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984321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教育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 我们的生命也像那棵树一样生长在厚实深厚的教化沃土之中吗?我们的灵魂也像那朵云一样生长在清澈明净而高远的碧空中吗?我们的教化究竟应当以怎样的姿态站立?一起和我来看看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精选5篇,欢迎查阅!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1 翻阅当代教化大师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等的书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化情怀。他们仰视星空,勾画美妙的教化愿景,同时又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努力地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竭力帮助青年老师的成长。 翻阅着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岁老人的博大的教化情怀,我的心久久不能安静。

2、合上书本,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找寻老师之根、一辈子学做老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专辑的标题,实在就是对教化的姿态最好的诠释。 一页页读过,合上姿态,嗅一嗅书香,大爱无疆这四个字悄然出现于脑际。 本书是于漪老师有关中国教化现状的总结与深思。作为教化家,于漪老师用她对教化事业的酷爱和崇高使命感,拨开乱象的丛莽,让教化之魂魄闪光。作者始终希望教化要回来到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生命的发展。 为人师者,我们都知道要心中有爱。但教化须要怎样的爱呢?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化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老师以人为本的动身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拒绝各种利益的

3、诱惑,哪怕在80高龄依旧活跃在教化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育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志向。教化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一心一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老师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于漪老师的儿子患了败血症,但她却忍痛割爱,放弃陪伴儿子回到学生们的身边。于漪老师的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虽然她与学生们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予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她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不遗余力地培育呵护他们的成长。她认为,学生的事

4、是天大的事,是老师心上的事,细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欢乐。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化学生,她信任,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志向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主动协作。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于老师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爱,是一本恒久解读不完的书,于漪老师精湛的专业水平、高深的教化思想是常人无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德以刚好时流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学习的榜样。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2 静静地品读于漪先生教化的姿态,其实这本书中

5、并没有特地论及教化的姿态这个话题,但椎心的忧思 竭诚的期望、让生命之花绽放、找寻老师之根、一辈子学做老师、活在价值体系中和记忆与情缘6个章节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对教化的姿态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化工作者我感动于于漪先生对教化事业的无限酷爱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里行间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辈教化工作者希望教化要回来爱和人上,去帮助学生实现精神的提升和生命发展的诚意。 柏拉图曾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话说:教化是从一个洞窟中把囚徒的灵魂引出来往上升,达到真实之境界。我想这是对教化对神圣的定义,这会使每一个教化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事业肃然起敬。前几天在广州参与生命教化的培训,在旅途翻看教化的姿态,于漪先生

6、也说:选择了老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是啊,曾经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现在的教化环境下,老师却并没有那么的神圣不行犯,不夸张的说老师成了高危职业,我们甚至在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也无法得到合理的维权,我们有了些许埋怨,我们起先对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现问题而无法救赎的的孩子感到无力与迷茫,我们起先思索真的是选择了老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吗? 在机场,我和从事学生心理探讨的郭老师闲聊,说起了班里满是负能量令我担忧的小高,他的一句话却让我醍醐灌顶,一下子醒悟不少,郭老师说:全部的心理辅导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实道理都懂,但当身处逆境时,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寻求到救赎,在面对的小高这个特别

7、的个体时,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够立竿见影,找到一种特效药去救赎这颗孤独的灵魂,但此刻经郭老师一提示,我突然想到了于漪先生在教化的姿态中写到:教化本是细水长流的事业,最忌讳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就是告知我们,教化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我们看西南联大,抗战时期最艰苦的时候,培育出了很多人才,几十年后,现在的院士有许多都是西南联大走出来的。教化不是你今日种子撒下去,明天就长出来,那是不行能的。教化原来就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传授学问,培育实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广州买的特产拿了一些给小高,我塞进她的口袋假装随意的说:张老师去广州出差,给你带了点吃的。你记得带回去吃哦!好

8、了,好好回去上课吧!看的出来,孩子满是怀疑,但我却什么也没有说破,就如于漪先生说的:我们的教化就是要打开学生的心门,教化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无法教心。小高这个个案,很大一部分缘由是她将自己的心门封闭了起来,谁都走不进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从微小的地方入手。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罢,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吧,希望在细水长流的时间里,我能收获到小高对我的信任,渐渐打快乐门。但在这里我们须要切忌的是,于漪老师所说的细水长流是指有教化行为的谆谆教导而并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静待花开。于漪老师认为,一个人学问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弥补,而道德缺陷是无法用学问来弥补的。所以我们在教化中

9、须要去敬畏每位学生的生命,遵循他们的成长规律施以切合身心发展的教化。小高此刻的内心是封闭起来的,假如我们静待花开那或许在她还不太成熟的自我相识中会扭曲对世界的理解与相识,所以我希望通过自己一些暖心的行为让她对这个悲观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许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灵深处耕耘,或许今日还不能收获,但一每天的积累,一次次的努力,一点点的引导,总会让有些让我惊喜的,比如昨天课堂上她那仔细的模样,比如她那嘴角扬起的笑此刻,我坚决地认为:选择了老师就是选择了高尚!一个鸡蛋,从外面打破,成为了破鸡蛋;而从内部打破,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老师

