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0028598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0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政小册子(a4一半) - 目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前 言12、鸡毛变令箭23、拒受不当馈赠的赵匡胤和曹彬44、“一钱太守”刘宠55、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66、悬鱼拒贿的羊续87、王衍巧防“贪内助”108、陈毅的“补品”119、“不妄取一钱”的陈瑸1310、朱元璋下令斩女婿1511、杨杏佛拒贿1712、明代五朝廉吏王翱1913、杜绝“后门”的费宏、高锴和徐勉2114、郑板桥巧宴贪吃知府2315、一碗白米饭2516、胡锦涛的伙食票据2717、唐朝宰相卢怀慎2818、陶澍严惩送礼人3019、不管牛家私事的好干部牛玉儒3220、父清子廉的胡质、胡威3421、不准“白看戏”3622、清廉的母亲3823、“九品廉吏”暴式昭3924、公路忠臣朱

2、崇法4025、周恩来的破衬衣4226、“四知”清官杨震4427、“两袖清风”4528、米芾拒宝石4629、一卷票子4830、 廉 石5031、郑机律己防微杜渐5232、有情不在送礼5533、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57前 言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历史人物,往往就像一面镜子,给予后世人们一个绝佳的省思空间。这本廉政小故事集锦汇编的32篇故事,都是一些廉政小典故。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声名远扬,也可能是名不见经传,但是他们的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大道理。也许这些小故事只提供给同仁一个“感受”,甚或只是一个“感动”而已。但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每一位同仁,

3、看到这些小故事时都能够有一份“感觉”一种“清清白白”的舒畅感觉。我们相信,一个能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人,绝对能活得比谁都快乐。所谓:“身在公门好修行。”希望全体干部职工以故事中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做勤政廉洁、受群众欢迎的时代先锋! 编者鸡毛变令箭宋仁宗有一次出游,途中多次回头找饮水的器具,没找到,他也没吱声。回到宫里,他渴坏了,“咕咚咕咚”喝了好几杯水。旁边的人问他:“皇上,您渴成这样,刚才干嘛不说呢?”仁宗回答:“如果我说了,一定会有人因此而获罪啊!”宋仁宗的老祖宗、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也传有类似的佳话。他半夜起来,非常想吃羊肝,可是犹豫了半天没有下令。左右问他:“皇上有

4、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一定照办!”赵匡胤回答:“我若说了,每日必有一只羊被杀!”赵氏祖孙俩明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上面一个不经意的小指令甚至癖好,到了下边,常常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所谓“拿着鸡毛当令箭”,一些下属就喜欢用夸张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忠心。明穆宗想吃果仁馅饼,就告诉侍者。一日,他去御膳房视察,见里头和面的、剥壳的、制糖的,无数人在忙活着,一问开支,有人回答说,不多,一个月才5000两白银。穆宗笑道:“哼,只需5钱银子,我就可以在东华门买一大盒馅饼!”原来,穆宗当皇帝之前常下去视察民情,知道物品的价格。有些人表面上是在忠实地执行上司的命令,实际上是用公家的钱满足上司的私欲,还让上司背

5、上“昏庸”的骂名,而自己却巧妙地谋得了私利,升迁的升迁,封赏的封赏。(收集人:吕国乐)拒受不当馈赠的赵匡胤和曹彬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后主为抵抗强国后周,向后周世宗柴荣使用离间计,并派遣使者送给后周大将赵匡胤三千两白银,并附拉拢书信一封。孰知赵匡胤不为所动,将书信及白银悉数上交后周世宗。同样的,某次后周使者曹彬奉命给吴越国送些兵器,送完后曹彬即起程返国,为的是不愿接受吴越国的招待馈赠,但是吴越国官员还是追上了曹彬,并给了他大批的金银珠宝。曹彬说:“我如果坚决不接受,将可能被人误解我是借吴越人之名来沽名钓誉,而且也会贬抑朝廷的气度”于是他全部收下,但嗣后也是全数上交朝廷,自己一点也没留。记得数年前

