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0041906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投资可行性计划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缘天然集团关于建设20个村奶牛养殖场产业扶贫及日处理千吨乳品生产线扩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落实河北省环首都扶贫攻坚计划,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实施产业化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围绕丰宁县“打造中国有机奶都”的战略目标,丰宁缘天然集团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走“龙头企业承担风险、农民实现增收”共赢发展的路子,带动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一、战略背景丰宁满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西部,南邻北京,北靠内蒙,地处燕山北麓和内蒙古高原南缘,分坝下、接

2、坝和坝上三个地貌单元,国土总面积8765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二大县,人口39.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4万人,以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4.8%。丰宁是河北省畜牧业大县,地处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优质奶牛饲养带(北纬40度47度),也称为“黄金奶源带”。 奶牛养殖历史悠久,牛奶质量高,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又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区,饲草饲料资源非常丰富。所属京北(坝上)第一草原是未被污染的绿色牧草基地。全县有耕地108万亩,草场面积762万亩,年产干草10亿公斤左右,饲料秸秆7亿公斤左右。目前全县养殖奶牛3.9万头。发展规模化奶牛养殖所需的饲料和饲草潜力大。丰宁县是京津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3、。为保护京津水源丰宁县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经济发展上的牺牲。加之丰宁县历史上曾经是京北军事战略要地,开放开发晚,产业发展滞后。作为32个环京津贫困县之一,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水平低而不稳。全县共309个行政村,201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70元,其中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有157个行政村、4.78万户、16.3万人。二、产业扶贫的政策依据和必要性1987年,丰宁县年被国家扶贫办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 2011年被国家确定为河北省连片特困区燕山-太行山片区重点县和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重点突破县。为落实省政府提出的打好环首都扶贫攻坚战的要求,丰宁满族自治县环首都扶贫攻坚

4、示范区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2-2014)提出“到201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左右,全部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总结丰宁扶贫工作以来的历史经验,经过调研分析和论证,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发挥丰宁区位、环境、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奶产业,以产业扶贫为主线,促龙头、带农户、建基地”,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效完成脱贫任务:第一,国家政策鼓励奶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年修订)等相继出台,国家扶持奶业发展的政策日趋完善,规范奶业发展的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在农业部全国优势农

5、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中,中原奶牛优势区包括河北等4省的111个县,其中丰宁县是奶牛发展重点区域之一。第二,促进奶产业的发展,是壮大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的需要。2010年底,丰宁县被省列入环首都经济圈14个县之一,为丰宁县发展县域特色主导产业提供了历史机遇。奶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加工升值空间大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与丰宁县独特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相一致。只要选准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将快速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为此,丰宁县 “十二五”期间,确立了打造“中国有机奶都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全县奶牛存栏达到20万头规模,青贮玉米基地达到30万亩,人工种草达到3万亩,到2016年通

6、过奶产业带动全县40%贫困人口脱贫。第三,产业扶贫是实现农民快速脱贫的有效方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集约投入、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并能一业带多业,拓宽增收渠道,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整乡、整村脱贫和农民增收。三、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缘天然集团概况缘天然集团成立于2006年3月。2008年4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国家扶贫龙头企业。2010年11月农业部确定为第一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011年12月被农业部、国家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确定为第五批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公司已经形成集“饲

7、草种植、奶牛饲养、乳品加工”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集团。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合作,联合进行功能性有机奶研发、有机牧草品种改良等多项科研项目,科技支撑能力强。公司拥有日处理300吨的现代化乳品加工厂1座,以及饲草种植基地、天然牧草基地、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形成了从牧草开发、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完整的奶业产业链条。2008年1月公司获得有机奶产品和有机牧场权威认证。集团生产“缘天然”牌有机纯牛奶等10余个产品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承德等一、二线城市供不应求。“缘天然”牛奶成为河北省名优产品,“缘天然”品牌成为河北省著名商标。自公司建立以来,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发

8、挥了龙头带动作用,为千名奶农提供了稳定增收的渠道,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公司“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科技为依托,以安全、质量为核心,以产业扶贫为主体,抓源头、建基地,高标准打造乳品加工企业和高端有机奶品牌。到2016年的阶段性目标为:建设25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养殖奶牛总量达到8万头,饲草基地达到15万亩,乳品加工能力达到日处理1000吨,成为全国知名的大型乳业集团,重塑河北奶业新形象。四、扶贫目标和扶贫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2012年3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中指出:要“坚持机

9、制创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公司确定了与农民合作社进行股份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走“龙头企业承担风险,农民实现增收”共赢发展的路子,带动贫困村农民脱贫致富。1、扶贫目标围绕丰宁县打好环首都扶贫攻坚战,到2016年,在县内20个村分别建设20个现代化奶牛养殖场,带动养殖区1万户、2.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综合纯收入达到8000元,全部达产后,年实现奶牛养殖和鲜奶销售15亿元。2、扶贫机制和模式(1)缘天然集团与村农民合作社共同组建新的经营主体奶牛专业养殖公司。公司股权设置为:龙头

