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复习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0004774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业银行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企业贷款、个人贷款标准 (5C标准) 定价原则、定价模型、价格引导型 本金固定法(计算) 不良贷款、原因、处理方法(我们当前大量放贷,我们如何处理不良贷款?)定价模型价格引导型 本金固定法(计算)P49(一)企业贷款的定价模型 1利差定价模型贷款利率=存款与其他资金来源的加权平均成本+发放贷款的服务费 +预计补偿贷款违约风险成本+预计每一贷款项目的利润率例如,假设银行向某家企业发放500万美元的贷款,银行所筹集500万美元的加权平均成本为6%,发放500万美元贷款的服务费为0.5%,预计补偿贷款违约风险成本为1%,预计该项贷款的利润水平为2%,则银行发放该笔500万美元贷款利率为9.5

2、%(6%+0.5%+1%+2%)利差定价模型关键在于精确计算银行存款与其他资金来源的加权平均成本,而加权平均成本是根据历史数据测算出来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纠正这一偏差最好办法就是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利率就是发放贷款资金的边际成本。 2价格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是根据借款企业的资信状况、贷款金额、期限、担保等各方面的条件,在基础利率基础上相加一定利息率或相乘一定比率来确定贷款价格。用公式表示为: 这里的基础利率是指短期公开市场的利率,如伦敦同业拆借利率、中央银行贴现率、90天存单利率等。一般来说,银行只对最值得信赖的客户提供基础利率。用百分率表示的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与期限风险溢价。在

3、我国,基础利率是由中央银行确定,商业银行向其它企业贷款利率是在此基础上相乘一定比率得出。比率多少取决于贷款企业的资信、贷款额、期限、担保等各方面的条件。如果银行使用浮动利率时,同样的基础利率为基础,采用相乘法和相加法得出贷款利率就不一样了。当利率上升时,基础利率相乘法得出贷款利率要比基础利率相加法上涨得更快;如果利率下降时,基础利率相乘法得出贷款利率要比基础利率相加法下降得更快。3成本收益定价模型这一定价模型由三个步骤组成:在多种利率与费用水平下估算贷款将产生的收入;估算银行的可贷资金净额(减去借款人承诺在银行保有的存款并加上存款准备金);用估算的贷款收入除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资金估算出贷款

4、的税前收益。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一定价模型。假设一位客户需要1000万美元的贷款,但客户实际只按照合同的20%利率使用了800万美元。如果银行要求的承诺费为1%,补偿余额的存款利率为5%,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有:估算的贷款收入:80020%+2001%=162万美元估算客户使用的资金:800(80020%+2005%)+(80020%+2005%)10%=647万美元估算贷款的税前收益:162647=25%可见,银行管理者必须判定25%以上的贷款税前收益才能补偿银行的筹资成本。4补偿余额定价模型所谓补偿余额是指借款人必须应银行的要求将按贷款额度的一定比率回存银行并不得动用的那部分贷款。

5、补偿余额要求作为银行贷款的一项额外的收入来源,并且创造了更稳定的存款供给,缓解了银行流动性风险。假设银行贷款基础利率为,风险溢价为,贷款服务费为,补偿余额比率为,存款利率为,存款准备金率为,则贷出单位贷款资金收益率应为: (7.2)例如,假设银行发放一笔期限为1年100万美元的贷款,贷款基础利率为10%,风险溢价为2%,服务费为1%,补偿余额为贷款资金的10%,存款利率为5%,存款准备金率为10%,则贷出1美元的收益率为:随着信贷市场竞争加剧,大多数银行不要求客户提供补偿余额。目前银行要求客户提供补偿余额,大部分采用定期存单形式,减少了借款客户的实际贷款成本。(二)消费者贷款的定价模型消费者一

6、般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还款,因此银行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贷款定价模型来决定它们将提供给消费者的实际贷款利率,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有:1余额递减计息法这一计息方法的每期还本数额固定,但每期支付的利息随本金的减少而递减。计算公式为: (7.3)式中:表示每期偿还的本金与利息;表示贷款本金;表示偿还次数,表示偿还的序号;表示贷款年利率。例如,假设一位消费者向银行申请一笔利率为16%的1年期1000美元的贷款用于购买计算机,每季度偿还一次,则每季度应付的本息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可见,在余额递减计息法下,随着贷款偿还接近到期日,消费者节约了利息支出。2利息随本金减平均还款法这一计息方法计算

7、出的每期本金与利息之和是固定的,但本金随着还款次数增加逐渐增大,利息却逐渐减少。计算公式为: (7.4)式中:表示每期偿还的本金与利息;表示贷款本金;表示偿还次数,表示贷款年利率。如上例中,1000美元消费贷款每季度偿还一次,年利率为16%,每次还款本金与利息之和的数额应为:美元每季度还款本金和利息分别为:第一季度:利息为10004%=40,本金为275.540=235.5第二季度:利息为(1000235.5)4%=30.6,本金为275.530.6=244.9第三季度:利息为(1000480.4)4%=20.8,本金为275.520.8=254.7第四季度:利息为(1000735.1)4%=

8、10.6,本金为275.510.6=264.9这一公式用于消费者购买房地产抵押贷款每月分期付款的金额。消费者抵押贷款每月支付为: (7.5)式中:表示每月偿还的本金与利息;表示贷款本金;表示偿还月数,表示贷款年利率。例如,假设一位客户为了购买新的住宅向银行贷款5万美元,期限为25年,即300月,年利率为12%,则该客户每月应支付的金额为:于是,在固定利率抵押贷款下,该客户需在25年中每月支付526.6美元,25年内所支付的利息总额为107985美元,加上本金5万美元,该客户应支付157985美元。假设上例中采用浮动利率抵押贷款,一年后利率由原来的12%上升为13%,一年后这笔贷款余额为4966

