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983559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浅谈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幼儿自理能力就是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指南中指出,幼儿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需要从学习生活开始,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能使幼儿更快适应集体生活,也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作为大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身体的各个肌肉群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培养大班孩子的自理能力,为他们能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 /1/view-13028824.htm关键词:大班幼儿 自理能力 培养 一、案例 案例一:陈建宇小朋友,中班时穿衣服找不着袖子,不会扣扣子、拉

2、拉链,东西总是丢三落四,放学时一会儿找不着这个,一会儿找不着那个。更严重的是吃饭不会使用勺子,基本上都是用手在碗里捏,一顿饭下来,桌子、地上、手上、衣服上到处都抹得油乎乎。 案例二:刘雯钰是我班的一个“小不点”,年龄小个子小,所以干什么都落在最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里被宠的像个小公主。刚上中班时,经常叫“老师帮我穿衣服,老师我不会穿鞋”。吃饭又慢又挑食,因为在家里吃饭都是由大人喂的。都上大班了还老是尿裤子,最后才发现不是她玩儿忘了,而是冬天穿的厚她懒得脱裤子,索性就尿到裤子上,因为在家都是由家长帮忙穿脱的。 二、分析 通过和以上两个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们了解到:陈建宇小朋友是因为家

3、长忙着做生意,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属于“散养”型,所以孩子我行我素,行为比较自由、随意,家长也没有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造成孩子自我约束力差,即便到了大班,甚至连正确的进餐习惯都没有养成。而刘雯钰小朋友则恰恰相反,在家里是众星捧月,万般宠爱,爷爷奶奶总认为孩子还太小,什么事情都包k代替,造成孩子的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己的事也不愿意动手,所以自理能力较弱。针对以上两个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我就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出发,慢慢教会孩子如何穿衣、如何穿鞋、怎样如厕、怎样吃饭,经过不断的示范、督促、培养。这两个孩子进步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折被子比赛中,这两个孩子表现十分出色,陈建宇小朋友不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4、还主动地去帮助比他慢的小朋友。 三、策略 那么作为大班孩子,在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纽扣、拉拉链的基础上,还应该学会自己系鞋带,叠自己的被子,按整类别整理自己的物品,整理书包等。那么,该如何培养这些能力呢? (一)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 首先,要告诉幼儿,自己已经是大班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什么事都依靠家长帮忙,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其次,要告知家长,在家里也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 (二)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技巧 例如:教给孩子穿脱衣的技巧,脱衣服时“拉住袖子缩小手”可以避免把衣服脱反;穿衣服时根据衣服上的图案、领子的高低,认清毛衣

5、的前后,掌握穿衣服的要领:抓住领子,盖座房子,抓住袖子,钻两洞子。教给幼儿学叠衣的儿歌:关上门,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孩子口中边念手上边做,很快就学会了。另外,还通过每周一节的健康课,专门教给孩子穿衣服,穿鞋,系鞋带的方法,并利用孩子起床的时间进行练习。 (三)为幼儿提供生活自理能力的条件,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孩子进入大班后,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变“懒”一点,使孩子更勤快一些。例如:利用每天孩子起床的时间,老师指导孩子自己叠被子,整理自己的小床。每天安排值日生,负责分发餐具、擦桌子,整理书柜,整理区域材料。让每个幼儿带一个自己的物品盒,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放到盒子里,这样便于取放。到了大班的第二学

6、期还有教会幼儿整理书包、文具,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四)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指责。教师应更加关心、关注能力弱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五)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制定不同的要求 比如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只要求他先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在整理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当“小老师”帮助慢的孩子。我们可以开展“结对子”的活动,让能力强的孩子帮助一个能力弱的孩子,结成对子,在午睡起床后,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服

7、、鞋子、叠被子等。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自理能力不仅可以为自己服务,还能服务他人,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培养了幼儿的良好品质。 (六)举行自理能力竞赛,调动孩子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每学期在全园的幼儿中开展一次“我的小手真能干”“我是生活小能手”等这样的比赛活动,让幼儿比赛穿衣服、叠被子、整理物品等,目的是通过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让幼儿更加熟练地掌握生活技能。 (七)对于幼儿的努力和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幼儿的信心 鼓励和表扬可以使幼儿步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一句“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信心倍增,更积极的学习。 然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幼儿园阶段的一个长期目标,教师和家长都要充分给孩子创造机会,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耐心指导,家园同育,从小事做起,放手让孩子去干。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和潜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应该相信的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益于幼儿健康的成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