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0004089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高一必修2同步练习题40(33_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DOC 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1993年,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二货币”粮票,在完成自己38年的神圣使命后“光荣退休”。这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新时代”是指()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B人民公社化时代C计划经济时代D市场经济时代2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

2、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改革从农村到城市4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工作重心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问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ABCD5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

3、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61955年11月我国正式印制使用粮票,1993年2月后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粮票的使用与废除实际上体现了()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B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C所有制形式的变化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7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确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不断地变化,由“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再到“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4、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逐步建立起来的B国家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改革开放加快了经济体制的变革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创新和发展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都是

5、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于1月17日离开北京对这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当时为很多人不理解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材料一,从原因和结果方面分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根源。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行是“客观形势使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有何意义?(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家在发展经济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1D 2D 3C 4B 5D 6B 7D 8(1)从原因分析:人民公社制度超越了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通过改革农村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现。从结果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国家财力的增加”。(2)历史根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 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义: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3)要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依据国情,对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经济政策,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抢抓机遇,全力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