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体育训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043257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体育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中考体育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中考体育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中考体育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中考体育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体育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体育训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体育中考200米 一、力量的训练 200米跑是一项力量要求十分高的周期性速度力量项目,例如起跑、加速跑、冲刺等,需要强大的爆发力和起动力。 (一)负重和抗阻力训练的方法1、负杠铃练习(全蹲、半蹲)从最大负荷的70%开始,逐步增加到100%,每组6-12次,每人5-7组。2、负人跑在足球场进行,每次100米左右,每组4-5次。3、负人深蹲每组8-12次,每人6组。4、拖轮胎跑重量5-10公斤,距离60-100米,完成5-7组。5、足扎沙袋跑不同距离的跑或跳,每人6-8组。6、上肢力量的俯卧撑,每人5-8组,每组10-20次。7、推小车,每人4-6次,距离20米左右。(二)跳跃练习1、短跳的练

2、习立定跳、立定三级跳、蛙跳、跳标志筒、跳跨栏、跳台阶等。2、长跳的练习50-100米蛙跳、50-100米后蹬跑、50-100米单足跳等。二、速度的训练,速度素质起到主导作用,包括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位移速度。1、30-60米起跑,5-8组。2、行进间跑30-60米4-6组。3、上坡跑或下坡跑30-60米。4、短距离组合跑(20米+30米+50米+60米+80米+100米)2-3组。5、变速跑100-200米3-6组。6、反应加速跑的能力,如直立、半蹲、全蹲的听枪声后快速跑等。三、速度耐力的训练1、100米、150米、200米、230米、250米、400米等不同距离的加速跑的练习。2、长距离负重

3、跑。3、不同距离变速跑。四、灵敏性、柔韧性的练习1、徒手的练习,如各种徒手操。2、肋木上的练习,各种正压、侧压、后压、摆腿等。五、技术的训练1、摆臂的练习2、跑的练习A、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 B、起跑的练习。 30-60米站立式起跑;30-50米半蹲式起跑;30-50米全蹲式式起跑。 C、不同距离的加速跑练习。 D、120-150米放松大步跑练习。 E、30米冲刺跑练习。 结论:要想提高初三学生200米跑成绩,必须做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提高自身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和对技术的改进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成绩。一、200米跑练习方法:1、原地的摆臂练习,要有轻

4、松、快慢自如的感觉(可以对着镜子练习,这样容易发现动作问题,及时加以纠正);时间:10分钟左右2、高抬腿练习(要结合摆臂练习,膝盖抬高,身体不后仰);练习量:每次4组,每组40次(数单脚)3、单足跳:动作要求:尽可能大步,膝盖尽量上抬。练习量:左右脚各4次,距离30米左右。4、斜坡跑(上坡):该练习对200米成绩的提高帮助最大。公园里都会有斜坡。但必须要注意安全。练习方法:初练时先选择坡度小,距离短的场地进行。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坡度大,距离稍长的场地练习。200米训练技巧(1)起跑阶段200米跑是短跑项目,掌握起跑技术很关键。可是,在考试过程中起跑出现的问题最多,这也反映出平时在

5、训练时存在的问题不少。起跑姿势选择不合理。短跑项目应该选择蹲踞式起跑最科学,但不少学校选择的是站立式。许多考生在听到预备口令时,重心前移过度身体控制不稳,在哨声发出前就向前踏出一 步,造成犯规。(站立式起跑的发令本来就没有预备口令,但又不能影响蹲踞式起跑的考生,因此,考试只能采用蹲踞式起跑的发令。)由于频繁出现这种犯 规,考生心理紧张,不利于考试的发挥,监考员重复发令也增加了工作量,这无论对于考生还是监考员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起跑动作不正确。采用蹲踞式起跑的考生出现的错误有:双手置于起跑线前或压线;预备口令时不会重心前移,臀部未抬起或抬起过高,膝关节完全伸直等;起跑时双手没有积极地扒地的动作及脚

6、蹬起跑器无力。采用站立式起跑的考生出现的错误有:两脚不会前后开立;前脚踩起跑线或过起跑线(需监考员提醒);预备口令时不会降低重心身体稍稍前移;有一些考 生在预备口令时做出的动作是:两脚踝关节上提,脚后跟离地,两脚尖站立,身体重心向上提高。这样的动作虽然受考生们喜爱,觉得比较随意,可是严格上来 讲这样的起跑动作是不是很利于加速的。(2)起跑后的加速跑把握不好起跑的前3-4步应该是朝着弯道切线跑直线,可是很多考生由于一开始起跑器的放置就不对,造成一起跑就跑弧线。因而也影响了起跑后的加速。加速过程 中,身体前倾与地面的夹角应该由小而大,身体逐渐抬高,这样才有利于加速。但在考试中很多考生在起跑后身体抬

