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0005470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大庆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黑龙江大庆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黑龙江大庆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黑龙江大庆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黑龙江大庆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庆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大庆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学习方法报 阿杜物理 QQ:420946338 电话:13753148985黑龙江省大庆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4分)(2013大庆)下列现象中反映电流磁效应的是()A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B奥斯特实验C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D磁铁吸引铁钉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专题:磁现象、电生磁分析: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分析各实验的原理,然后答题解答:解:A、带静电的橡胶棒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不合题意B、奥斯特实验中,导线通电后,其下方的小磁针偏转,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反映了电流磁效应符合题意C、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不合题意

2、D、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体能吸引铁类物质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分析图示实验装置及现象,知道各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4分)(2013大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C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减弱噪声考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噪声检测仪是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的装置,不能减弱噪声解答:解:A、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此选项正确B、声

3、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振动的物体不能发出声音此选项不正确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此选项不正确D、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只能用来检测声音强弱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此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等,难度不大3(4分)(2013大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口有少量“白气”生成,这是液化现象B夏天在早晨的树叶上常有露珠产生,这是液化现象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这是凝华现象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这是蒸发现象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

4、凝华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解答:解:A、拉开易拉罐的拉环时,罐内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生成“白气”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夏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冬天放在室外结冰的湿衣服也能干,水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这是升华现象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人们常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是利用了酒精易蒸发,蒸发吸热的缘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

5、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4(4分)(2013大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天平使用C温度测量D断开电源考点:量筒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天平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所对刻度线相垂直;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同时必须使用镊子取放砝码;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必须使温度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使插头断开电源时,不能直接牵拉导线解答:解:由图知:A、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方法正确操作正确;B、物体和砝码的放置位置错误,应该“左物右码”,另外不

6、能直接用手抓取砝码操作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是错误的操作错误;D、使插头断开电源时,应该手拉插头,断开电源,不能直接牵拉导线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常用测量工具或实验器材的操作或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在平时只要勤于动手、善于观察,就能正确解答5(4分)(2013大庆)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不计斜面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在小球从开始滚下到对面最高点的过程中()A小球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加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加后减小C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D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考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专题:运动和力分析: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由于被举高或者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势能

7、影响运动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重力势能大小决定于质量和高度解答:解:理想实验中,说有不计斜面的摩擦和空气阻力,也就是机械能没有消耗,故在小球从开始滚下到对面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先转化为动能,再升高时,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故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明确影响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因素,并对小球的降低和升高状态做出判断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4分)(2013大庆)在一个空纸盒的侧面扎3个大小一样的孔,一个孔在接近盒底部的位置,一个孔居中,另一个孔在接近盒的上部的位置用一条透明胶把3个孔封住向盒中加满水,把盒子放在水池旁边,孔面对池子,并把胶带撕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BCD考点:

8、液体的压强的特点专题:压强、液体的压强分析: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解答:解:由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深度越大的孔喷射的水平距离越远,所以选项A、C、D的图形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液体的深度是液体中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且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7(4分)(2013大庆)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

9、参照物是()A岸边的江堤B江边的树C树上的飞花D诗人的小船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就是静止的解答:解: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可知,相对于地面来说,诗人与云都是向东运动的,也就是说,二者的运动状态相同,相对静止所以诗人以自己乘坐的小船为参照物看云时,会出现“卧看满天云不动”的效果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8(4分)(

10、2013大庆)下列现象与物理规律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平面镜中的像光的反射;放入水中的筷子“变折”光的折射;“花香四溢”电磁波传递信号;飞机的机翼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空气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百米比赛中冲线后,运动员不能立即停下惯性;用手机进行通信分子热运动ABCD考点:光的反射;惯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移动通信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3)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4)一切物体

11、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5)电磁波可以传递信号;(6)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解答:解:平面镜中的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正确;放入水中的筷子“变折”,水中筷子看上去向上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正确;“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错误;飞机的机翼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是利用上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受到空气向上的托力,正确;百米比赛中冲线后,运动员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正确;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是将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谚语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说明了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9(4分)(2013大庆)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

12、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考点:力的概念专题:压轴题;运动和力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1)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故A正确,C不正确;(2)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施力物体是桌子,受力物体是手,故CD均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判断,产生力的作用时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10(4分)(2013大庆)根据图

13、中所给A、B两物体st图象,判断对应的vt图象那个是正确的()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路程时间图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线表示物体处于运动状态,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解答:解:由图可知,A物体的距离不随时间变化,因此A物体是静止的;B物体的路程随时间成正比例增加,即B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A、图中A物体匀速运动,B物体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B、图中A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C、图中A物体加速运动,B物体减速运动,不符合题意;D、图中A、B两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应学会根据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是运动学中常见的考题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满分50分)11(8分)(2013大庆)作图题(1)如图1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作出小车的受力示意图(2)如图2所示,试画出力F1、F2的力臂(3)如图3所示,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此时通电螺线管的N极、S极和电流方向(4)如图4所示,在方框内画出矫正近视眼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通电螺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