6、,新加坡官员到我国拜访,期间,我国官员曾致赠其一件精美上衣,新加坡官员随即问该件上衣市价,并称该国法律规定公务员是不得收受馈赠的,但如果拒绝反不符社会或公务礼仪者,可依市价购买或将价金缴库。上述的故事,其道理大概都是相同的吧,也就是一个国家的竞争力,绝对和其官员的清廉度成正比! (收集人:王长喜)“一钱太守”刘宠刘宠,东汉大臣。字利荣,东莱牟平(今山东东牟)人。在他任东汉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太守时,因为官清廉,政绩卓著,被调往京城任职。临行之前,但见几位白发老人,蹒跚而至,结伴前来,说是要为太守送行。刘宠听说,连忙谢过:“老人家若大年岁,不辞辛劳,远道而来,我实在担当不起啊!”老人们说:“以

7、前为官者贪钱恋物,常常闹得鸡犬不宁,百姓寝食不安。自从您任太守,官吏克己奉公,百姓安居乐业。今日太守要走,大家实感难舍难离,特来专程相送,以表心意。”说着,每人托出一百文钱,要交给刘宠留着途中使用。刘宠听罢,十分感动地说:“父老们如此过奖,我实在愧不堪言。大家的心意我领受了,这钱我不能收,还是请带回去吧!”老人们情真意切,执意赠送。刘宠无奈,只得从每人手里拿了一文钱收下,老人们这才称谢作别。刘宠见老人们渐渐远去,遂将收下的那几文钱轻轻地投进了河中。此事很快传开,人们纷纷称赞刘宠,有人为他起了个美名,叫“一钱太守”。据说,如今浙江绍兴市北面的钱清镇,就是当年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收集人:金道春)

8、包拯“拒礼为开廉洁风”宋仁宗时,朝野上下弥漫着一股送礼之风。尤其是官场中,收受礼品不但不遭非议,反而成了一种会待人交友,显示德高望重的殊荣。所以送礼之风日盛,许多人更乐此不疲,以收礼为荣,多多益善。 包拯对这股送礼收礼之风历来持反对意见,认为它会助长恶习。所以几次上疏皇帝,请求颁昭禁止官员之间的送礼收礼的现象,以开廉洁之风。这一年正是包拯的60大寿,是值得庆贺的。可包拯想:在这种送礼收礼日盛的情势下,借他6 0寿辰肯定会有人借由送礼。我老包一生清白,切不能在寿辰之时蒙上收礼恶名。于是决定,来人一概不见,寿礼一律拒收。在包拯60寿辰前几天,他就命儿子包贵及王朝、马汉等站在衙门口拒礼。可谁知,第一

9、个送寿礼的就是当朝皇帝,派来送礼的是六官司礼太监。老太监到了门外,执意要面见包拯,要他接旨受礼。这下可难住了包贵,万岁送来的礼不收,这不是抗旨不遵吗?可父命他又不敢违,无奈只好请老太监将送礼的缘由写在一张红纸上转呈父亲。老太监提笔在红纸上写了一首诗:“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操劳似魏征。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理不通。”包贵让王朝把诗拿到内衙呈父亲展视。不一会儿,王朝带回原红纸交付老太监。只见原诗下边添了四句:“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为官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六官司礼太监看罢,半晌无语,只好带着礼物和那红纸回宫交差去了。(收集人:王勇)悬鱼拒贿的羊续羊续,字兴祖,东汉太山平阳人。

10、以祖荫拜郎中,后任庐江,南阳太守。汉灵帝中平三年,羊续临危受命,出任南阳太守。为了尽快掌握当地的真情实状,他只带一名小书僮,简衣陋衫,以踽踽闲行之态,悄悄进入南阳地界,观街市,问风谣,把当地官吏的贪廉良劣,事先摸了个清清楚楚。因而,当他突然出现在南阳府衙时,当地官吏无不惊竦震慑。上任后,羊续立即颁布宣政令,治弊兴利,黎民百姓为之欢欣鼓舞。南阳地方多权豪之家,风尚奢华。羊续对此深感蹙额疾首。他带头素衣薄食,出行时,瘦马一匹,旧车一辆,决心以自己的清俭来影响、转变世风。俗话说“新太守敌不过老府丞”。作为一地长官的羊续带头节俭躬行,对那些一向挥霍惯了的府丞属吏,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约束。于是,有一天,一

