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与法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026995 上传时间:2023-02-18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7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教育政策与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政策与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政策与法规(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篇 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概述教育政策制定 教育政策执行第一章 教育政策概述一、教育政策的概念对政策概念的理解 政策:政党或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用来调控社会行为和发展 方向的规范和准则。政策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政策主要是通过引导来发挥作用的。 政策是一种手段和策略。 教育政策是政党或国家在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关于教育事务的行动准则。行动准则实际上是依据一定标准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 么。即:政府或政党在教育领域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二、为什么需要教育政策当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系统与其外部系统之间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不协调 状态时,就会产生种种教育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有

2、一些应对策略,于是就出 现了教育政策。三、教育政策分类1. 按等级分为:教育总政策和教育具体政策2. 按教育阶段分为: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政策。3. 根据政策的性质分为:鼓励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四、教育政策的基本形式 教育政策通常有文本和口头两种基本形式。前者一般称为政策文献,后者则可以 说是一种政策意向。文本形式的教育政策常常冠名为“纲要”、“决议”、“决定”; “规定”、“办法”、“通知”、“意见”等等。口头形式的教育政策通常表现为:在 某个较正式的场合,通过某个官方人士之口,表达政府的某种政策意向。当然, 这些口头表达的政策意向。表面上看是某个个人的意见,实际上大多情况下是其

3、 内部讨论或深思熟虑的结果。政策意向实际上起到一种“试探”作用,看公众对此有什么反应,然后再根 据公众的反应,或进或退,及时调整政府的政策行为,直至最后出台更成熟的政 策规定。 从政策出台过程看,很多时候政府都是交替运用这两种方式表达其政 策愿望的。五、教育政策的特点 从公共政策的共性来看,教育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充满价值取向、 指向公共利益。从教育政策的特性来看:1. 教育政策反映的是国家统治者在教育领域的意志、愿望和要求。2. 教育政策保护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权利和利益。3. 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深深受到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有一些核心问题左右着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

4、其中最 基本的是三大焦点: 国家的教育理想是追求精英主义还是平均主义 对下一代的培养是谋求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 对教育的管理是中央控制还是学校自主(一)教育政策的政治性根本特征(二)教育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教育政策的原则性:内容必须旗帜鲜明,不允许模棱两可; 执行政策时要严肃认真,不允许有 令不行。教育政策的灵活性: 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具体贯彻和执行过程中,但这种灵活是有一定的条件和限 制的。(三)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育政策的稳定性:教育政策一经制定、公布、执行,在一定时期内不能 随意变动,而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教育政策的可变性:是指政策依据客观情况的 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四)教育政策的

5、实用性和权威性 实用性:指教育政策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进行所起到到的指导和规范 作用。权威性:体现在教育政策的约束力上教育政策的实用性是以权威性为前提的,没有权威性,就没有实用性。六、教育政策的功能保障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管理功能七、怎样研究教育政策?教育政策学兴起,研究方法多样 比较法、案例研究法、调查法、分析法、叙事研究法等。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律的关系区别:前者是一种价值取向和主观选择,后者反映的是教育领域中客观存在 的必然联系。联系:对教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探索,为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提供事实的依 据。 要提高政策可行性,就必须加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越是成熟的教育政策,

6、其背 后越有可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深刻理解。第二章 教育政策的制定一、影响因素(一)环境因素1. 政治因素政策的制定是一种政治行为,任何政策都是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和表达。2. 经济因素经济实力是教育政策制定的基本物质基础。3. 文化因素 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会逐步形成一套特有的民族心理,并最 终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通过口头的、书面的或大众传媒的方式表达出来, 从而对教育政策的制定产生巨大影响。4. 教育现状教育政策是对教育现状的反映,是解决现实中所存在的教育政策问题的广 大意志凝结。5. 舆论吁求社会舆论反映和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它影响着教育政策的制定。6. 外国经

7、验借鉴教育政策的制定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有效措施,但不能脱离国情完全照搬。(二)政策制定者因素和制定体制(三)机构因素(二)教育政策制定者与制定体制1. “教育政策制定者” 可以包括立法者、行政官员、专家与智囊、司法人员、 利益团体的代言人等。提高决策者的个人素质、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是保证合理公正的政策出台的 前提条件。例如:从免费师范生政策出台的过程来看,免费师范生问题的最初来源于温家 宝的一次北师大之行。2006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北京师范大学亲切看 望青年学生,与大家共度五四青年节,在此期间有学者提出了师范生教育面临的种 种困难并建议国家考虑继续师范生免费的政策。紧接着,在20