10、企业占51%:农民合作社49%(农户占40%、村集体占9%)。龙头企业以现金入股,农民合作社以土地使用权入股。(2)奶牛专业养殖公司作为独立经营的法人主体和贷款主体。缘天然集团发挥“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市场保障”三个保障作用,承担“资金风险、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三个风险。(3)利益分配方式,采取农民最低保障收益与股份赢利分红相结合。在经营过程中低于最低保障收益时,缘天然集团按最低保障收益标准分配给农民;高于最低保障标准时,按实际利润分红。(4)奶牛专业养殖公司向银行贷款时,由缘天然集团与银行授信的专业担保机构相结合,解决贷款的承贷、承还问题。3、实体运做形式(1)每村建立2500头规模的现代标

11、准化奶牛养殖场1座,共20个养殖场。20个村名单如下:大阁、五道营、土城、大滩、鱼儿山、万胜永、草原、黄旗、窟窿山、小坝子、选营、南关、王营、凤山、胡麻营、黑山嘴、石人沟乡镇。在奶牛养殖场所在的村种植全株玉米秸杆和饲草,种植基地规模达到10万亩。同时,每个养殖场年可利用牛粪6000吨,经无害化处理后,一部分作为原料种植蘑菇双孢菇,一部分生产有机肥,投入种植业,循环利用。(2)缘天然集团增加生产加工能力,建设日处理1000吨乳制品生产线扩能项目,统一收购20个现代标准化奶牛养殖场所产的全部生鲜奶,加工后统一销售。4、模式特点及作用(1)带动面广、带动力度大、带动产业深。该项目充分发挥当地生态环境

12、、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优势,集合政策资源、社会资源,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产业直接延伸到村,带动农民进入产业化经营,加快丰宁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整村、联片贫困农户脱贫。(2)利益连接机制紧密,农民入股成为现代化养殖公司的主体,实现了农民的持续增收。该项目彻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企业征占土地方式,由农民带地加入合作社,农民在不失去土地的前提下获取养殖公司分红、务工及从事栽培和种植增收等多重收益。 合作社以土地参与项目建设,促进农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快了结构调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实力。(3)奶源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加工龙头企业提供优质、有机奶原料,有利于构建奶产业质量安全体系,

13、促进龙头企业全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整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该项目还设计了粪污资源化处理设施,每个养殖场年可利用6000吨牛粪,一部分作为原料种植蘑菇,一部分生产有机肥用于饲料饲草等种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产生良好的生态循环和经济效益。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整体项目包括20个现代奶牛养殖场和日产1000吨乳品加工扩能两部分。总投资需25亿元,其中:(1)20个现代奶牛养殖场项目需投资15亿元(其中12亿元用于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用于流动资金);(2)日产1000吨鲜奶加工扩能项目,需投资10亿元(其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流动资金2亿元)。经计算,20个现代奶牛养

14、殖场全部达产,可年产生鲜牛奶35万吨,鲜奶销售收入达到14.7亿元;乳品加工企业经过加工,年产35万吨成品奶,乳制品加工年收入35亿元。生鲜奶和加工奶两项年总收入实现养殖、加工49.7亿元,实现年利税8.28亿元。项目直接带动3.2万人参与生产经营,其中养殖场和乳品加工可吸纳7000人就业,有2.5万农民按股分红。同时,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养殖区农民人均年综合收入可达8650元。六、资金筹措与申请项目总投资:25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20亿元,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企业自筹资金5亿元,主要用于流动资金。其中,养殖场总投资:15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12

15、亿元,企业自筹流动资金3亿元;千吨乳品加工生产线扩能总投资:10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8亿元,企业自筹流动资金2亿元。七、结论该项目立足当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具有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和抗风险能力增强等特点,其经济效益有保障。同时,项目带动面广、带动力强、带动产业深,特别是将直接带动3.2万人农民增收占全县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人数的20%,实现持续增收和如期脱贫,社会效益明显,通过企业努力,金融部门支持,政府政策扶持,企业将会迅速做大做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缘天然集团公司 2012年5月17日附:项目相关情况说明项目具体

16、参数说明1、参数说明(1)每个村建设现代化2500头成母牛奶牛养殖场1座,每村按平均1250人口计算。(2)养殖公司股权:龙头企业51%、农民合作社49%(其中农民40%、村集体9%)。2、养殖效益分析(达年产)(1)20个村养殖规模50000(产奶牛)总投资:15亿元,其中,12亿元建设现代化牛舍及购进产奶牛,流动资金3亿元,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12亿元,自筹资金3亿元。(2)到2016年产鲜奶总达到2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年净利润4.16亿元。3、加工效益分析(达年产)总投资:10亿元,其中,8亿元建设投资(含建设期还款利息)、流动资金2亿元。资金筹措: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固定资产贷款8亿元,自筹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