业,实现港区联动,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这类海岸带开发要坚持效率原则,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带动海岸带土地资源的高效开发。适度发展工业旅游、休闲渔业等。城镇生活区。主要功能:用于城镇发展,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景观。对该区域尚未开发的海岸线,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外,严格限制其他设施建设。旅游休闲区。主要功能:用于发展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配套完善服务设施,重点发展酒店住宿、商业餐饮、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产业。生态保护区。主要功能:用于保护海洋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生物物种和自然历史遗迹。这一带的旅游开发必须在保全自然保护区面积、不影

13、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不破坏沿海基干林带等生态隔离带的前提下,实行保护性开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等。农业和渔业区。主要功能:用于农业生产、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乡村旅游。其他区。主要功能:用于科研、军事和其他等。第三节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规划原则。将全省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权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政府引导原则。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应土地。用于规划建设的滨海、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和酒店与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环境协调原则。差异化发展原则。旅游

14、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要结合资源特色和区域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开发强度控制原则。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对旅游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新建滨海度假区的建筑物与沿海最高潮位线最小距离原则上不低于100200米,200米围既有建筑物不得扩建。 专栏5: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一、国家地质公园。依托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乐景区。二、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集红树林沼泽、滨海湿地和湖泊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三、航天科技主题公园。四、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五、定安南丽湖/白玉蟾风景区。建设以湖泊为主题、生

15、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休闲为载体的融合居住、旅游、商务、养老、疗养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区。六、琼海博鳌国际会展与文化产业园。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国际会展和文化产业品牌。七、万宁石梅湾/神州半岛休闲度假区。建设集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八、万宁兴隆旅游度假区。进一步提升改造,打造成集温泉疗养、归侨文化、农业科普、演艺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综合度假区。九、陵水黎安港旅游区。突出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发建设以体育、动漫、演艺等产业为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群。十、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度假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集滨海度假、休闲娱乐、疗养休闲等为一体的滨海度假区。十一、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完善配套度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