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班会会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998323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弟子规班会会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弟子规班会会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弟子规班会会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弟子规班会会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弟子规班会会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题班会教案之弟子规班会会案 一、学校发动讲话二、收听讲座(总序解读及小故事)三、各班自学(附:学习材料)1、概述:弟子规,清代李毓秀著,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与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并称古代启蒙教育教材,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中国古典名著博大精深,而古代启蒙教材更成为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人的幼年是其文化素养、高尚人格构成的关键时期,启蒙教材作为这一阶段人们的必读书目,对其为人处世和在成长历程中的经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启蒙学经典的弟子规,作为塑造“礼仪之邦”的有力支持,其功不可没! 弟子规这本书,阻碍之大,读诵

2、之广,仅次于三字经。是学童们的生活标准,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诲学生为人处世的标准,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标准。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正确读物。 2、弟子规“弟子”的意思有两个:一是指小孩;一是指学生;“规”确实是标准。 3、总序内容: 弟子规

3、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易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照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标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慎重,要讲信誉。和群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同时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特别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设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征询。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

4、如何,首先要调查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一样的。几乎但凡古之贤人的传记,在其个人介绍中总会有如此一句”性至孝“,可见”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照。在古时候,即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设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 纵观弟子规,全篇表达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爽朗的感受,孰不知这确实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确实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因此,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读弟子规,重塑中华礼仪之邦、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便不言而喻。从这方面来讲,弟子规仍不失为一本传世经典。 4、多种方式背诵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