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02788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思考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异同点有哪些?答: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咨询师致力于来访者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着更为整合和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的实现。相似之处:都认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是一个过程,是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治疗者运用有关的心理治疗理论对来访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存在的问题或心理障碍,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两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通常是一致的;两者进行工作的对象通常是一致的;两者都注重来访者的成长;两者的治疗基础都在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同之处:两者处理的严

2、重程度不同;所需的时间不同;涉及的心理深度不同;目标不同;起源不同。2、简述心理咨询的发展历史。答:心理咨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而心理咨询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是与20世纪初职业指导、心理测量技术的兴起密切相关,现代的专业咨询服务最早由波士顿的帕森斯(1980)年开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对招募的士兵进行筛选和分类,心理学家为此设计了一种智力测验量表,以识别和淘汰那些智力低下的候选者,以后军队中的测验方法转向其他领域。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整个人格为对象发展起来了。心理学家卡特尔在其心理测验及其测量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的术语,他对个体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科学研究对心理咨询

3、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30年代之前,处于支配地位的是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咨询。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随着个性与学习理论以及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咨询模式开始为细腻治疗的模式所取代,卡尔罗杰斯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是这个年代的代表性著作。40年代后,心理咨询的发展更为迅猛,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志,并成为现在的教育训练委员会在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同时,这一分会还向美国心理专业职业考试委员会派驻常任代表,积极参与心理咨询指导员的特别执照的颁发。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APA伦理纲领。次年

4、,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咨询心理学杂志创刊。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欧洲是心理学的发源地,两次世界大战重创本学科,二战后,心理学重获新生。因此,心理咨询在美国以外的欧洲大陆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3、心理咨询可以有哪些形式和分类?答:基于工作场所的分类:学校咨询、企业咨询、社区咨询;基于咨询内容的分类:教育咨询、职业咨询、人事咨询;基于来访者的发展阶段分类:婴幼儿咨询、儿童咨询、青少年咨询;基于理论或技术为标准的分类: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认知取向的咨询、行为主义取向的咨询、存在人本主义取向的咨询、整合技术的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4、哪些人适合做心理咨询?答:1.具有基

5、本正常的智力基础、2.内容合适、3.人格基本正常、4.动机适合、5.伴有苦恼、焦虑、恐惧等反应、6.有交流能力、7.信任咨询。5、谈谈心理咨询中需要遵守的主要原则。答:1、鼓励倾听,鼓励疏泄;2、积极支持,建立信心;3、解释适当,应对谨慎;4、尊重来访者,严守秘密。6、如何理解心理咨询中的人性观和文化价值观?答: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和本性,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哲学假设。心理咨询师的人性观直接影响到他对来访者问题的看法和将运用的咨询方法与技术,当咨询师与来访者初次接触时,他们的理论思想决定着他们寻找什么和看到什么,并影响

6、着咨询策略和步骤的选择。而人的心理、行为、反应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咨询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价值观的因素。咨询师的言语、观念接纳来访者的教育、文化背景,咨询的策略、步骤能兼顾对方的成长背景和文化特点,会更有利于咨询的进行。7、谈谈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答:1、初始访谈和资料收集;2、诊断和确定咨询目标;3、咨询方案确定和实施;4、结束咨询和疗效评估。8、非言语交流有哪些组成部分?答:外貌、体态、辅助语言、空间的使用以及时机。9、举例说明非言语交流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答:非言语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们理解来访者内心世界的有力工具,也是咨询师有力的治疗工具,与言语信息相比,非言语信息较少

7、受到意识的监督,检查,因此往往更能提示我们来访者语言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它常常为我们指出探索来访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的正确的途经。如来访者的体态可以提供大量的有关来访者警觉状态及情绪状态的信息,心理咨询师如果愿意努力学习体态对每一个来访者意味着什么,他就可以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大量信息。咨询师有意识的运用辅助语言来补充和强调能够更有效的让来访者听到咨询师要表达的重要信息等。10、哪些因素会影响咨询师的倾听?答:1、咨询师在咨询中要做到彻底的清醒,警觉和注意集中;2、咨询师不为环境或内心发生的事情分散对来访者的注意;3、创造一个有助于治疗性交流的环境;4、咨询师要有足够的自我察觉,能够对来访者的

8、表达保持开放;5、通过身体语言表达关注;6、理解文化和性别差异;7、对个体差异有充分的觉察,以适应每位来访者的个人需要及偏好;8、咨询师必须觉察并努力去除妨碍交流的自身方面的障碍。11、咨询师如何才能做到准确积极的倾听?答:倾听作为一种心理咨询的技术,意味着我们要接受来访者所有的信息,而不仅仅只用耳朵去听。咨询师要做到准确积极的倾听,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工夫。首先,咨询师必须学会以两种方式集中他们的注意:把注意放在来访者身上和把注意放在咨询师自己对来访者的个人反应上。第二,学会理解来访者表达的外显和隐藏的信息。12、在咨询中我们应该避免哪些不恰当的问题?它们对咨询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答:1、暗示性问

9、题:暗示性问题表面上像一个问题,实际是在提供隐藏的建议。虽然咨询师可能认为这样的问题会让为这样的问题会让来访者思考某个问题,而来访者更可能感到咨询师暗示他按照咨询师的意思去做。如果建议不够好,甚至会破坏医患关系,降低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2、假设性问题:假设性问题给来访者一种印象咨询师期望得到某个特定的答案。对于这样的问题,来访者必须决定是顺从这种假设,还是诚实地回答。如果来访者不想让咨询师失望,他可能会不情愿地给出不诚实的回答。接下来咨询师就必须判断来访者是做了诚实的回答还是做了迎合咨询师期望的回答。3、评判性问题:事实上来访者来看咨询师常常因为他们已经感到被别人和自己评判,他们想从咨询师那

