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0002861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反渗透技术讲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反渗透技术反渗透一一当在盐水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水的流 向就会逆转,盐水中的水分子向淡水一侧渗透,这种现象就叫反 渗秀。一、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反渗透系统包括:水的预处理,反渗透装置本体,水的后处理 三部分;反渗透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水源质量、希望的产 品水质量、工艺设备的可靠性、运行要求和人员素质、适应水质 改变和设备故障的能力、处理设备的备用情况、废液的处置与排 放、投资和运行费用、具有可靠的监测手段。污染指数的测定方法二、反渗透的原理三、渗透压四、反渗透系统中水的流量和物料平衡1、流量平衡公式:给水流量=产品水流量+浓水流量2、物料平衡公式:给水溶质含量=产品水

2、溶质含量+浓水溶质含量 水的脱盐率=给水浓度-产品水浓度x 100%给水浓度透盐率= 产品水浓度 X100%给水浓度脱盐率与透盐率的关系:脱盐率=1-透盐率3、浓水浓度和产品水浓度的估算:浓水浓度=给水浓度X11-回收率产品水浓度=透过率X给水浓度X(2-回收率2X(1-回收率)4、透过膜的水量=膜对水的特性常数X(膜两侧的压力差-膜 两侧的渗透压)X膜面积膜厚度5、5、透过膜的盐量=膜对水的特性常数X膜两侧的浓度差X 膜面积膜厚度五、半透膜(一)膜的特性应具备:透水率大、脱盐率高、机械强度大、 耐碱、耐微生物的侵袭、使用寿命长、制取方便、价格 较低;(二)膜的透过机理(三)膜的种类:1、酸酸

3、纤维素膜(CA膜)2、芳香聚酰胺膜(PA膜)3、复合膜六、反渗透水处理装置:(一)1、板框式2、管式3、螺旋卷成(卷式)4、中空纤维 式(二)四种膜组件优缺点比较七、反渗透装置设计(一)膜组件的选择(二)RO本体框架膜组件、压力管道、高压泵、仪表等组装在框架上,组成一套RO装置;(四)压力管道:大直径管道系统一般采用不绣纲材料,渗透 水管路可选用PV材料,每一个PV组件的渗透水管路上应装上 取样阀和逆止阀;(五)膜元件的排列组合1、膜元件(组件)透水量的确定;2、系统回收率的确定;浓水最大浓度,缩不超4倍,最低浓水流速;系统回收率超 高,渗透水浓度超高;标准回收率及影响因素:75%回收率,选用

4、6m长的压力容器。3、反渗透工艺系统组件排列方式 多级排列 浓水循环进水浓水产水(一级二级)4、膜组件排列组合:系数法:75%回收率 50%回收率倒推法:运行压力膜组件数量最小浓水流速(六)系统运行压力的计算:实际运行压力=净运行压力+渗透水的压力+系统水力压差/2+系统平均渗透压(七)系统渗透水质量估算:八、反渗透后处理1、完全除盐2、PH值的调节3、减轻腐蚀九、反渗透装置的调试、运行和维护(一)反渗透装置的高度1、准备工作2、反渗透调试步骤(二)反渗透装置的运行1、启动反渗透运行前各项准备工作完毕,进水水质合格(阀门管路畅通,药品、仪表、预处理系统在运行状态等) 产排阀,进水控制阀和浓水控

5、制阀必须全开; 用0.2-0.4Mpa压力的预处理水,低压冲洗5-15分钟,同时启 动加药泵,(冲违空气及死水); 关进水慢门(关后保持系统压力); 启动高压泵,开进水慢门; 排水1分钟后关产排阀,(如没止回阀时先打开回收阀再关产 排阀)。2、 运行监督:1、记录压力2、记录流量3、记录电导PH值 温度等4、监测SDI值。3、停运:1、打开产排阀,关进水慢门(防止压力升高);2、停高压泵,开浓水电磁阀,开慢门,低压冲洗5-15分钟,(冲 浓水);3、停生水泵,关慢门,浓水电阀,产排阀,停运预处理,停加 药泵。注:RO停运12小时和连续运行12小时应进行低压冲洗。4、反渗透设备短期停运保护水冲洗5、反渗透设备长期停运保护(0.5%-0.7%甲醛溶液)(三)反渗透的防垢及清洗1、防垢 加酸法 加阻垢剂法 强酸阴离子树脂软化法弱酸阳离子树脂除碱法 石灰软化法 保护性清洗法2、反渗透装置的清洗十、影响反渗透运行的因素 1、PH值2、温度3、运行压力4、浓差极化5、膜污染第四节电去离子脱盐技术电去离子脱盐(缩乌为EDI)技术是一种将离子交换技术,离子 选择性透过膜,离子电迁移及水的极化,电离相结合的纯水制造 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