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测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002899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伶官传序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伶官传序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伶官传序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伶官传序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伶官传序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伶官传序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伶官传序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散文欣赏伶官传序测试题命题:赵永利 单位:内蒙古临河一中时间: 11月 29日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80分,每小题4分)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勖() 请其矢() 皆自于人欤() 为天下笑()B.伶()官 盛()以锦囊 誓天断发() 俳(pi)优C.抑()本其成败之迹仓皇()东出 乱者四应() 度 (d )曲D.吾遗()恨也 智勇多困于所溺() 泣下沾襟() 汾(fn)州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负而前驱 负:背着 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B.吾遗恨也 恨:悔恨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还是 泣下沾襟

2、泣:眼泪 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乃:你的 岂非人事哉 人事:安排人的工作3.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仓皇东出A.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4.选出没有名作动的一项是( )A.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 D.序八州而朝同列5.下列句中的“所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句子,省略成份补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遣从事

3、以一少牢告(于)庙B.请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7下列各句中“理”字含义与例句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A自然之理也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C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8.下列句中的“可以”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B学不可以已C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下列句中的“其”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抑本其成败之迹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天下 B尔其无忘乃

4、父之志C何其衰也 D请其矢10下列四句中的加点“之”字,不是代词的一项是( )A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B及凯旋而纳之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D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下列四句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智勇多困于所溺 D契丹与吾约为兄弟12下列各句默写有误的一句是A此三者,吾遗恨也。 B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C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13.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组是()A张良出,要项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仓皇东出C长乐王回深父 汝识之乎 D暴秦之欲无厌 当与秦相较

5、1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火尚足以明也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逸豫可以亡身 仓皇东出 且庸人尚羞之 将军身被坚执锐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素善留侯张良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则修文德以来之渔人甚异之 函梁君臣之首A./ B./C./ D./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师不必贤于弟子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可谓智力孤危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思厥先祖父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A. B. C. D.16与“泉涓涓而始流”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徐而察之 负而前驱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似是

6、而非C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赂秦而力亏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二败而三胜17.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A宋代散文继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唐宋八大家中的六位宋代作家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杰出成就。B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的政论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说理透辟,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他的诗遒劲清新,风格雄健、峭拔。C“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D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诗文革

7、新运动的倡导人。他著的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在其中的伶官传序中提出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

8、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 。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

9、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裁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

10、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选自元史欧阳玄传,有删节)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属:连缀B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乖:违背C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D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1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 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 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A B C D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

11、。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2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5分) 22把下面几个短句变为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三【名句诵读】23默写。(10分)过秦论贾谊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是_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由此推出北宋统治者应该吸取的历史教训是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认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是_(8分每空2分)伶官传序总结了庄宗得失天下历史教训,阐明了_道理,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2分)伶官传序测试题答案 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