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0042845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我所欲也》比较阅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阅读一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

2、之。其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节选自宋史 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扞(hn):保卫。泫( 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弘范遂以客礼见之。3、请从乙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文天祥“富贵不

3、能淫 ”“威武不能屈 ”的句子。( 4 分)答: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4、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的哪句话?(1 分)5、请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4 分)二(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4、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 :“闻之,臣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 不我骄也, 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说苑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故患 有所不辟 也患辟 纵子有赐 ,不我骄 也赐骄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 4分)1 /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3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乙文中赞扬了

5、曾子不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 ( 4 分)4请你从甲 乙两文中提炼一个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3 分)三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乙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 “远来相视, 子令吾去, 败义以求生, 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 谓巨伯曰: “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 “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 “我辈无义

6、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荀巨伯:汉桓帝时人。值:遇到。胡贼:胡人入侵的军队。败:毁坏,舍弃。男子:这里表示轻蔑的称呼。止:停留。全:保全。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4 分)(1)故不为苟 得也( 2)故患 有所不辟也(3)不忍委 之( 4)遂班军而还2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友人语巨伯曰: “吾今死矣!子可去。 ”3请概括出 乙 文所写的故事。 ( 2 分)4 甲 乙 两文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的思想。( 2 分)四【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7、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郭隗先生曰: “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

8、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注解:安事:要 何用捐:弃 之:指死马期年:满一年诚:真心致士:纳贤士见事:被侍奉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 分)策 之不以其道()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2 / 5.买其 首五百金()鸣之 不能通其意()2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意是什么。(2 分)23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3 分)24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 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五阅

9、读【甲】 【乙】两篇选文,回答7 10 题。( 15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 )【乙】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

10、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 )【注释】比:副词,接连地。还:通“环” ,环绕。朝:早晨。 一旦:一天。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才美不外见见:执策而临 之临:愿子 还而视之子:去而顾 之顾:8翻译下面句子。 (3 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9【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

11、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曰:“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唐太宗。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正: 只。1. 解释加点的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上诘之3 / 5.(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安可诬一世之人2. 翻译句子。(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非不尽心,但于

12、今未有奇才耳!3. 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甲文采用了的写法, 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而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4. 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 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 文王继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 泣尽而继之以血。 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曰:“天下之刖者多矣, 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 璞: 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刖: 音“ yu”,古代一种酷刑, 断足。奚:何,为什么。理:加工雕琢玉石。参考答案三、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