9、3美元,则该客户的月支付为:尽管支付了一年本息,但利率上升反而导致客户每月支付增加了,多增加37美元。因为在抵押贷款初期,大部分是支付利息而不是本金,贷款的期限越长,初期支付的利息越多。在上例中,一年后本金仅支付了337美元,利息却支付了5982.2。3利息不随本金减平均还款法这一计息方法又称平息法,每期还本金与利息数额固定。计算公式为: (7.6)例如,假设一位客户向银行贷款1000美元,贷款期限为1年,年利率12%,每每季度偿还一次,则该客户季度支付为:特点是利息不随本金减少而减少,这就使消费者实际多负担了利息。如果以息随本金减平均还款法借入1000美元,客户多支付了45美元利息相当于年利

10、率19.7%,比原来的利率高出7.7%。为了避免银行管理者在消费者贷款方面利息计算耍花招,保护消费者利益,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利率计算都有严格的规定,防止银行在利率上欺骗消费者。例如,美国1969年通过的贷款真实法案(Truth-in-Lending Act)规定:贷款条件必须公开,银行必须给每一位个人借款者提供一份标明关于所计划的贷款年百分率(annual percentage rate,APR)的结果。APR考虑了贷款以多快的速度被偿还以及客户在整个贷款期内所能真实使用的实际贷款额。4贴现率法这一计算方法银行要求消费者一开始首先支付利息,然后逐月平均偿还本金。计算公式为:

11、(7.7)式中:表示贷款利率;表示贷款本金;表示实际贷款利率。例如,假设一位客户向银行申请一笔贷款利率为12%的2000美元贷款,利息从贷款本金中直接扣除,然后每月等额偿还本金,则该客户实际承担的贷款利率为:5追加贷款利率法这一方法要求分期付款的客户在支付前,将贷款利息加到贷款本金上,然后按月等额偿还贷款本息。如上例中,贷款的本息为2240美元,每月偿还贷款的本息为224012=186.7美元。6“78规则”78规则基于12个月数字之和,即1+2+3+11+12=78。它主要用于客户贷款提前还款时,银行获取与贷款相关联的某些费用来弥补因客户提前还款给其造成的损失。提前还款违约金是银行贷款财务费

12、用,当贷款被提前偿还时,每月的银行财务费用应为整个贷款期限内的位数的数额的比例,对于一个12个月的贷款,位数的数额为78 ,银行第1个月财务费用应为第12个月财务费用的12倍,即第1个月财务费用为总费用的12/78,第2个月是11/78,依此类推,第12个月则为1/78。例如,如果客户第3个月提前偿付贷款,银行将获取违约金为12+11+10/78=42.31%。客户折扣率的确定也要遵循“78规则”。折扣率必须根据分期付款次数而定,并根据提前付款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当银行要决定一位客户从提前支付一笔分期贷款中获取的利息折扣,将贷款偿还剩余的月份相加求和,并除以78。例如,如果一位客户向银行申请一笔

13、12个月分期付款的1年贷款,而客户要求在8个月后还清贷款,则这位客户获取该笔贷款的总融资费用为1+2+3+4/78=12.82%。这12.82%作为利息折扣而返还给客户。银行拥有该笔贷款财务费用的87.18的权利。消费贷款定价的非利率因素主要是减少或改变违约风险。例如,信用保险、预付保证金、迟延付款费和担保条件等。不良贷款、原因P53(一)什么是问题贷款所谓问题贷款是指未能按照约定期限偿还的贷款。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即按照贷款实际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其中后三类归为问题贷款。(1)正常贷款。它是指按期还本付息的贷款,且风险在银行控制范围内,违

14、约率为1%。(2)关注贷款。它是指借款人虽能履行合同,但由于经营上的失误,可能造成银行贷款质量的恶化,因此需要银行特别加以关注,随时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这类贷款违约率为2%。(3)次级贷款。它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以及抵押和担保都不足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完全偿还,银行贷款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这类贷款违约的概率为25%。(4)可疑贷款。它是指贷款无法全部收回,即使拍卖抵押品,这类贷款违约的概率为50%。(5)损失贷款。它是指银行通过各种努力(包括诉诸法律)都无法收回或剩余价值极少,这类贷款违约的概率为100%。银行对此类贷款采用注销或冲帐的方式加以处理。目前,我国银行现已执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法,不

15、再把不良贷款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这五类贷款损失准备金提取是:正常贷款为1%,关注贷款为2%,次级贷款为25%,可疑贷款为50%,损失贷款为100%。加权不良贷款的权数与它们的损失准备金提取率相同。(二)问题贷款产生的原因1银行方面的原因:(1)贷前调查欠佳。(2)不恰当的贷款结构安排。(3)抵押品设置不当。(4)不完备的贷款监督。2借款人方面的原因:(1)缺乏管理力度。(2)产品与服务退化。(3)糟糕的市场营销和财务控制。3外部环境因素:(1)经济因素。(2)市场竞争与技术水平。(3)环境因素。如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更加严格的保健、安全和环境污染控制规则以及自然灾害等。处理方法(我们当前大量放贷,我们如何处理不良贷款?)P55一旦一笔贷款确定为问题贷款,银行在与借款人接触之前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