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0004415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12年08月24日09时30分地点:内科医师办公室主持人:程星主治医师参加人员:程星主治医师、王良榜住院医师、杨大梁住院医师、李倩实习医师等7人。患者姓名:郑远德性别:女年龄:78岁病历号:720944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讨论记录:何源住院医师介绍病情:女性,78岁,已婚。因“解黑便、吐血伴腹痛1+天”于2012年08月12日08时由陪人护送入院。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1次,质略干,量约50mg,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2次,第一次量约50ml,第二次量约20ml,伴见腹痛,头晕乏力,无心慌

2、胸闷,咳嗽,里急后重,肛门异物感等不适,遂由我院120接入院.既往体健:有1年脑梗塞病史,平素嗜食辛辣之品否认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6CP86次/分R20次/分BP80/50mmHg。舌红,苔黄,脉数。口唇略苍白,心肺(一),全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为5次/分,移动性浊音(-),无振水音及波动感。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减弱生理反射征存在,病理反射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回示:WBC8.1x109/L,Gran%82.5%,RBC1.93x1012/

3、L,HGB60g/L,PLT75x109/L.大便常规示黑便,质略干,未见寄生虫卵大便0B示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末梢血糖:&7mmol/L(随机)。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入院后中医中药予以生脉注射液静滴以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中药汤剂治以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方用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但因患者身体虚弱,口服中药有困难,故未予中药内服;予以耳穴埋豆以调理脾胃;西医予以抗炎、护胃、止血补血、补液、上心电监护、吸氧等对症处理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左侧半卵圆中心及左顶叶脑梗塞。腹部B超未见异常。2012年08月18日复查大便常规示褐色便

4、,未见寄生虫卵;大便OB阳性。2012年08月19日做腰椎片示腰椎骨质增生。2012年08月20日复查血常规示:WBC3.0x109/L,Gran%65。2%,RBC3.55x1012/L,HGB98g/L,PLT122x109/L.血生化示GGT80U/L,TP40g/l,尿素1。61mmol/L,尿酸277umol/L,GLU4。9mmol/L,CH04。47mmol/L,TG2。62mmol/L,Mg0.38mmol/L,FE2。9umol/L,C0221。2mmol,C反应蛋白阳性。继予上述治疗后,2012年08月23日复查大便常规示棕色软便,未见寄生虫卵;大便0B阳性。2012年08

5、月24日做胸片示支气管炎性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颈椎片示颈椎退行性变。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现展开讨论。杨大梁住院医师:病情已悉,患者一直诉头昏、乏力,且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呈下降趋势,且一直使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考虑患者为病毒感染,建议停用抗生素改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予脑蛋白静滴营养脑细胞以改善头昏的情况.王良榜住院医师: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同意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但患者日久不愈,且年老体虚,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面色如常,口唇略苍白,考虑患者病情已由实转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以摄血,以致血液下渗大肠,而见便血;脾虚气弱,运化无力,则见饮食欠佳;

6、血为气之母,血虚无以载气,气随血脱,不能上养清窍,故见头晕;劳则气耗,中气虚弱,清阳不能布四肢则四肢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不摄之征。仍符合中医”血证便血”诊断。舌、脉、症合参,本病中医辨证为:气虚不摄证。在治疗上,建议停用抗生素,予脑蛋白静滴营养脑细胞,另用生脉注射液已有一定疗程,建议改用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健脾;中药汤剂治以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但因患者现身体仍较虚弱,口服中药有一定困难,故暂不予中药内服。程星主治医师: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同意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中医方面患者日久不愈,

7、且年老体虚,现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面色如常,口唇略苍白,考虑患者病情已由实转虚,气为血之帅,气虚无以摄血,以致血液下渗大肠,而见便血;脾虚气弱,运化无力,则见饮食欠佳;血为气之母,血虚无以载气,气随血脱,不能上养清窍,故见头晕;劳则气耗,中气虚弱,清阳不能布四肢则四肢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均为气虚不摄之征;仍符合中医”血证便血”诊断,舌、脉、症合参,本病中医辨证为:气虚不摄证;在治疗上,使用生脉注射液已有一定疗程,同意改用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健脾;中药汤剂治以益气摄血,方用归脾汤加减,但因患者现身体仍较虚弱,口服中药有一定困难,故暂不予中药内服,予以云南白药口服止血;另患者现病情尚平稳,可予以慢性小脑电刺激术改善脑循环。西医方面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考虑:1胃炎;2胃溃疡;3。胃Ca.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做胃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在治疗上,患者今做胸片示支气管炎性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且患者近几日反复出现发热,考虑有感染,可继续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另使用酚磺乙胺、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注射液已有一定疗程,故可停用上述药物,继予立止血静推;同意予以脑蛋白静滴营养脑细胞。目前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气虚不摄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3、腰椎骨质增生;4、颈椎退行性变.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续页)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续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