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9985534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广东省中考历史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题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 第6单元:中国古代文化科技成就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考什么?-考点表述考点全解考点一: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商朝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它雄伟端庄,充分体现了青铜冶铸技

2、术水平,是商朝青铜器典型代表。考点二: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名医时期成 就华佗东汉最早制成了“麻沸散”。编了医学体操“五禽戏”。张仲景东汉写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称为“医圣”。李时珍明朝著述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药物学巨著,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刊行后广为流传,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药学的重要文献,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考点三: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作者朝代著作评 价贾思勰北朝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应星明朝天工开物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外国学者称它为

3、“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考点四: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发明应用、贡献指南针战国时期:发明“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改进: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人把这种纸叫“蔡侯纸”。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

4、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的活字印刷早了约400年。考点五: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类别时期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唐诗唐朝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杜甫春望、“三吏”“三别”气魄雄浑,沉郁悲怆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直白如话,通俗易懂宋词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两宋之交李清照点绛唇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南宋辛弃疾破阵子把豪放的风格发扬光大,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元曲元朝关汉卿窦娥冤鞭挞社会黑暗势力明清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生的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施耐庵水浒传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歌颂了农民斗争

5、精神。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长篇神话小说,歌颂了人民勇于反抗的精神。清朝曹雪芹红楼梦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考点六: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作者朝代记述范围体例特点影响和评价司马迁西汉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这部书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编年体的通史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考点七: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

6、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建筑工程建筑时间主持者功能、作用评价都江堰战国李冰防水患、灌溉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长城秦朝秦始皇防御北方匈奴进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大运河隋朝隋炀帝交通运输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北京故宫明朝明成祖皇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问题导学1.夏周商时期,青铜器的种类很多,但是作为生产工具的却很少,为什么?1.夏商时期,开始使用铜器、青铜器,但这些器具价格昂贵,大部分作为礼器,尚未更多地用于生产,因此,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仍以木石为主和金石并用。2.史记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2.成书时间不同:史记为西汉,作者司马迁,资治通鉴为北宋,作者司

7、马光;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则是编年体史书;记载时间不同:史记包含了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资治通鉴则记述战国到五代的史事。表述语言不同:史记富有文学色彩,资治通鉴则表述严谨。3.纪传体和编年体通史有什么区别?3.纪传体是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写史方法;编年体以年份为准,依时间先后顺序写史方法。4.为什么说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4.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唐朝是我国诗歌艺术的巅峰。5.宋元时期的文化有什么特点?5.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完成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文学繁荣:宋词、元曲都达到很高的水平。6.如何

8、正确评价隋朝大运河?6.积极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消极方面: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施行暴政,而不是大运河的开通。)7.古老的大运河在今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现实作用是什么?7.大运河不仅是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贯通南北的大动脉),也是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易错警示1.注意易错字“司母戊鼎”的“鼎”;贾思勰的“勰”;隋炀帝的“炀”、邗沟的“邗”、涿郡的“涿”;毕昇的“昇”;文学作品人物:黛玉的“黛”、窦娥的“窦”。2.司马迁的史记所记载的史事范围

9、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以后的史事,不可能在史记中记载。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和作用容易混淆,目的是指做一件事想要达到的明确的、具体的、直接的效果。作用是指目的达成之后对事物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4.指南针在不同时期称呼不一样,使用范围也有差异。5.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和北宋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区别。怎样考?-中考热身【例1】(贵州省中考题)目前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尊称

10、为“医圣”。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华佗是东汉医学家,制成“麻沸散”;蔡伦改进造纸术。【答案】C【例2】(湖南省中考题)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郦道元 C.宋应星 D.徐光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贾思勰著齐民要术,郦道元著水经注,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答案】C【例3】(厦门市中考题)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论语 B离骚 C史记 D资治通鉴【解题思路】史记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史家之绝唱”是肯定它的史学

11、价值。史记同时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无韵之离骚”是肯定它的文学价值。【答案】C【例4】(扬州市中考题)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解题思路】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北宋司马光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一知识点。其他: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唐律疏议是唐太宗颁布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完备法典;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佛教经典印刷品。故本题选择 D。【答案】D【例5】(江苏连云港市中考题)“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

12、这一观点的是( )发明活字印刷术 改进造纸术 普遍使用指南针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B.C.D.【解题思路】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见七下第74页)。活字印刷术为北宋毕昇发明;在“司南”的基础上,北宋制成指南针,并普遍始用于航海事业。【答案】B【例6】(深圳市中考题)据史书记载,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城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右图哪一序号表示洛阳城的位置( )A. B. C.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隋朝大运河三点四段的识记。大运河分为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试题要求找出中心点洛阳城的位置。图中为南北

13、两端,可先排除。在图中明确标注为长安,也排除。正确选项。【答案】B【例7】(深圳市中考题)材料: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问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发明为该事件提供了技术支持?【解题思路】这是中外历史综合题。只有读懂材料,才能对应问题的“该事件”是什么?从材料提供的时间“1500年至1763年”和“全球开始统一”来判断,“该事件”应该是指“新航路的开辟”。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的发明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答案】指南针(罗盘针)如何备考?-应考训练 一考点过关:自我评价共56空填写正确 空正确率 %1.青铜器出现在 原始社会 末期 ;逐渐增多时期是 夏朝 ,灿烂时期是 商周。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司母戊鼎 。2.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的 司马迁 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他的纪传体史书 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的史事,这部书不但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 文学 著作。3. 东汉末年的医学家 张仲景 写成 伤寒杂病论 ,阐述了的理论和治病原则,被后世称为“ 医圣 ”。同时期的医学家 华佗 擅长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