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004873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2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论证某工程土方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安全专项施工专业技术方案-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奉新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大楼工程地下室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奉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工程,位于狮山大道南侧,由雅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是江西恒信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江西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面积为 34111.84 ( 包括地下室建筑面积4161.44 ),建筑层数为地上 17 层,地下 1 层,建筑高度63.45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有桩基础和独立基础两种,高层部分基础为桩基础,其他部分为独立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 年。第二部分编制依据该施工组织设计

2、的编制主要依据:招标文件及图纸;现行规范、规程以及现场实际情况。主要规范、规程如下:奉新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工程基础施工图岩土工程勘查报告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199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 (CCECE96:9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199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2001)1第三部分基坑支护危险源分析(一)开挖深度基坑开挖深度约 4.5-4.9m ;开挖边坡周长约为29

3、8 延米,周边紧临道路和楼房,支护结构破坏后果较严重,根据有关规范规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二级。(二 ) 周边环境条件根据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结合现场踏勘与周边调查结果,拟建基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如下:场地东侧为公路,道路宽约6m,无地下市政管线,道路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为 20.5m;场地南侧为奉新县人民医院 4 层楼,砖混结构,采用浅基础,建筑物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为 12.6m;场地西侧为奉新县人民医院 6 层宿舍楼,砖混结构,采用浅基础,建筑物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为 60.9m;场地北侧为奉新县人民医院 4 层老住院部楼,砖混结构,采用浅基础,建筑物距基坑边线最小距离为 13.6m。( 三

4、) 工程岩土工程条件场地地层结构及其工程特性据钻探揭露,按其成因类型及地层时代,场地地层表层为素填土( Q4ml),上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 Q3)冲积成因的土层,下伏基岩为花岗岩( )。该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可划分为 8 个工程地质层位,现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 a. 杂填土( Q4ml,地层编号):杂色,稍湿,松散。为近期人工填土,成分主要为粘性土和建筑垃圾。层厚0.501.30 米,层顶埋深0.00 米;层顶标高0.100.20 米。该层仅在 ZK4、 ZK11钻孔中未揭见。b. 粉质粘土( Q3al ,地层编号):黄褐色,湿,可塑。成分以粘粒为主,粉粒次之。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

5、中等,韧性中等。层厚0.502.70 米,层顶埋深 0.001.30 米,层顶标高 -1.200.20 米。该层在各钻孔中揭见。c. 中砂( Q3al,地层编号):灰白色,稍密,湿。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云母。层厚 0.801.40 米,层顶埋深 1.501.90 米;层顶标高 -1.70-1.30米。该层仅在 ZK4钻孔中未揭见。2d. 砾砂( Q3al,地层编号):灰白色,湿 - 饱和,稍密。亚圆,颗粒级配较好,分选性一般。矿物成分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大于全重的 27%以上,见 15cm的漂石。层厚 3.205.30 米,层顶埋深 2.603.10 米;层顶标高

6、 -3.00-2.40米。该层在各钻孔中揭见。e.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E,地层编号):棕红色。岩芯呈碎块状、碎屑状、饼状,少量呈短柱状。裂隙较发育,易击碎,为极软岩,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分类等级为类。层厚1.902.90米,层顶埋深6.30米;层顶标高-6.20-6.10米。该层仅在ZK9、ZK10钻孔中揭见。f. 全风化花岗岩( ,地层编号):黄褐、灰黄、灰白色。原岩结构可辨,为粗粒二云母花岗岩,长石、云母矿物成分显著风化变质,岩芯呈土状和砂状。层厚 1.204.20 米,层顶埋深 6.608.20 米;层顶标高 -8.10-6.40 米。该层仅在 ZK9钻孔中未揭见。g. 强风化花岗岩

7、( ,地层编号):棕褐色。岩芯呈碎块状、饼状,少量呈短柱状,原岩结构尚清晰可辨。岩体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层厚 0.802.20 米,层顶埋深 9.0012.10 米;层顶标高 -11.90-8.90 米。该层在各钻孔中揭见。h. 中风化花岗岩( ,地层编号):灰白色,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为较硬岩石,岩芯柱面光滑,钻进速度极慢。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岩芯较硬、较完整,未见洞穴、破碎岩体、软弱岩层。 TCR=80%左右, RQD=75%左右。层顶埋深 10.0014.30 米;层顶标高 -14.10-9.90 米。该层在各钻孔中揭见但未揭穿,揭露厚度范围6.107.70 米。(

