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指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0069527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预案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应急预案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应急预案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应急预案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应急预案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预案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预案指南(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预案指南【篇一:应急预案编制指南】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本指南就各所属单位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重点岗 位应急处置程序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作出说明。本指南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用于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一、总体预案主要内容(一)总则1. 编制目的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2 .编制依据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石油行业有关技 术规范标准及气电集团、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规定和管理办 法等。3. 适用范围规定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突发事件类型、级别等。4. 工作原则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主要

2、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满足预防与应 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要求。5. 预案体系明确预案文本构成,并辅以预案体系构成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 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办公室、应 急工作主要部门和支持部门、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2. 机构及职责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主要岗位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 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1. 单位概况简述单位地址、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 品、产量、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等内容,有毒有害、易燃 易爆危险品、

3、放射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点等危 险源分布等情况,生产作业现场、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存在重大危 险源的场所、设施、建(构)筑物布局等情况,以及周边区域的公 众、社区、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环境(气候、河流、地质)以 及医疗、消防、公安、交通、环保、安全监管、通讯等情况。2. 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 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 要害部位以及安全环保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的类型及风险程度, 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针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对本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 力

4、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列出不足。在应急 保障中针对这些不足,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3. 事件分类与分级事件分类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 事件类别划分。事件分级应与应急预案相对应,参照突发事件风险 分析结果,依据事件可能的后果划定。(四)预防与预警1 .预防与应急准备按照突发事件的四种类型,结合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别描 述防止事件发生采取的措施。从完善预案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素质、 应急硬件设施建设、新技术开发、强化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准备。2. 监测与预警根据单位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事件特征, 有针对性

5、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通过新闻媒体、上级预警、下级报送、风险评估、应急监测等途径 获取突发事件预报信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当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 性和严重程度较大时,发出预警通知,按既有预警程序采取行动,并 按程序进行应急响应准备。3. 信息报告与处置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故 信息的通报流程;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 内容;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 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五)应急响应1. 响应流程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步骤,并以 流程图表示。2. 应急响应

6、启动明确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启动方式。3. 应急响应程序按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过程顺序,结合事件特点,根据需要明确 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机构启动、资源调配、媒体沟通和信息告知、 后勤保障、应急状态解除和现场恢复等应急响应程序。4. 恢复与重建明确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5. 应急联动明确应急联动程序。(六)应急保障1 .应急保障计划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 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措 施。2. 应急资源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急队 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及调用标准及措施。3. 应急通讯明确与

7、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 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4. 应急技术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5. 其他保障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 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七)预案管理1. 预案培训说明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 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2. 预案演练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3. 预案修订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 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4. 预案备案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

8、等内容。(八)附则1. 名词与定义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2. 预案的签署和解释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3. 预案的实施明确预案实施时间。(九)附件明确预案支持性附件,可根据预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一般应 包括下述附件:1. 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配及工作流程图;2. 应急联络及通讯方式(办公电话、传真、手机号码等)3. 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4. 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队伍清单;5. 重大危险源、环境敏感点及应急设施分布图。二、专项预案主要内容(一)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1. 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分析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性、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 危害后果,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

9、应急措施。2. 适用范围与事件分级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明确突发事件类型和分级标准等。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应与总体预案的分级标准统一。(二)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每个环节中负责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主 要支持的机构、部门或人员,并确定其职责,清晰界定职责界面。(三)应急响应1. 预警明确信息报告和接警、预警条件、预警程序、预警职责、预警解除 条件。预警条件以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为依据,把预警工作向前 延伸,逐级提前预警,提高预警时效。2. 信息报告明确现场报警程序、方式和内容,相关部门24小时应急通讯联络方式,信息报送以及向外求援方式等。3.应 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条件、程

10、序、职责及响应解除条件等内容。根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环节,明确现场工作组的派驻方式、人员组成 和主要职责,应急专业技术人员及专家的选派方式,应急救援队伍的 协调和调度方式,以及与外部专家和救援队伍的联络与协调等。【篇二:基层应急预案框架指南】(适用于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企业、学校)莱城区基层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框架指南莱城区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1目录一综合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二基层突发事件应急处务方案框架指南三预案版式与印刷格式四参考文本2. 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封面3. 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公布令4. xx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5. xx小学消防安全应急预案演练记录6. xx中学消防

11、应急预案演练记录2一综合应急预案框架指南1总则概述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实用范围、预案体系、工作原则等。1.1编制目的简述该预案的预期效果。1.2编制依据说明制定该预案所根据的有关法律、法规、上级机关文件、其他情 况等。1.3适用范围说明适用于该预案的区域范围及突发事件种类。1.4预案体系说明该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1)单位预案说明单位预案的构成。(2)辖区单位预案列举辖区单位预案。1.5工作原则3概述本单位应急管理的工作原则,内容应简明、具体,切合实际、 抓住要点。2单位现状概述单位概况、风险隐患分析等。2.1单位概况主要包括本单位的地理位务、辖区面积、辖区人口、周边重要设施、 场所辖区单

12、位等基本信息。2.2风险隐患分析主要阐述本单位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分析评估结果。3应急资源与能力概述本单位组织力量、应急救援力量、制度保障、通讯与信息保障、 公共设施保障、救援设备、应急物资、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 障、治安保障、经费保障、社会动员、技术储备与保障等。3.1组织力量说明本单位所辖主要自治组织、内设机构基本情况。3.2应急救援力量说明各类应急响应可供动员的人力资源。(1)本单位内能够进行快速动员的应急救援力量(包括应按本单位 常住人口的1%配备志愿者队伍)。(2)本单位可申请使用的应急支援力量(包括政府、军队、武警、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等)。4(3)应急信

13、息联络员队伍。乡镇(街道)还要明确先期处务队伍、第二处务队伍、增援队伍的 组织与保障方案以及应急能力保持方案等。3.3制度保障说明本单位为预防突发事的发生制定的各项规制度。3.4通讯保障主要是建立通讯系统维护制度,确保应急期间信息渠道通畅。明确 参与应急活动的所有部门通讯方式,分级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 案和通讯录。建立通讯系统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3.5公共设施保障主要包括避难场所、疏散通道、消防设施、应急水源等。3.6救援设备明确突发事件现场可供应急响应单位使用的应急设备(推土机、挖 掘机、铲车、起重机、抽水机、发电机、手电筒等)类型、数量、 性能和存放位务,备用措施,相应制度等

14、内容。3.7应急物资明确应急救援储备物资、器材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务、管 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对大宗、常用、可以随时采购的应急物 资要明确生产、储备、经营信息,以便及时采购和调用。根据具体 情况和需要,还要明确具体的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 产流程的技术方案储备。5【篇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指南】应急预案的编制一、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五)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

15、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 相适应;(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 的应急工作要求;(七)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八)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按照针对情况的不同分为:(1)综合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 事故类型的,应当组织编制本单位的综合应急预案),包括本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 及其职责、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 及预案演练等主要内容。(2)专项应急预案(对于某一种类的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包括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征、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措 施、应急处置程序和应急保障等内容。(3)现场处置方案(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生产经营单 位应当制定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