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000335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遭受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生态危机,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近年来,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里,高污染产业的产出比值逐年下降,高污染产业产品的消费比率却有上升,高污染产品的进口比例上升幅度较大。而在同一时期,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在不断上升,消费和产出比例基本上乎稳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高污染产业正在逐渐从发达国家中退出,并且通过自由贸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高污染产业转移中也未能幸免,使得我国资源加剧消耗,生态破坏严重。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逐

2、渐开放的中国市场中,更多的民族工业面临着来自外资企业的强大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开始萎缩,失去活力,有些被外资企业并购的企业更是在日后的整合中逐渐被挤出市场。不难看出,我国民族工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被外资控制的威胁。比如80年代初,广州肥皂厂的名牌洗发香波“洁花”是风靡一时的全国名牌产品,1988年与外商合资成立广州宝洁洗涤用品公司,中方以“洁花”作价500万元投入合资公司,但是合资后,宝洁公司将其闲置一旁,却投入上亿元的广告费全力推销由美国“P&G”公司提供的“海飞丝”、“飘柔”等名牌,原来的“洁花”牌反而名落孙山。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甚至冲击和削弱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3、。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大公司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家主权观念相悖。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一些国家专有的政治权力比如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领土完整等最为敏感的-可题就有了被国际共同体特别是一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干预的可能。这种干预时有发生,从根本上冲击了主权的绝对性。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

4、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囿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所以它们往往遭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伤害,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作用相对下降,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另外,在国际社会中起重大协调作用的国际组织,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控制,它们制订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往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巩固发达国家左右国际事务的权力和地位。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加剧其贫富差距。中国的

5、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养活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金融全球化,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极不稳定,经济风险日益增大。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外资,造成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并面临汇率风险和偿债风险,对

6、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其次,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抵御风险的能力弱,一旦金融体系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遭到袭击,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6、

7、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国际债务危机。如1995年墨西哥爆发了重大的国际债务危机。墨西哥经济与美国经济联系紧密,自1994年2月以来,美国连续6次提高利率,造成了数百亿美元从墨西哥等国抽走流向美国,极大地损害了墨西哥的金融和经济稳定.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由于跨国资本“无国籍”和无民族认同感,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民族资本的功能。因此,外资的过度进入有可能挤垮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因而可能损害经济的长远发展。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

8、矛盾日益尖锐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多属于夕阳产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的同时,把夕阳产业带进了发展中国家,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容易给短期投机资本冲击较虚弱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造成可乘之机最明显的例子如上个世纪末发生在东南亚的国际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因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受汇市、股市暴跌影响,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

9、转型充满了动荡和起伏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各国之间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还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充满了变数。6、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继续扩大。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富国与穷国人均收入的比例,1960年是30:1,1990年增加到60:1,目前已扩大到74:1。全球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占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7、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跨国公司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已经以多种形式影响着包括发达国家在

10、内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主权。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家们因此担心,当前权力正从政治家手中转向大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室。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往往不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国家经济主权的让与方面,发展中国家受到的损害较大。(一)经济危机。随着全球经济链条日益紧密,能源价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严重失控、大国经济明显衰退诱发全球经济衰退甚至危机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其传导的速度、影响的深度可能远远超过以往的世界经济危机。此外,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最终会威胁全球与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社会动乱。全球化导致国家间和国家内部贫富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社

11、会矛盾都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大量外移,失业问题突显,社会风潮增多。全球化还使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都在增大。(三)大国对抗。有的国家背离全球化的演进方向、背离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放弃搞霸权主义,没有放弃搞战略扩张,没有放弃搞军备竞赛,没有放弃遏制其他新兴大国。特别是它还将在一二十年内保持战略优势,一旦摆脱当前的战略困境,仍有再次挑起大国对抗的可能,那将对国际体系的转型、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产生严重危害。(四)地区动荡。全球化中边缘化的国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可能使用21世纪头20年内地区热点不是

12、随全球化深入逐步减少而是继续增多,使地区热点对全球安全形势的牵动作用增大,使国际形势在总体和平状态下局部动荡继续加剧。首先,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威胁是国家主权受到了冲击和削弱。由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内市场力量的加强,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大公司的不断扩张,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权力相对减弱。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这种情况显然与国家主权观念相悖。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一些国家专有的政治权力比如国家的独立自主、安全、领土完整等最为敏感的-可题就有了被国际共同体特

13、别是一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干预的可能3这种干预时有发生,从根本上冲击了主权的绝对性。其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尽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等一系列方面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囿于经济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在国际事务中无足轻重,所以它们往往遭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被伤害,成为经济全球化代价的主要承担者。在世界市场的全面竞争中,由于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作用相对下降,科学技术作用增大,发展中国家处于更加无力的地位,其必然结果是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另外,在国际社会中起重大协调作用的国

14、际组织,大都为发达国家所控制,它们制订的国际规则和国际制度往往客观上有利于发达国家,有利于巩固发达国家左右国际事务的权力和地位。当代贸易、金融、环境、人权等领域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所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才会感到压抑、不满,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和磨擦,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最后,还有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在1997年贸易和发展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两极分化扩大。不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两极分化,而且发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1965年,各占世界人口20%的富人与穷人相比,前者

15、为后者的30倍,1990年扩大到了60倍。这就是说,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养活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是一朵血玫瑰,为了得到它,付出代价在所难免。(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全球化首先带来的是对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是建立在不平等关系基础之上的。一方面,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为世界经济运转所制定的各种原则、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们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

16、所拥有的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是发展中国家远不可及的。因而经济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发达国家,而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具有一定的中长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较长的时间内,是很少或很难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损害和冲击,如许多民族企业亏损或倒闭等。虽然经济全球化客观上能导致全球物质财富的增加,但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必然导致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二)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为密切,各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将不仅取决于本国国内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企业规模、效率、技术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因而造成跨国公司的品牌和产品充斥国内市场,导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