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985445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建筑业是世界主要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最近一段时期,国家实行扩大内需政策,其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扩大基建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发展国民经济,这充分说明了建筑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参加施工的人员特别多,几乎占全国劳动人口的20%。由于建筑业具有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大、露天施工、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物变化大、形状不规则等特点,施工中危险性大,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数多且点多面广,增加了不安全因数,预防难度大,加之大量民工进城,从事的工作主要就是建筑施工。这些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

2、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比较严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又跟不上、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繁,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十分严重。鉴于建筑业安全形势严峻的事实,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建筑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建筑安全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这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符合我国施工企业实际的。自己从八十年代后期担任公司质安部部长以来,一直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侧重从安全管理体制中的组织机构、施工工艺、安全管理几个方面来谈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企业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

3、开放的不断深化,在政府转变职能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完全走入市场,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家基建投资的不断加大,建筑企业准入政策的调整,使得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施工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最近几年,个体建筑业迅猛发展,施工企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企业性质分:有国有建筑企业、集体企业、私人建筑企业和个体承包企业。以管辖权限分:有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和个体企业。以承建资格分:有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公司企业。以建筑类别分:有一、二、三、四类施工企业。 从建筑施工工艺来看,已经从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向机械化、专业化方面过渡。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采用

4、,要求建筑施工工艺不断随之而变化,以适应现阶段新技术的发展。如建筑高层的不断出现,就必须以高塔代替以前的井字架施工,并增加了外用电梯。玻璃幕墙更加适应了工厂制作和现场安装;深基础施工出现了人工挖孔桩、冲孔桩、沉管灌注桩、予应力管桩;增加了边坡支护工艺。目前深圳常用的有人工挖孔挡土墙、止水维幕、深沉搅拌桩、土钉墙、予应力锚杆。也有采用旋喷、摆喷、臂沥灌浆方法来固结地基的。脚手架工程除落地式脚手架外,又出现了悬挑式脚手架、门型脚手架、挂脚手架、吊篮脚手架以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过去的砼浇筑基本上是手推车入模和吊车吊斗入模,目前大部分已改为砼输送泵直接浇筑。这些新工艺的出现,迫使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理,

5、加大力气对操作人员实行新工艺培训、安全工作的教育,施工现场的检查,增加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量。 施工企业管理的组织机构,深圳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规的国有施工企业。实行公司、施工队(或者处)、工号组织的三级管理模式。第二种是组织结构创新企业,实行公司、项目部组织的两级管理模式。这两种组织形式的单位大都设有公司质安部门(也有质量、安全分开设置的),专门负责公司的安全目标管理、教育培训、现场检查、评比奖罚、事故处理。施工队、项目部、工号设有专职检查员负责贯彻落实公司的各项安全制度、现场跟踪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督促安全整改。这两种组织形式的企业安全标准都能贯彻执行,安全工作做的比较好

6、,发生的事故也相对不多。第三种就是个体或私营企业。由于这些个体老板没有单位,私营企业虽有单位但承建资格类别都比较低,承建范围有限,直接参加投标的机会少,大部分都采用 挂靠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形式取得工程任务,他们内部的人员机构是一种家族式亲情关系的临时组织机构。 一、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状况分析从建筑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来看,私营企业大于国有企业,一般工程大于重点工程,民工大于正式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其中一条为企业负责。企业负责的关键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企业法人在整个经营管理中,要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在

7、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就必须做到安全生产。要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是企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具体执行落实者,对安全生产负有重要责任。 个体私营企业主要是以挂靠承揽到工程,而被挂靠的单位往往对他们只包不管,对安全工作不加过问,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管理,造成管理上的漏洞。挂靠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机构中的人员一般也是挂名的,平时根本不到现场,最多只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兼多职。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国有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一般比较健全,也有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公司安全部门

8、的地位往往比较低,没有配备交通工具,到现场检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靠的是搭便车、坐公共汽车,严重影响了安全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权限也不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能否落实还得看施工队或者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遇到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总是难于摆正关系。 2、安全管理制度 首先是现场操作工人的管理严重脱节。随着建筑市场的开放,大量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施工。国有企业施工现场一般管理人员和少数工种才是正式工,操作工人都是临时招聘的农民,主要管理方式是和民工队的“飞机头”签定单项工程承包合同,以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明确双方责、权、利,对安全生产方面签的是非法生死合同。安全全部由自己负责,与企业无关,企业

9、只是片面追求产值利润。施工中抢速度、拼体力、拼设备的短期行为,只注重一时的利益。其次是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按照规定;新工人进厂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但大多数企业招收的农民工都没有进行教育,至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 第三是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在施工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进度和效益。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他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这在个体、私营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 第四

10、是工程造价太低。以深圳市为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所有工程实行低价中标。招标单位在截标以前,预先公布经审计部门或者咨询公司根据深圳市工程造价管理站编制的综合定额套用的工程造价作为标底,要求投标单位报价时不得高于此标底,否则按废标处理。由于建筑市场是一种典型的卖方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迫使施工单位互相攀比,竟相压价,恶性循环。从目前开标的结果看,市政工程一般都低于标底的40%左右,建筑工程大都在20%25%之间。经调查深圳市建筑工程施工成本:一类工程管理费和利润(简称费用)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11.5%12%(各种工程之间有些差异),预算编制费和三项费用一般为0.9%,实际材料、机械费可以降低8%10%,人工费基本持平。如果说施工企业管理费全部从内部挖潜去解决的话,结算时要做到不亏不盈,最大降价空间也只有22.9%,但上交管理费、企业再生产资金从何而来实际上,施工单位管理费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支。虽然国家招标投标法规定不许低于成本价,但是对于成本价的界限不清楚,实际投标中也没有顾及这一条。这种“上封顶下不保底”的做法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