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9985347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版新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1洞悉命题九大陷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训练(一)论述类文本之命题陷阱1(2019安徽安庆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晚熟的中国戏曲因其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所看重,故而批评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引导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但传统戏曲在艰难行进中也不乏听到对其呵护的声音。明初朱元璋就盛推琵琶记,认为“高明琵琶记如山珍海味,贵富家不可无”。究其原因,在于高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价值观的引导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事实上,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如五伦全备记以及史槃的忠孝记、姚茂良的双忠记等。对这类剧作,来自戏曲批评界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留给后世的重要财产是把“合世情,关风化”作为评价戏曲的一

2、个重要标准。晚熟的中国戏曲,其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的哺育,与诗、词、文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好兄弟”。清代孔尚任曾言戏曲“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因此,纵观戏曲批评史,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艺术层面,传统的批评资源就像幽灵一样萦绕在戏曲上。如作为批评术语的“本色”一词,起初用于批评诗文,后来用于批评戏曲。明代中后期,为克服戏曲界“时文风”和“道学风”泛滥的时弊,曲论家曾围绕戏曲的本色问题展开讨论,或强调必须遵循宋元典范,或强调曲文质朴易懂,或强调戏曲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或强调戏曲作家的风格特色。显然,诗、词、戏曲的本色有差别。本色因文体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意蕴。本色资源是传统的

3、,挪来批评晚熟的戏曲,使得“本色”一词具有了文体上的现代意义。下列关于中国“戏曲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国戏曲由于体卑起初不被官方士大夫们所看重,这就使得批评界对戏曲功能的认识与引导有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B有关风化体的戏曲如五伦全备记等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并不乏见,戏曲批评界对这类剧作的评价是毁誉参半的。C晚熟的中国戏曲批评的成长离不开文化母体的哺育,它与中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体裁存在着“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内在联系。D戏曲批评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艺术层面都充分借鉴了传统批评资源,如用于批评诗文的“本色”一词后来用于批评戏曲。解析C项,“中国戏曲批评的成长内在联系”偷换

4、概念,原文第二段是“中国戏曲好兄弟”。答案C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看远古如何造出神模样神是什么样子?人造出的神与鬼,不论多么狰狞,也不论多么恐怖,本质大都是人模人样。在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不论是绘在彩陶上的还是刻画在器物上的,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这样的神面,是史前人制作的神灵的简化图形,它并不只是表示一个头面,而是以头以面代表神灵的本体,头面是神灵完形的一个象征,是一个简约的造型。研究者比较

5、关注的有像良渚文化玉器上雕刻的那些神面,神面装饰在一些玉牌、玉钺和玉琮等礼器上,神面刻有向上与向下龇出的獠牙,显出庄重与威严之感。从良渚人制作的神面看,有的神面是有体有面的完形,而大多都是简化的只有嘴与眼的脸面。大量的神面都是这样简化的结果,而最经典的简化,就是最后只留下了神的一双眼睛。玉琮上许多的神面,只有对眼或嘴的刻画,或者连嘴也不见了。这样看来,对于良渚人来说,神的眼睛应当是最受他们关注的。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造出的神与鬼大抵都是人模人样的,不管它们多么狰狞,也不管它们多么恐怖,实质上大都脱不了人的某些特征。B半人半兽的史前艺术形象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

6、无论是绘在彩陶上的还是刻画在器物上的,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C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是一个通例,这样的神面大眼圆瞪,獠牙龇出,似人非人,令人惶惑。D史前艺术的神面往往是神灵的简化图形,以头面代表神灵的本体,甚至只留下眼睛或龇出獠牙的嘴来象征神灵的完形。解析C项,对应文中的“这样的神面,表现出特别的恐怖感,你觉得它像人,但并非人。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大约是一个通例。圆瞪的大眼,龇出的獠牙、恐怖之态令人惶惑”。题干中“神面的狰狞模样,在史前艺术的表现上是一个通例”,去掉了“大约”一词,犯了说法绝对的错误。答案C3(2019山东省济南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建筑