8、06年8月22日中南 海举行的基础教育专家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 教育”的指示。该指示预示着师范生免费政策被列入议程。2. 政策制定的体制和程序决策体制类型多样,归根结底是采用民主制度还是专制制度来制定政策。(三)政策制定的组织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团体、思 想库(政策咨询机构)等 。二、政策制定的具体步骤即问题的识别、问题进入议事日程、政策目标的确认、政策方案的设计和 选择、政策的合法化。(一)问题的识别问题一一社会问题一一政策问题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政策问题,只有当其被教育决策部门所考虑时,才有可能 上升为教育政策问题。(二)问

9、题进入议事日程 分析如何使政策问题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即现阶段制定政策的时机、条件是 否成熟了?要使问题进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问题的内容能引起决策者的足够兴趣; 2问题的脉络比较清楚,决策者相信已看到问题的实质; 3相信能够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案; 4感受到该问题解决的迫切性和严重性; 5在客观条件上有把握,相信解决的时机已经成熟; 6该问题属于政府的权限范围之内。只要上述条件中的任何一项不具备,问题就有可能进入不了政策议程。(三)政策目标的确认 政策目标体现了决策者的政治倾向及价值偏好,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程度。确定教育政策目标一般要考虑四个因素: 一是方向

10、正确,符合国家总的方针政策; 二是抓住要害,选准突破口和时机; 三是适度,即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四是具体,即有一定可操作性。(四)政策方案的设计和选择政策方案的设计是政策目标的现实化和具体化。最终方案是在权衡后采取相对满意原则而确定的。般来说,教育政策的方案设计主要考虑四大原则:一是科学,二是合 理,三是可行,四是政治上可接受。教育政策最终其实是多种因素综合和妥协的产物。五)政策合法化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政策内容合法;决策过程合法;政策的法律化。 为什么要有政策合法化这一过程?1. 能使即将出台的政策更具有权威性,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接受,从而使政 策有效地发挥规范和指导人们行为的作用。2

11、. 更能体现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法制性。3. 公共政策要具有合法性,必须经过一个合法化的过程,这种使政策具有约 束性或合法性的过程可以是一套法律规定的程序,也可以是一套习惯性程序,甚 至可以是遵照领袖人物的指示。三、教育政策制定的常见模式 现代西方决策制定模式随着整个决策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 阶段: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模式; 埃特奥尼的综合扫描决策模式。(一)传统理性模式:决策追求最优解 特点: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案, 从中选择最优。(二)有限理性模式:决策追求满意解 特点:找到满意方案就终止搜索,尽管不是最优。比较符合现实决策行 为

12、。(三)渐进决策模式水滴石穿 特点:1.渐进主义。2.积小变为大变。3.稳中求变。 优点:渐进决策模式在充分考虑决策过程中实际困难的基础上,归纳和提 出了一些比较符合决策实际情况的原则和方法,是一种灵活的和现实可行 的决策模式。缺陷:主要体现在它的保守性上。(四)综合模式 特点:对各种决策模式,取长补短,组合运用。(五)精英模式认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和价值观的反映。(六)团体模式 团体模式: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团体决策模型认为,作为政治过程产物的公共政策是利益团体间斗争 的 产物,并反映占支配地位的利益团体的利益。(七)中国特色政策过程模式代议制(representative governm

13、ent system)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 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受到重视。重视决策理论、 决策模型、决策手段的学习、研究、应用。 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决策认识的理性模型(吸取西方理性、有限理 性模型精华)群众领导模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 主到集中;精英决策转向 民主、科学决策)个别一般模型(调查研究、试点推广)第三章 教育政策执行一、涵义 教育政策执行是实现教育政策目标,将教育政策内容转变为教育现实的过 程。二、教育政策执行的意义1. 它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基本途径。2. 它是检验政策

14、方案是否正确的标准。3. 它是后续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三、教育政策执行的基本步骤1. 政策理解和宣传 、2.资源保证 、3.组织落实 、4.政策实验 、5.政策调整 、6.政策合法化四、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1. 教育政策本身的性质2. 执行机关的效能3. 环境因素五、教育政策执行的手段1. 行政手段。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等方式来 实施教育政策的方法。2. 法律手段。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 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3. 经济手段。指用经济杠杆的方法来保障政策的实施,通常用的经济手段有经 费拨款、奖励、罚款、没

15、收资产等。六、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现象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 约,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一)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主要表现1 .象征式政策执行。2. 附加式政策执行。3. 残缺式政策执行。4. 替代式政策执行。5 .观望式政策执行。6 .照搬式政策执行。(二)教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1. 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2 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政策内容混乱。政策标准不合理。3. 政策环境的变化。4. 利益集团的压力。5. 政策资源的不足。6. 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三)纠偏对策1. 矫正的途径 :政策修正;政策增删;政策更新。2. 矫正的方法(1)完善管理体制(2)提高执行人员素质(3)科学诊断问题(4)及时跟踪评估(5)强化监督控制(6)加强舆论宣传(7)采取相应强制措施(8)采取防范和矫正相结合的方法下篇 教育法学第四章 教育法学导论一、什么是教育法学教育法学是 以教育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教育法律现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