7、高太快,甚至有些考生一起跑就挺直了身体,几 乎没有什么前倾的角度,这必然影响了速度的加快。(3)弯道跑阶段由于200米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在弯道上,出现问题的考生也比较多。最明显的错误就是:大部分考生跑的路线不是贴近左侧分道线,而是在跑道的中间或靠近右侧分道线。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弯道跑的技术不过关,身体倾斜不够,摆臂幅度没有左小右大,全脚掌着地等。也有考生由于控制不了离心力的作用而冲向右侧 跑道造成窜道犯规,这些都是都是可以留心避免的!应对策略:200米起跑后的加速跑是在弯道上,起跑的前3-4步要朝着弯道切线跑直线,身体前倾与地面的夹角由小而大,身体逐渐抬起。弯道跑的路线要贴近左侧分道线,身体向

8、左侧倾斜,速度越快倾斜度越大,摆臂幅度左小右大,前脚掌左侧着地。(4)途中跑阶段途中跑是保持最高移动速度的阶段,这时,步长需要加大,肌肉要放松。而考生出现的问题有:肌肉紧张,动作变形,速度减慢,身体前倾不够,步幅小,步频慢。应对策略:在途中跑时,考生要保持最高的移动速度,步长需要加大,肌肉要放松。短跑运动员在运动中,具有良好的肌肉放松能力,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提高肌肉放松的能力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为参加活动的肌肉输送更多的氧气。如果肌肉最大紧张度为100%,那么肌肉一般紧张时约有 20%30%的紧张度,肌肉中血液流动情况将要减慢,肌肉在有60%80%的紧张度时,则血液流动将完全中断

9、。与此相反,当肌肉放松的时候,肌肉中的血液流动将提高1516倍。在运动时,如果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动作,将使能源物质消耗减少,加强肌肉放松能力的训练,将促进肌肉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员的肌肉放松能力越强,技术掌握也越完善。(5)冲刺跑阶段冲刺阶段是移动速度耐力阶段。存在的问题有:进入冲刺阶段不明显;最后冲线没有下压的动作或动作不快。200米跑的方法和技巧一、起跑和加速阶段。200米跑是在弯道起跑,所以放置起跑器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起跑器的放置方向要对着弯道的切线,根据个人的情况调整好两脚之间的距离,要确保每次放置起跑齐器的位置都是一样的,起跑前要做深呼吸,然后就准备着对发令枪作出反应。蹬离起跑器之

10、后,头不要抬起来!要大幅度的积极有力的摆臂,要百分之百地沿着跑道的切线跑。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对枪声作出反应后,就必须开始竭尽全力拼命跑,要尽可能快的把速度提起来!要注意在加速的过程中,头的姿势总是低着的,视线从看着地面逐渐过渡到向前方看,这个时候头才逐渐抬起,身体也逐渐从较大的前倾过渡到直立起来,当然这应该是一个很自然的变化过程。二、正常跑阶段。一般来说,起跑30米之后就进入了正常跑阶段,当然这因同学们的速度、爆发力和力量等方面的情况略有不同。这个阶段主要还是一个弯道跑技术,左肩要低与右肩,右臂的摆动要比左臂高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贴着跑道内侧线来跑,眼睛最好盯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

11、,这样也较容易正确判断你在比赛中所处的位置;当比赛进行到6070米的时候,同学们要稍为放松一下,这个放松绝对不要理解成为速度的下降,放松与不放松的区别在于同学们不是每一步都在玩命地使劲去蹬地,试图还要加快速度,而只是要尽量保持已达到的速度。三、就是从弯道向直道过渡的阶段。眼睛要看着前方20米左右的地方,这样同学们可以很好的预测什么时候将要跑上直道,有个心理准备。从弯道跑上直道时,应该从弯道内側逐渐地向跑道中间和外側方向跑。这时两条胳膊的摆臂动作幅度要逐渐过渡到一致,双肩也要自然的平衡起来。这些转换的动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快完成,这样上直道就会获得很大的优势。四、是200米跑比赛中的最后100

12、米技术。这个阶段,放松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放松的意义在于不是脚拼命地去磴地,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保持好的跑动的技术动作上。特别是在最后50米,这时候继续加速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还想拼命的跑或做出其它错误的用力动作来,那就会造成肌肉的紧张,速度下降的更快!所以这时候最关键的还是集中精力在尽力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上,不应该去考虑自己的位置、别人的情况,而是要注意摆臂摆到合理的位置,努力使腿作出正确的折叠、积极的前摆等动作。然后在最后掌握好冲线时身体下压的时机,这样才能跑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来!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影响短跑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

13、性;还有同学们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1.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同学们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

14、;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专项力量能力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应该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

15、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3.速度能力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有些同学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同学的步频能力不好。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如果该同学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