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0043252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六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道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指施。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

2、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传染病隔离措施一、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三,无菌器械容器器械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用消毒液浸泡四,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拖洗地面,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定期消毒五、换下污衣被服,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点,便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六、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消毒备用,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用,病人被褥要

3、定期更换消毒七,有严重感染手术病人,放单独病房,病室在事先进行消毒八,出院病人的单元,必须做好终木处理,床、椅、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洗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褥应更换,用具应消毒九,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似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十、传染病人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候诊,检查和治疗,不要在门诊各处走动,以防交叉感染十一,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

4、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二、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病人,应严格隔离,病人用过后的器械被服,房间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数料要烧毁十三、进入治疗室,换药室应衣帽整洁、戴口罩、私人物品不准带入室内,严格通守无菌操作原则,隔离伤口用物立即消毒处理十四,治疗换药室,每天通风换气,清洁、用消毒液拖地,紫外线照射,或用消毒液喷雾消毒,每周底大扫除一次,每月做细菌培养一次十五,每天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注射器盒及盐水棉球和纱布缸每天变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十六,治疗室的抹布,拖把等用其应专用十七,换药车上用物定期更换和灭菌,

5、每周总灭菌一次,换药用其应先消毒处理再进行洗,灭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二)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如下。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落实医务人员负责就诊患者的初步分诊工作,凡发热患者先分到发热门诊就诊,由发热门诊医生初步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再转入相应专科门诊就诊。2、各科室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

6、人的,应当将病人转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诊室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对体温超过37.5,伴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发热病人,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4、在接到卫生局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6、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及各诊室要采取标准防护,按规范要求严格消毒,

7、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7、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要求。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_年_月_日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三)1、为了规范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2、按照规定,我院设立传染病分诊点,负责对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分诊台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3、各科室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应注意询问病人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病人进行传

8、染病的预检。4、经预检为传染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人的,应将病人分诊至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触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5、根据上级部门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者按照我区_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6、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和必要的预检措施。7、转诊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当按照规定使用专用车辆并进行消毒。8、对分诊点应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并按

9、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9、从事传染病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及有关工作制度。10、对医务人员应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患者来院就诊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传染病门诊医师排查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隔离、对症治疗同时转诊按时限报告保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华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四)为规范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_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10、有关规定,特制定我院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如下。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处,落实医务人员负责就诊患者的初步分诊工作,凡发热患者先分到发热门诊就诊,由发热门诊医生初步诊断排除传染病后再转入相应专科门诊就诊。2、各科室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注意询问病人有关的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病人的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对来诊的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经预检为传染病的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转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同时对诊室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3、医师在接诊过程中,对体温超过37.5,伴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发热病人,要首先为其提供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交叉感染。4、在接到卫生局发布特定传染病预警信息后,或

11、者按照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加强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必要时,设立相对独立的针对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处,引导就诊病人首先到预检处检诊,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不具备某种传染病救治能力时,应当及时将病人转诊到具备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诊疗,并将病历资料复印件转至相应的医疗机构。6、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及各诊室要采取标准防护,按规范要求严格消毒,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医疗废物。7、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要求。贵港市覃塘区人民医院_年_月_日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参考范本(五)一、设立传染

12、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

13、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_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

14、医院进一步治疗。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_.01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二、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三、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负责填写报告卡疫情管理人员收

15、卡、登记网络直报四、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一)责任报告人发现_、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_、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_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二)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_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三)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五、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一)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二)_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_、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三)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六、每月_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七、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大邑县王泗镇公立卫生院_.01传染病网络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