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04465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新教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练习23原电池化学电源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电池 化学电源(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B锌铜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氧化D原电池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解析: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晶体硅,A项错误;锌铜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由负极(锌)流向正极(铜),B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C项正确;由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可知原电池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2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

2、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B解析:MgAgCl电池中,Mg为负极,AgCl为正极,故正极反应式为AgCle=AgCl,B错误;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C正确;Mg能与H2O反应,D正确。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化剂和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反应B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正极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K移向负极区C解析:A项,该原电池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两个不同的烧杯中进行,因此氧化剂和还原剂没有直接接

3、触,错误;B项,Cu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错误;D项,正极发生反应:2Fe32e=2Fe2,正电荷减小,K移向正极补充正电荷,错误。4(2020临沂模拟)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如图。电池工作时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RuRu*(激发态),Ru*eRu,I2e3I。下列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I和I浓度不断减少C透明导电玻璃上的电势比镀Pt导电玻璃上的电势高D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错误

4、;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I和I浓度不变,B错误;根据装置图可知,电子由透明导电玻璃通过用电器转移至镀Pt导电玻璃上,所以透明导电玻璃上的电势比镀Pt导电玻璃上的电势低,C错误;电池工作时,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D正确。5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硼氢化钠中氢为1价,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B材料中含MnO2层,MnO2可增强导电性B电池负极区的电极反应:BH8OH8e=BO6H2OC放电过程中,Na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D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L 6 mol/L H2O2溶液,理论上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数为6NAB解

5、析:由两极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知,A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项,电极B采用MnO2,为正极,H2O2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OH,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有催化作用,错误;B项,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BH8OH8e=BO6H2O,正确;C项,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错误;D项,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L 6 mol/L H2O2溶液,理论上通过电路中的电子数为6 mol/L1 L2NA mol112NA,错误。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CO2二次电池。将NaClO4溶于有机溶剂作为电解液,钠和负载碳纳米管的镍网分别作为电极材料,电池的总反应为3

6、CO24Na2Na2CO3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lO向负极移动B充电时释放CO2,放电时吸收CO2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CD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ae=NaD解析:结合总反应式和题图可知,该电池放电时Na为负极,CO2为正极。NaCO2二次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电池放电时,ClO向负极移动,A项正确;结合总反应可知放电时吸收CO2,而充电时释放出CO2,B项正确;放电时,正极CO2得电子被还原生成单质C,即电极反应式为3CO24e=2COC,C项正确;充电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即C被氧化生成CO2,D项错误。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7、合题意)7如图所示为新型的甲酸/铁离子燃料电池,具有原料安全、质子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高的特点,适合应用在规模化的供电场所。电池外壳采用聚四氯乙烯板,石墨作电极,在M端加注甲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在N端加注氯化铁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N端是负极BM端的电极反应式为HCOOOH2e=CO2H2OC电池放电后,N端的Fe2通氯气后转化为Fe3,实现电解质溶液的循环利用D采用多孔纳米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扩散至催化层AB解析:A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3得到电子生成Fe2,N端是正极,错误;B项,M端的电极反应式为HCOO3OH2e=CO2H2

8、O,错误;C项,电池放电后,N端的Fe2通氯气后,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转化为Fe3,Fe3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实现电解质溶液的循环利用,正确;D项,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电解质溶液扩散至电极表面,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正确。8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池光照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与该电池原理不同B光照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HC光照时,每转移1 mol电子,有2 mol H由b极区经质子交换膜向a极区迁移D夜间时,该电池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极发生氧化反应

9、C解析:硅太阳能电池是用半导体原理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物理变化,而该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两者原理不同,A正确;光照时,b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VO2H2Oe=VO2H,B正确;每转移1 mol电子,有 1 mol氢离子迁移,C错误;夜间无光照时,相当于蓄电池放电,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D正确。9流动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其主要特点是可以通过电解质溶液的循环流动,在电池外部设备调节电解质溶液,以保持电池内部电极周围溶液浓度的稳定。某种流动电池如图所示,电池的总反应式为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负

10、极,b为正极B该电池工作时,PbO2电极附近溶液的pH不变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调节电解质溶液的方法是补充CuSO4AC解析:A项,根据电池总反应式CuPbO22H2SO4=CuSO4PbSO42H2O可知铜为负极,PbO2为正极,正确;B项,该电池工作时,PbO2电极发生的反应为PbO24HSO242e=PbSO42H2O,消耗了溶液中的H,故溶液的pH增大,错误;C项,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确;D项,通过总反应式可知H2SO4参加了反应,故应补充H2SO4,错误。三、非选择题10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若C为稀硫酸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1、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 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极材料为_,正极B极材料为_,溶液C为_。(3)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电极d是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c的反应方程式为_。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L。解析:(1)若C为稀硫酸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电极为正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

12、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升高。(2)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题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Cu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失电子作原电池的负极,则负极A极材料为Cu,正极B极材料为石墨或比铜活泼性弱的金属,Fe3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C用可溶性铁盐,即含Fe3的溶液。(3)根据甲烷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c为负极,d为正极,在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甲烷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电极c的反应方程式为CH48e2H2O=CO28H。根据正极电极反应式:O24H4e=2H

13、2O,可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时,消耗的O2为0.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 mol22.4 L/mol11.2 L。答案:(1)2H2e=H2升高(2)Cu石墨(或比铜活泼性弱的金属)含Fe3的溶液(3)正极CH42H2O8e=CO28H11.211(1)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24的反应式是_ _。若维持该微生物电池中两种细菌的存在,则电池可以持续供电,原因是_。(2)金属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吸氢和放氢原理如下:.2LiH2=2LiH;.LiHH2O=LiOHH2。已知固态LiH的密度为0.82 g/cm3,用锂吸收112 L(标准状况)H2,生成的LiH体积与被吸收的H2体积比为1_。由生成的LiH与H2O作用,放出的H2用作电池燃料,若能量的转化率为75%,则导线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3)氨氧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氨氧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一段时间后,需向装置中补充KOH,请依据反应原理解释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