7、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其次,人类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现代的高楼大厦,都显示了建筑形式美的尺度,如比例、和谐、对比、色调、质感、均衡、韵律、构图系列等;而在创造建筑美的进程中,人类又不断积淀着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对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

8、风格的演变,大都是一个时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最触目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人类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建筑凝聚了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自然也就成为人类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B人类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建筑的,从古至今的所有建筑都显示了建筑形式美的尺度,同时也积淀了人类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C建筑起源于生活实用的要求,但人类在非实用类建筑上,无论是付出的创作劳动还是取得的成就,都远超实用类建筑。D每个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都会在建筑形式和风格上敏感而清晰地表现出来,所以西方人说建筑是“石头

9、写成的历史”。解析“每个时代都会”说法过于绝对,原文结尾是“大都”。答案D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照通常的理解,前者属于“戏剧”,后者属于“诗”,我们的元曲研究也基本上是按此一分为二而进行的。但对关汉卿而言,是否也有“戏剧”与“诗”的分别呢?如果有,它们的分别在何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套数则合一宫调中诸曲为一套,与杂剧之一折略同。但杂剧以代言为事,而套数则以自叙为事,此其所以异也。”实际上,杂剧与散曲(王国维所谓的“套数”)有时并不易分别。赵景深先生元人杂剧钧沉中收入的套曲,当归为杂剧,还是归为散曲,是还可以继续探讨的。同样的,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

10、角色、宾白便与杂剧无异。杂剧研究、散曲研究的两分显然不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元曲。 (摘编自邹德艳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下列关于原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般来说,“元曲”是由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组成的,按照文学作品的样式来说,元杂剧属于“戏剧”,散曲属于“诗”。B王国维认为散曲同一宫调的各曲合为一个套数,大体相当于杂剧中的一折,但杂剧以代言为事,套数以自叙为事。C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宾白便具有了杂剧的艺术特征,这说明元杂剧和散曲在艺术特征上并没有本质区别。D用两分法进行元曲研究,因一些研究材料在区分界限上的模糊,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障碍,不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元曲。解析曲解文

11、意,“元杂剧和散曲在艺术特征上并没有本质区别”理解错误,由原文第二段“杂剧与散曲(王国维所谓的套数)有时并不易分别”可知,杂剧和散曲有时不易分别,并不是说两者无本质区别。答案C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当今时代,高速工业化和市场化带来的巨大效率提升、生产高速增长,实际上带来了“全球性过剩”,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大量的资源、产品和服务处在闲置和过剩状态,因此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把大量的“闲置”重新配置,加以利用。这显然顺应了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从更重要的意义上说,分享经济也意味着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经济增长更加强调生产、强调效率、强调产出率

12、,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办法就是实现分工,通过分工产生效率,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达到产出最大化的目标。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日益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在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过剩;强调分工促进增长的同时,也由于生产环节细化、甚至全球化分工,产生了信息不对称并由此带来了巨大的市场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和经济增长效率。为此,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数据等,能借助分享平台整合价值链、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解决过剩经济时代的供求失衡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参与的大数据分享正在带领人类从分工型经济走向分享型经济。当然,要让分享经

13、济真正有效地满足人人参与、人人分享,需要每个参与者、分享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其背后也是对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体系的考量。在此情况下,政府通过依法干预和合理监管,确保分享经济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上,也是分享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权衡分享经济: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商业模式)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着互联网发展、大数据发展以及对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分享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经济运行形态的变革。B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和市场分工,使得工业化时代实现产出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最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C分工型经济运行方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由此引发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交易成本,反而降低了交易效率。D只有市场参与者诚实守信,加上政府部门依法干预、合理监管,才能确保分享经济发展建立在诚信有效的基础之上。解析以偏概全。原文说,分工是在工业化甚至更早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分工已不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