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006080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防火知识讲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防火知识讲座第一讲 怎样认识火灾,对火灾的预防一、怎样认识火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各类企业大 量涌现。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企业改制,结构调整的 发展过程中,由于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导致诱发 火灾的各类因素相应增多,火灾事故不断,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仍时 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火灾形势严峻的状况引起党 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量事实一再表明,尽管火灾事故频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 本原因没有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人们对安全防火意识淡薄,片面追 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不少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常识,违

2、 章操作,冒险作业;一旦发生火灾,既不会报警,又不会扑灭初起火 灾和逃生自救。最后酿成大的火灾,造成群死群伤的局面。 二、火灾怎样预防1、预防火灾的人为因素在火灾预防中,物和技术不过是被动因素,而人才是主动的,并 且是主要的因素,人的行为受心理意识的影响很大。如果人们思想重 视防火安全懂得消防知识, 明确消防安全重要性, 发生火灾的危害性, 扑救火灾的必要性, 有消防安全意识, 就会主动地做好火灾预防工作, 就能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减少火灾损失,相反,就会导致火灾的发生,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2、预防火灾的物质因素火灾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 就是物质具备了燃烧条件。 因此, 火灾预防就把物质燃

3、烧条件破坏掉,防止火源接近可燃性质,防火工 作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安全状态的物质,防火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把不安 全状态的物质转变成安全状态的物质。3、预防火灾的技术因素(1)设计上不符合要求。 选材料与使用不符合消防规范要强度计 算上的错误,结构不合理,没有配套设计消防安全技术设施或不满足 消防安全要求等。(2)施工、制造上不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建筑防火设计,消防产 品制造等不符合要求。(3)维修、保养不到位,由于防火灭火各种设备、设施随着时间 上的延续、磨损、耗伤、老化腐蚀、失灵等,缺乏维修保养,致使发 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4)操作技术不等引起火灾。 由于操作技术上熟练或缺乏安全防 范知识,

4、而发生火灾。事实告诉我们,火灾预防与产品技术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火 技术水平高,产品设计质量好,火灾事故就发生的少;反之,就容易发生火灾。第二讲 初起火灾的扑救和灭火器的管理一、初起火灾的扑救基本方法有四种:1、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时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这 个条件,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质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 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进行冷却火灾,是扑救火灾的常 用方法。对于房屋、家俱、木柴、纸张等可燃物质,都可以用水来冷 却灭火。二氧化碳的冷却灭火效果很好。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击-78C的雪花状固体二氧化碳,在迅速汽化时吸取大量的热,从而降低燃烧区 的温度

5、,使燃烧停止。2、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个条件,将燃烧物 体与附近的未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从而使燃烧停止。这也是扑救火 灾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些方法很多,例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 燃物质从燃烧区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 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阻止流散的易 燃,可燃液体或护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邻的可燃建筑结构, 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等。3、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 是根据可燃物质发生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 (或氧气) 这个条件。采取适当措施来防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 释空气中氧的含

6、量,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灭火方 法,适用于扑救封闭层间和工艺装置或船舱内的火灾。这些部位发生 火灾的初期,空气充足,燃烧发展比较迅速,随着燃烧时间延长,由 于被封闭的这些部位内部的空气(氧)越来越少,烟雾及其他燃烧产 物逐渐充满空间。因此,燃烧的不完全性加强燃烧强度降低,当空气 中含氧量降低到 14%及以下时燃烧即将停止。还可以采用石棉瓦、湿 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燃气、二 氧化碳、惰性气体(如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 门、窗以及新鲜空气流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他可采用水淹没(灌 注)或用高倍数泡沫来充填的方法进行扑救。4、抑制灭火

7、法 抑制灭火法,就是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历程中去,使燃烧过程 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形成稳定分子和低活性的游离基,从而使燃烧 反应停止。采用这种方法可使用的灭火剂有干粉“ 1211(二氟一氯一、 甲烷、 1301(三氯一甲烷)等均属于参与燃烧过程中断燃烧连锁反应 的灭火剂。 灭火时,一定要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 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灭火剂、灭火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 准确地喷射在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燃烧反应中去,否则将起不到 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同时,要采取必要的冷却 降温措施,以防止复燃。第三讲 初起火灾要做哪些工作?1、报警发生火灾后, 在现场的人员

