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02809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 *镇位于县区西南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辖1个行政村,总人口267人,粮食种植面积15628亩,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镇素有“水果之乡”、“高粱之乡”的美誉。到目前为止,已有百亩以上观光农业基地30多处,水果版图扩大到近万亩。水果种类达0多种,06年被评为南方精品水果特色镇乡。 *镇生态创建工作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以争创全省级生态镇为目标,以制定科学环保规划为指南,切实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成立组织,明确目标任务。成立由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按创建需要设立办公室,按创建要求,对工作

2、进行了分工落实。每月一次召开工作例会,明确每个阶段工作计划和实现目标。生态建设责任单位和人员各执其职,各谋其责,形成了有人办事有人抓,各线配合、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创建以来,根据*生态镇建设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以及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的要求,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二、结合实际,制定方案 2年2月,*镇(202X)城镇总体规划通过评审,为我镇今后1年的集镇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并按规划要求布局建设,由镇城建办负责加强对城镇环境、农贸市场与集镇道路交通管理,城镇建成区内无乱搭乱建与无序占道设摊经营现象,广告牌、各类宣传标语设置合理美观;22X年1月委托X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镇生态镇建设规划,2

3、02X年1月经镇人大批准后颁布实施,为全镇的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近期及中长期的可行性工作蓝本。 三、积极申报生态村和环境整治示范村。中源村已通过市级生态村验收,20X年将积极争创XX市生态村;年再争创临江、高城头、丽坞底、同兴等4个市级生态村。中源村在去年成功创建XX市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旧村进行改造,争创省级示范村。丽坞底、仙日、吉水坑等村积极开展村容整治,并将分别创建市环境整治示范村和X县区环境整治示范村。 四、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六整治一提高”工程。镇党委政府按农村环境整治的要求,出台了*农村环境“六整治一提高”工程实施方案,以净化、洁化、美化环境。 、整治生活

4、污水污染 镇政府投资历2万元完成*镇中心学校旁边设置02人口的标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在农贸市场设置200流动人口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并配套铺设1公里以上收集网,把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的生活污水处理纳入处理网络,并实现雨污分流,使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该项工程于20X年10月0日前完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努力培育中源、临江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示范村,推广使用标准化生活污水处理池,综合运用分散和相对集中处理的方式,结合生物技术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整治生活污水,使其达到排放要求。 2、整治垃圾固废污染 三年来,全镇已基本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形成“统一收集、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农村垃

5、圾收集处理模式,与安华镇合建了垃圾中转站;以村为责任主体,就近就便建立封闭式垃圾站房200只,组建由49人组成的村级专业保洁队伍并进行专业培训,以镇为责任主体,明确专业垃圾收集运输人员;完善日常保洁工作规范,制定垃圾清扫清运作业规范,明确保洁人员职责,制定全镇保洁分片图,划分保洁区域,明确区域责任人、监督人及其工作职责。通过努力使我镇各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以上,主干道清扫率达00%。 3、整治河沟池塘污染 主要是全面整治王沙溪流域和各行政村所辖池塘,努力恢复河沟池塘自然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保护村庄现有水面,清除河沟池塘水面有害漂浮物、障碍物,实施河

6、沟池塘清淤和河岸绿化。建立河沟池塘长效保洁管理制度。三年来共完成农村河沟池塘疏浚0公里,投资50万元对王沙溪流域进行了全面整治,完成中源、吉水坑、王沙溪、边村等村的河塘清淤,还河塘原有的生态功能,使建成区河沟污染整治率达85,使各村综合环境有明显改善。 4、整治化肥农药污染 我镇以科学施肥用药为指导,大力推行减量增效技术,减少农田化肥流失和农药对环境污染。对农作物积极推荐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推广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推行种养结合立体经营方式。对樱桃、枇杷等特色农作物主要采用了农家肥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按照“一减”、“二控”、“三保”的要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残留农药,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

7、品基地。同华牌、*牌樱桃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XX省绿色产品”、“XX县区名牌产品”等称号。 、整治畜禽粪便污染 首先合理划定调整畜禽禁养限养区,限养区内原则上不新建规模畜禽殖场。其次是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按照循环经济和畜牧业清洁生产要求,因地制宜采用农牧的综合利用技术,实现畜禽养殖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治理。主要可以采取直接用作肥料,制作有机肥生产回收能源等治理模式,使养殖场污水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6、整治家庭工业污染 对我镇来说,家庭工业主要是家庭轻纺织布业,家庭织布业的污染主要是噪声污染。按照我镇实际,在同兴上王自然村建近500亩的镇工业

