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0004682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新)(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XXXX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 发 利 用 方 案一、概 述1.1矿山位置和企业性质1.1.1矿区位置与交通矿区位于XXXXX三湾村和尚岭地段。采石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6311124637,北纬252119252123。行政隶属XXXX三湾村管辖。矿区交通条件较好,修简易公路400m与梅(田)麻(田)公路相连。采场距XXXX政府所在地2.5km,距梅田镇政府所在地约7km(见交通位置图)。1.1.2矿山批准开采范围和开采现状XXXX人民政府麻政字20075号文关于申办采石场的请示,经县政府主管领导批示,有

2、关部门派人到现场核查,按“四堂会审”要求,各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县政府领导批准,决定按程序立项开办该采石场。拟定该采石场开采范围由5个坐标拐点圈定而成。点号 X坐标 Y坐标1 2806082 383767332 2806157 383768343 2806157 383769054 2806027 383769055 2806027 38376780矿区拟定开采范围面积为0.1847km2。允许开采标高从+271m至+215m。1.1.3与邻近矿山的关系该采石场东北角145m处设立有XXXX三湾村顺发采石场。除此之外,在周边300m内未设立其他采矿权和探矿权。拟采范围与最近村庄、厂矿、公路相距达

3、200m。除此之外,在爆破安全距离内还有一些农田、旱土和林地(见XXXX采石场位置图)。1.2方案编制依据其编制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矿山安全监察条例(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6)乡镇露天矿场安全生产规定(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8)郴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评审实施规则(9)XXXX国土资源局批准的XXXX邓家采石场开采范围(10)XXXX邓家采石场地形地质图(11)XXXX采石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储量报告及其备案书XXXX国土资储备字2009002号(12)编制人员到XXXX邓家采石场勘查

4、收集的有关资料二、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2.1产品市场供应情况该采石场所在位置距XXXX政府所在地约2.5km,周边还另有一家采石场生产建筑石料用灰岩产品。随着“新农村”建设和“村村通”公路建设的逐步展开和煤矿标准化建设,可使该地形成建筑石料供应基地。2.2产品价格走向分析随着我县对采石场采矿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整治,以及当地基本建设活动的展开,建筑石料价格会有小幅上扬。三、资源概况3.1矿区地质概况3.1.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迭系和第四系地层。地层走向北北西,倾向北东,倾角3545(详见地形地质图)。各地层单位的岩性特征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1dy):出露于矿区东北部,为

5、浅灰、灰色薄层状中厚层状灰岩,局部夹少量的厚层巨厚层灰岩。 (2)第四系(Q):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南部地势低洼处,为山麓堆积、残积、坡积物。由黄色、黄褐色粘土组成,厚度5m。而在规划开采范围内的表土层厚度为12m。3.1.2构造(1)褶皱构造:矿区处于区域性的麻田长坪向斜的西翼,区内次级小褶皱较发育。(2)断裂构造:1)矿区内未见断裂构造发育。2)层理、节理:区内地层岩体内次生裂隙主要的一组走向为东西向,北倾,另一组走向南东东,倾向南西。而原生裂隙成网状分布,内常充填方解石脉,脉宽15mm不等。这些裂隙中的充填物对矿石质量虽有一定影响,但不会影响对矿床的评价。3.1.3岩浆岩矿区内未见岩浆岩发育

6、。3.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3.2.1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矿区属中低山剥蚀准平原中的残山地貌,矿区周边地势较低,最高标高点在和尚岭山顶,为+295.1m。矿区西南面地势平缓的地方,现在大部分已开垦成农作物种植耕地。其他地方森林覆盖状况较差,但灌木、杂草丛生,植被条件较好。矿区最低标高+ 209.8m,相对高差约85m。(2)地表水对采场充分的影响矿区属于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年降水丰富,春夏两季多雨,为丰水期;秋季雨量适中;冬季干燥少雨,为枯水期。根据有关水文资料,矿区年均降水量约1522mm,年蒸发量约957mm。天然降水主要沿地表坡面排泄至地势低洼处汇入武水河外排。本矿床属山坡露天开采型矿

7、床。天然降水在矿区不易发生滞留现象。历史上所发生的洪水均在+210m标高以下,低于矿山设计开采最低标高。采场所在位置为一南向山坡,上部边界接近于山脊,采场汇水面积小,丰水季节雨水汇入量也极为有限。(3)地下水补给、迳流及排泄本矿床由于长期裸露遭风化剥蚀和溶蚀作用,岩石裂隙较发育。天然降水除及时沿地表坡面排泄于山沟和低洼处外,还有一部分会渗透于第四系地层的残、坡积物和直接流入岩石裂隙之中,为地下泉水补充水源。但本采场上方无大的水体作为补给水源,矿山含水层及地下水水位埋藏较深,石灰岩本身结构致密,透水性差,即是工作面有少量地下水涌出,也可自流排出采场。(4)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及结论从上述分析可知