11、位老府丞笑嘻嘻地给他送来了一条老大的活鱼。想不到,没多费口舌,羊续竟收下了。老府丞暗暗得意,想道:“羊续啊羊续,你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今日收鱼,明日就会拿肉,后天就能受钱啦!”于是,几天后,他又笑呵呵地拎来了一条更大的活鱼。 羊续招招手,让他到庭廊之下,然后指着檐梁上挂着的那条前些天收下的鱼,威声正色地对那个老府丞说:“你上次送的,我都没有动。你这一次、下一次再送,我还会收、还会动吗?你的这条鱼,我要一直挂在这里,作一个不要再来送钱送礼的活告示。”明代清官于谦写过一首初度诗: 喜剩门庭无贺客,绝胜厨传有悬鱼。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羊续的清廉成了史学家笔下“廉吏”的典范,后汉书也

12、曾为羊续专门立传。(收集人:蒋 琳)王衍巧防“贪内助”王衍是西晋大臣,位及三公。他本人不是一个贪官,可他的妻子郭氏,却是个贪财聚敛的人。王衍知道,“妻贤夫祸少”。一个贤惠的妻子,不仅能够相夫教子,而且能够远罪丰家。相反,一个贪婪的妻子,却常常会将丈夫推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王衍想了不少办法,以遏制这个“贪内助”。首先,王衍终身不言“钱”字,他想以此表明自己淡泊的心志,逐渐转化“贪内助”的贪欲。有一天,他老婆想试探他,叫仆人用钱把床围起来,使他无法下床。但是,王衍早上醒后,仍不言“钱”字,而是叫仆人“把这些东西拿走”。其次,借助外在因素,用强力震慑“贪内助”的贪性。当时,幽州刺史李阳是西晋京都有名

13、的大侠客,郭氏非常惧怕他。王衍就充分利用这个外力,每当郭氏对钱财起非分之想时,王衍就劝她说:“不只我说你这样不行,李阳也说不行。”郭氏听后,果然有所收敛。上述两个办法,虽然不是很智慧、很得法,但却是文武并用、软硬兼施,王衍可谓用心良苦。也正是因为尽可能地遏制了妻子的贪欲,身处乱世的王衍才不至于被贪妻拖累,才能够在浑浊的官场上保全自己。 (收集人:于金琼)陈毅的“补品”1928年冬,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到二十八团传达红四军军委会议精神。他赶了一夜路,直到第二天中午才到。二十八团党代表何长工笑着说:“陈毅同志,今天我请客。”这话被侦察班的战士听到了,其中有几个从旧军队改编不定期来的战士议论

14、开了: “听见没有,陈主任来了,就特别招待。” “当官的总比当兵的吃得好一点嘛!” “不会吧”,另一个战士严肃地说,“前不久,我们不是听人家讲过陈主任和战士同甘共苦的故事吗?”大家想起了那个故事:陈毅带着队伍来到一座高山上,正值下大雪。陈毅和战士们一样,一身单衣,一双草鞋,几天喝不上一口粥。这时炊事班不知从哪儿弄来了点米,大家高兴地围过去,七嘴八舌,都说应该给陈毅同志做一碗白米饭吃。陈毅却坚持要炊事员把这点米和野菜拌在一起煮,大家一样,都吃野菜拌饭。“百闻不如一见,这回我们要亲眼看看。” 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赶至团部窗外,透过薄薄的窗户纸往里看,只见何长工拿出一个小纸包,笑着说: “吃吧,这东西你一定爱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