8、应及时拔打火警电话 119,向公安 消防队报警,报告火警时为了使消防队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应讲清起 火单位的名称、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被 困人员、有无爆炸和毒气泄漏,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等。并该出 起火部位及附近有无明显的标志。2、灭火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灭火在消防工作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 任何单位, 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任务) 。灭火基本要求是:积极抢救人命、及时控制火势、迅速扑灭火灾,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扑救初起火灾时,必须遵循先救人后灭火(以 人为本,先控制后消灭,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

9、。3、自救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人类的天性,在突如其来的火灾面前,在 众多被火围困的人员中,有的人命赴黄泉,生灵涂炭,有的人造成终 身残疾,也有的人化险为夷,死里逃生。这固然与起火时间、地点、 火势大小、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等因素有关,还要看被火围困的人员在 灾难临头时有没有逃生的本领。实践证明,很多人在火灾围困中得以 生还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就是他们都有自救意识和所采取的自救方法得 当,掌握了一把打开逃生大门的“金钥匙” 。(1)熟悉环境法必须了解熟悉自己经常或临时所处的建筑物、场所的消防安全环 境。(2)头脑冷静法火灾发生时,浓烟滚滚,烈火熊熊,被大火围困的人们大多非常 紧张的失去理智,不假思索,盲

10、目跟随他人,一窝蜂地拥到这里又一 窝蜂地拥到那里,有时会处于进也难,退也难的境地,这时候一定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只有冷静才不能慌乱,要根据火势的具体情 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有效的自救方案,赢得宝贵的时间,脱离险 境。(3)迅速撤离法(4)毛巾保护法( 5)通道疏散法(6)匍匐爬行法7)标志引导法(8)借助器材法(9)绳索滑行法(10)暂时避难法(11)利人利己法(12)低屋跳楼法第四讲 泡沫灭火机和二氧化碳灭火机的使用方法1、泡沫灭火器主要有机械泡沫灭火器和化学泡沫灭火器两种。手提式泡沫灭火器主要由筒体、瓶胆、器头、提环组等组成,筒 体用钢板渡压焊制而成,内装碳酸氢钠水溶液,瓶胆用乙烯

11、制作,内 装硫酸水溶液。瓶胆用软盖封闭防止溶液混合和蒸发,器头借助垫圈 和螺母紧固在筒,使用时,可手提筒体,上提环,迅速火场,不能倾 斜,不能肩扛,拿颠列都不行,以免两种药剂混合而提前喷出,离着 火点 10 米,将机桶到过来,对着火点喷射,直喷完为止。 2、二氧化硫灭火器的作用二氧化硫灭火器充装的灭火剂是二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是 惰性气体,比空气重,是空气的 1.5 倍,灭火时喷出大量二氧化碳气 体,覆盖在燃烧物上,隔离了氧气的供给,燃烧因缺氧而熄灭,适用 于扑救电器、珍贵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和其他一般物质的火灾, 但不能扑救钾、钠、轻金属火灾。构件: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由筒体(气瓶)

12、、阀门、喷筒(喇叭、虹吸管 等组成,筒体是由无制管制成、用来盛装二氧化碳,喷筒由耐寒橡胶 制成,连接在启闭阀门上,其作用是使喷射定向提高灭火效能。 ) 着火点 5 米左右,然后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锁,一手握住喇叭 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尾巴,对没有喷射软筒的二氧 化碳灭火器,应所喇叭筒往上扳 7090 度。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要注意安全,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达 8.5%时,人会发生呼吸困难,血压增高,含量达 2030%时人会呼 吸衰弱,严重的可以窒息,致死。在室内较少的密闭空间或地下坑道 喷射后,人员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在上风方 向喷射,离火不能过远( 2 米左右较好)喷射时手不要接触喷管的金 属部分以防冻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