8、,本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2.2工程地质条件(1)岩土工程地质第四系残、坡积物、浮土以及风化岩层,分布于地表,厚度为12m,结构松散,工程地质条件差,容易出现垮塌等地质灾害,这类表土为松散软弱岩。岩性完整,硬度较大,结构致密的中厚层以上建筑石料用灰岩层为坚硬岩石。(2)构造工程地质本采场内次生裂隙发育密集地段的岩石和薄层状岩层较破碎,工程地质条件稍差,钻眼时容易出现卡钻、掉钻头等现象,也容易出现垮塌地质灾害。这类岩石为裂隙破坏类破碎岩。(3)工程地质条件结论本采石场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但场内松散软弱岩、破碎岩、硬质岩石等均存在。在实际施工中,应针对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组织措施,确保安全生

9、产。3.2.3环境地质条件(1)区域稳定性本矿床属山坡露天开采矿床,以薄及中厚层状泥晶灰岩为主,局部含有巨厚层状灰岩。采石场规划占地面积0.1847km2,最大采高56m,最低开采标高+215m,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适宜露天开采。从这些资料分析,本矿山的开采对区域稳定性影响较轻。(2)水资源影响该采石场周边岩层含水性较差,富水性较弱,具有一定的隔水性能。影响地表水体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裂隙渗透,但采石场采深不大,影响较轻,对区域地下水影响微弱。矿区水环境污染主要为排土场淋滤水,但影响轻微。(3)地质灾害现状拟定采石场内山体坡度2035,目前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没有历史记载。

10、但随着开采年限的推移,在未来开采活动中,有可能因采矿行为造成边坡塌滑、排土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安全生产条件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该矿山应采用山坡露天开采,矿山与周边的村庄、公路距离达200m,与XXXX三湾村顺发采石场最近距离145m。在采用爆破方式采矿时,需认真选择钻眼、爆破方式,严格控制装药量,认真制订爆破施工安全措施,严格实施放炮撤人及安全警戒制度,确保飞石影响范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5)环境地质条件结论采石场矿业活动对矿区范围环境地质条件影响轻微,环境地质条件较好。3.3矿山开采范围内矿体特征3.3.1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本矿床属山坡露天开采的矿床,以薄及中厚层泥晶灰岩为主。岩层走

11、向北北西,倾向北东,倾角3545。矿体为一个连续的层状大矿体,受地层层位控制,为稳定型矿床。3.3.2矿石特征(1)矿物成分、主要有益、有害成分含量及赋存状态对拟采范围内矿体采综合样化验:矿石烧失量41.00%,CaO含量51.58%,MgO含量0.45%,Al2O3含量2.98%,Fe2O3含量0.33%,SiO2含量2.59%,另外,Zn含量为0.10%,Pb含量为0.08%,WO3含量为0.02%,Sn含量为0.03%,K2O含量0.13%,Na2O含量0.04%,总检定量99.33%。从化验结果看,矿物有害成分含量少,矿物主要成分为石灰石。除此以外,矿物以方解石(CaCO3)为主,石英

12、(SiO2)、刚玉(Al2O3)为次。矿体以层状(局部块状)产出。(2)矿石结构构造:致密块状。(3)矿石类型:沉积岩型。3.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因属零星分散小矿,未采物性测试样送检。矿石加工技术性能情况不详。3.5开采范围内资源储量 XXXX采石场资源储量估算表块段号剖面面积(m2)剖面间距L(m)计算公式体积(m3)体重(t/m3)(122b类储量)矿石量(万t)S1S2103251.5525.5 L(S1+S2+ )/3109468.92.527.367223251.553543.125.5 L(S1+S2)/286631.82.521.657933543.13482.4545.5 L(S

13、1+S2)/2159831.32.539.9578合计35593288.9829 最终边坡(平均按43角)留设占用矿石量计算表边坡角留设方面平均高度h(m)底边宽度l(m)断面计算公式断面面积S(m2)帮边长度L(m)体积计算公式体积(m3)矿石量(万t)北面36.1438.755lh/2700.3153.44LS107455.626.8639东面33.5836.01lh/2604.61111.841LS67595.416.8989南面4.34.612lh/29.91121.0LS1199.60.2999西面00lh/200LS00合计17625144.0627XXXX采石场资源储量计算汇总表

14、类别单位保有资源储量采损资源储量累探资源储量预可采储量122bm3179681176251355932134761万t44.920244.062788.982933.6902注:资源回收率为75%,仅供统计用。四、主要建设方案的确定4.1开发方案4.1.1矿山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该采石场距XXXX政府所在地2.5km,距梅田镇约7km,处于XXXX矿山企业中心地带,按2万m3/年(5万t/年)的规模确定该采石场的建设规模,对照有关政策,该采石场仍为小型矿山。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可采储量/生产能力=13.47612=6.7(年)(2)产品方案该采石场作为建筑石料生产场地,主要向市场提供片石、碎石产品。考虑到采石场处在XXXX的矿山企业中心地带,因此,按30%的片石、70%的碎石设计产品。4.1.2矿床开发方式本矿体以山坡形态存在,准采范围南北走向长度160m,东西宽165m开采最大高差56m,近地表的风化及表土层厚度12m。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的要求,该矿床只宜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