10、唯有用一颗爱生之心驾驭其成长规律,对学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会真正地去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生命自觉。我想走近于漪先生,细读教化的姿态让我们更加坚决专心耕耘,以期收获的教化志向。 于漪先生有一句名言: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老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老师。愿我们每一位教化工作者都能像于漪先生那样,在教化这条道路上恒久保持行走的姿态。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3 十月的读书安排是于漪老师的教化的姿态,我加入叙事者的时间比较短,打算读这本书的时候已经到了十月底了,很快从网上购得,立刻起先阅读。 从前言起先,就能感受到一位从事教化工作60年的老老师的赤诚之心,她对孩子的爱是热情的,是深厚

11、的。始终以学生为本,是于老师的教化理念。这在今日也是极力提倡的。 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大爱与无私。 现在的孩子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普遍面临道德缺失,情感冷漠。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暖和孩子的心灵,点亮孩子的心灯。一棵小树尚且须要修枝剪叶,才能强壮成长,何况是一个人呢?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我们要有一颗包涵的心。 七年级上学期时,一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个学生过来找我,老师,我丢了20元钱,哦,是吗?怎么回事?是不是你遗忘放在哪里了?不是的,我怀疑是小美偷的。我心里一惊,不会吧?这个学生很文雅,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吧?表面上我不懂气色的说,不要乱说,我信任她不是这样的人。你先回去上课,我会给你查清晰的。

12、我静静找了几个同学了解状况,小美家里比较困难,平常很节俭的,这两天突然大方了,买了不少零食吃。我心里已经大题有数了,但是我没有去找她当面沟通,而是放出风声说,钱找到了。我视察小美的改变,刚起先她有些不信任自己的耳朵,后来她低下头想了好久,像是下决心似的。我知道她会来找我的。果真,一个课间,她来到办公室找我,老师,我捡到了10元钱哦,是吗?在哪里捡的?教室外面。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值得大家学习!我看到小美的脸红红的,她的内心肯定是纠结了好久的,不过终于战胜了自己!我在心里暗暗祝愿这个孩子。虽然我搭上了10元钱,但是维护了一个人的自尊,这才是重要的! 这个世界不光须要参天大树,同样也须要小花小草,只

13、要是健康欢乐的成长就好了!祝愿全部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欢乐!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4 她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有着60年的教学生涯。至今,她依旧活跃在语文教学改革的第一线,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她深爱着学生,痴迷着语文教学。我做了一辈子老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老师!她用这样的话语不断地鞭策着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老师。生而为人,她是师之典范于漪。 对于我,立志要做一名语文老师的师范生来说,最早接触于漪先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教文育人文道统一于漪先生的经验让我知道所谓上辈子杀过猪,这辈子教语文不过是一句戏言,做语文老师也可以如此的崇高与宏大。 走上语文教学工作的岗位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初为人

14、师的劳碌、挫败与无奈,让我一时忘却了这位当年坚决我从教志向的领路人。这个月再次捧起先生的教化的姿态,细细读来不免感慨,时过境迁,对先生思想的领悟不觉也有了改变,唯一不变的,却是那为人师者,先生那伟岸的典范之态。 在当今时代下,教化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教化几十年来的发展成果巨大却也乱象丛生。先生以一身之力,振臂高呼。她于迷茫中指引迷津,于喧嚣中呈现浩然正气,于乱象中坚决教化之魂。她几十年来亲历中国教化的第一线,她矗立于层层改革之外,直指社会价值观的功力取向、大众媒体的消遣宣扬,她对选秀竞赛的主办者、各种媒体发出了拷问:除了赚取金钱,这些竞赛还赚取了青少年的时间和青春,赚走了他们的是非推断,让

15、他们执着于一夜成名的幻想,他们赚走了学生的将来,心何以安?不仅如此,先生还直指学校办学的泛技术化问题、校外教化问题、教化话语权问题等等,锥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先生满怀热忱的构建学校的价值取向,为学校教化明确价值定位培育有中国心得现代文明人,先生承教化不能承受之重。 先生的典范之姿更体现在她站在人性的高度和文化的高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要从心底里敬畏孩子的生命,生硬的灌输走不进孩子的内心,空洞的说教起不到治本之效,机械的操练也绝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孩子心灵的发育和成长由情而理,由直觉反应而本质探究,由低级而高级,作为语文老师要让文字具有情感的温度,让观点具有直指人心的力气,让阅读成为暖心之旅,唯此,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走进他们的心灵,滴灌学生的德行与智性生命成长。 做有精气神的老师,做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掩卷而憩,先生之姿犹在,就让我循着典范脚步,更坚实地迈向老师之路。 教化的姿态读后感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