8、 四) 水文地质条件钻探揭示:场地内见地下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 3.504.00 米,稳定水位埋深 3.603.90 米,标高 -3.80-3.40 米。主要赋存于砾砂层中,砾砂为相对强透水层,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为相对弱透水层。受大气降水及河水的侧向补给, 水量较大,地下水随河水的变化而升降,水位变化幅度在3 米左右。( 五) 岩土参数根据现有的勘察资料、综合确定基坑边坡范围内各岩土层设计参数见表1。3岩土层天然地基与基坑设计参数建议值表 1土 层 名C(kPa) ( 度 )( kN/m3)K(cm/s)杂 填 土3.0815.53.2 10-3粉质粘土18.29.218.73.0 10

9、-5中砂1.03019.08.0 10-3砾砂03519.51.0 10-1第四部分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一)土方开挖1. 施工准备1.1 工程投入的主要物资该分项工程主要投入抽水泵、水管、配电箱、电缆线、钢板、钢丝绳、防滑草袋、铁锨、扫帚等物资,其数量及进场时间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配备。1.2 拟投入的机械设备情况及进出场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序机械或型号数量国别制造额定功率生产备注号设备名称规格产地年份/kW能力1挖掘机2201日本20113完好1m2自卸车斯太尔10济南201020t完好3装载机1厦门20123完好3m4抽水泵10上海20134完好以上机械设备开工第二天进入施工现

10、场,工程完工,经验收合格后机械设备退场。1.3 劳动力计划4劳动力计划表(单位:人)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工种级别施工降水土方开挖边坡支护普通工23612放线工42机具工23司机15电工121维修工1412. 主要施工方法2.1 设备进场前,按甲方的要求及有关部门规划、规定、设立施工放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基坑西北角侧与原有住院楼门口相接部分按 1:1 放坡,采用土钉墙支护,留有500mm宽的工作面,以便下道工序的施工;西侧离住院部内主要道路较远,按1:1.5 自然放坡;北侧离原住院楼13.6米,按 1:1.5自然放坡,南侧离老门诊12.6 米,按 1:1.5自然

11、放坡,南侧靠近污水处理房处采用土钉墙支护。放坡时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2.2 基坑挖土分三大步进行,第一步挖1.5m,第二步挖深 1.8m,第三步挖深0.9m 预留 30cm土层人工清理。2.3 第一步先自西向东进行,先挖深1.5m。2.4 第一步挖土结束,随后进行边坡支护,待锚喷混凝土达到允许强度后开始第二步开挖。挖掘机回到第一步开挖起始点按第一步行走方向进行第二步开挖至 3.3m 深,施工人员同时做好边坡修整及边坡锚喷支护施工。2.5 第二步开挖结束,随后进行边坡支护,待锚喷混凝土达到允许强度后开始第三步开挖。第三步开挖至4.2m 深,随挖土随进行边坡修整及边坡

12、支护施工。2.6 待每次挖至距槽底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清挖至设计槽底标高。2.7 待开挖至距离坑底50cm以内时,测量人员抄出50cm水平线,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楔,在基坑内抄若干个基准点,拉通线找平。2.8 马道设在基槽的东北方向,宽度4m,坡度为 15,马道收口时采用挖土5机倒退挖除马道土体,剩余部分采用人工清理,支搭脚手架进行该处边坡支护施工。2.9 因该工程基槽槽底标高不统一,每次挖至设计槽底标高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进行基槽钎探施工。2.10 施工中对标准桩、观测点、管网加以保护,发现古墓文物及时申请有关部门处理。2.11 土方开挖完毕,为防止雨水浸泡槽底,可建议沿基坑周边设置30cm宽30cm深排水盲沟,且在转角处设临时积水坑,每一坑内配备一台抽水泵,随时抽出坑内积水。3.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按国际ISO 9002 认证标准与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1 质量标准项次项目允许偏差值 /mm检验方法1标高+0 -50水准仪检查2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