10、里得到的是积极的关条件关注和理解。如果来访者感到被评判,他们就会认为咨询师不理解,不接受他们,他们自然就会保护自己,进行防御。防御会导致不能做到真实的暴露,妨碍治疗过程。4、攻击性问题:不管咨询师的初衷如何,这种类型的问题会贬低来访者,表明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权威。来访者往往是脆弱的,攻击性问题利用了来访者的脆弱,使来访者更受打击。5、控制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是侵入性的,它们忽略了来访者的问题和需要,事实上满足的是咨询师的愿望。6 、不想干问题:不想干问题来自于咨询师对来访者缺乏共情,如果反复发生,这些问题会使得治疗变得漫无目的和表面化。7、内容不同的多个问题:内容不同的多个问题会让来访者感到迷

11、惑,不知道应该现回答那个好,同时也反映了咨询师思路不清,缺乏组织。8、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是来访者可以用非常简单的词语,甚至用是否来回答的问题。封闭性问题有三个确定:1.来访者不需要提供很多的信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交流不充分。2.使用封闭性问题导致咨询师必须为来访者做所有的工作。3.封闭性问题需要咨询师多讲许多话,无助于积极及相互合作的交流。13、什么是鼓励技术?他们的目的是什么?答:鼓励技术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鼓励来访者继续交流和自我暴露的方法,其目的是鼓励来访者继续讲话,就某个问题进行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的探索。使用恰当能够很好的传递咨询师关切的态度,促进来访者的交流和自我暴露。 鼓励技术有

12、四种表达方式:第一种是非言语表示,如身体前倾、点头等;第二种就是简单的重复来访者刚刚讲过的话;第三种是使用感叹词,如“嗯”、“唔”等;最后是短语鼓励,如“请继续讲”等。14、什么是重述?它有什么作用?答:重述是抓住了来访者的一个简单问题的实质,然后用来访者本人的话,而不是用咨询师的话,反馈给来访者。它有三种作用:1、向来访者传递咨询师关注的焦点,以及咨询师正在注意听来访者的讲话;2、向来访者核对和澄清咨询师是否正确理解了来访者试图表达的内容;3、咨询师可以使用重述来强调和突出来访者讲的话。15、什么是释义?释义与重述有什么区别?答:释义在结构上与重述相似,同样关注的是一个基本的问题,释义是用咨

13、询师自己的话,容易反映出咨询师对来访者理解上的偏倚。与重述相比,释义有两个优点:首先不会变成“鹦鹉学舌”,其次,可以捕捉到来访者想要表达的细微差别。心理咨询师通过加强、澄清、强调或提炼来访者所表达的东西,把其中重要的部分反馈给来访者,让来访者感到深受理解。16、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目的是什么?答:反射比重述和释义更进一步,除了把来访者讲话的重要内容重新表达出来外,咨询师还把在交流中察觉到的来访者潜在的信息和情感(即使来访者本人可能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或没有意识到)反馈给来访者。反射的目的:1、使来访者感到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被理解;2、加深来访者和咨询师的关系;3、鼓励来访者更自由的表达情感;4、着

14、手帮助来访者处理自己的情感;5、使不够清晰的内容或含义明确化;6、发现隐藏的信息。17、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反射?答:咨询师要全神贯注地、深入地“倾听”来访者传递的潜藏的情感和信息,首先,像释义一样使用一些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来表达咨询师的反射很有帮助,以一个问句来结束反射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因为它向来访者传递了一种信号,咨询师愿意修正自己不准确的理解;其次,反射应该简洁、清晰、准确的,咨询师应对发现的情感和潜藏的信息进行提炼;第三,好的反射需要交代情景信息(即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18、什么是对质?如何才能做到共情的对质?答:对质是心理咨询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技术,是咨询师有意识的指出来访者的行为

15、、感受、想法、态度以及症状等之间的矛盾和不一致的地方。其目的是加强来访者对自身问题的自我察觉和理解,并由此激发来的改变的动机。要做到共情的对质,首先应该做的是要理解导致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咨询师在向来访者指出不一致后,紧接着应该和来访者一同探讨分析帮助来访者认识和接受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认识这些不一致的意义和影响,尤其是要帮助来访者认识到这些不一致的作用对来访者现在的生活是否还有意义,由来访者决定是否应该作出改变。19、什么是解释?在进行解释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解释是心理咨询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认知技术,咨询师根据对来访者过去的成长经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学习的理解,为来访者当

16、前的症状、冲突、需要、应对方式、防御机制、情感、想法、行为等提供解释,帮助来访者理解过去的体验和关系是如何影响来访者的成长、体验、适应以及当前的问题。解释的准备和时机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解释之前表达对来访者的情感、想法、行为、冲突以及需要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来访者只有不断的感到被理解、被接受而不是被评判、被批评指责,他们才愿意和咨询师一起分析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接受咨询师的解释,这时的解释才会让来访者感到与自己的体验是相近的而不是遥远的。因此在解释之前,咨询师一定要保证来访者已经做好了接受咨询师的解释的准备,最理想的结果是通过咨询师的引导由来访者自己得出对问题的解释。20、如何正确的使用指导和建议?答:指导和建议都是对来访者施加影响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