8、园,镇500万元以上都集中在工业园区内,各行政村主要采取建立家庭工业集聚点的方法,把小而分散的家庭织机引进集聚区,使噪声远离农民群众生活区。 7、提高农村绿化水平 依托现有生态资源,按照“易种好管”的要求,大力发展集镇村庄主干道,尤其是集镇建成区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实现村庄周边和住宅四周的绿化美化。在镇文化中心旁边规划建设7500平方米左右公园一座,切实提高集镇绿化面积。进一步结合新农村建设,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进一步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高农田林网建设水平。探索建立绿化管护制度,彰显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 五、扎实推进”五大”实事工程 1、重视农民素质培训工程 自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来,我镇

9、共投入资金0万多元,根据*实际,结合农业基地建设,开展各类培训活动50多期,培训人数300余人,有效地促进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业竞争力,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利用农民信箱,注册人员20人,搭建农产品网上购销平台,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进一步打响樱桃、枇杷、*烧酒等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 2、不断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 投资00万元的钟山岭水库千库保安工程于22X年底顺利竣工,吉水坑里坂水库、临江村寿家坞水库,都已完工验收,202年以来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50人。今年,我镇已申报确定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只,预算投入资金20余万元。 3、全面开展联网公路建设工程 在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硬化道路39公里

10、,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康庄工程建设,202X年投入近50万元修复上王至边村集镇主要道路;高城头、中源、临江、西源村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道路30公里。重点抓好了里寿公路延伸,丽坞底公路延伸,五宅坂公路延伸,天门水库至下庄公路联网,邱店公路至里杭公路,邱店公路至周都公路,周都公路至吉水坑,布谷公路至岩丰公路,孔卜、边家店公路至许村横路的交通联网工作。 4、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 在临江、绿剑、唐仁、南源、边村等村实施宅基地整理、造田造地、优质园地改造、矿山复耕等土地整理项目,共计面积000余亩,增加耕地1000余亩;完成高城头23亩毛草山改造项目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共兴建三面光渠道00米,配套

11、机耕路15公里。 5、开展农民健康工程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农民健康体检,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深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改善敬老院条件,实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六、以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等内容为重点,全面搞好生态建设工作。 生态农业。在202年成功争创农业特色镇乡的基础上做好星级镇乡的创建工作,按做强特色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的要求,根据镇实际,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重点做好对樱桃、枇杷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扶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共落实农业开发项目2只,总面积达220多亩,总投资85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有

12、百亩以上观光农业基地3多处,水果种植面积扩大到近万亩,水果种类达1多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我镇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喝高粱美酒、品绿剑名茶、尝时鲜水果”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同时继续实施土地整理、矿山复耕工程,在临江、绿剑、唐仁、南源、边村等村实施宅基地整理、造田造地、优质园地改造、矿山复耕等土地整理项目,共计面积4000余亩,增加耕地100余亩;完成高城头3亩毛草山改造项目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共兴建三面光渠道25米,配套机耕路15公里。 生态工业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2X余家,其中50万元

13、以上工业企业家,市级建安规模企业、国家一级建筑企业1家(越烽建设有限公司),拥有各类布机90台,袜机1089台。主要涉及服装、袜业、玩具、纺织、酒类等行业。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能认真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及“三同时”制度,并禁止引进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积极开展i1400认证,参加X县区工业企业清洁生产竞赛等活动,促进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解决织机噪声扰民这一工业企业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建立了村级工业集聚点,减少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生态旅游镇党委积极探索休闲旅游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了X县区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详细规则和XX县区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

14、带概念性规划。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经营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集休闲、旅游、采摘、餐饮为一体的农庄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成效。02X年上半年,各农庄和观光休闲基地抓住樱桃和枇杷等时令水果的时机,共接待游客约1多万人次,总收入约00多万元,创利润约25万元,带动了*水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文化通过镇有线电视、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知识,破除封建陋习,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进一步完善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成立了镇村腰鼓队、村篮球队等民间社团,举办健康文明的村际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07年镇政府投资万元,在唐仁村新建镇文化娱乐场所一个。 我镇的生态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抓生态创建工作的思路更

15、加清晰,措施更加完善有效,生态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今年同安公路拓宽之际,镇财政在生态镇创建中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许多项目建设急需加大资金投入,我们将进一步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工作,真抓实干促进生态镇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内容总结()生态镇创建工作总结 *镇位于X县区西南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2)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辖1个行政村,总人口2267人,粮食种植面积68亩,国内生产总值3.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3)按照“一减”、“二控”、“三保”的要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低残留农药,加快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