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982891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加热炉基础土方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热炉根底土方方案目录1、 编制依据22、 工程概况23、 施工准备24、 主要施工方法35、 平安技术措施46、 土方回填6土方工程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主要依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和规程,具体见下表:序号名称编号备注1鄂钢4300 mm加热炉工程施工图北京神雾设计2标准、规程地基与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建筑机械使用平安技术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B50202-2002GB50300-2001JGJ33-2001JGJ120-992.工程慨况本工程为加热炉区设备根底的土方开挖工程。基坑东西长约68m,南北长约97m,开挖深度-9.0m至-10.2m,土方

2、开挖量大,基坑土方开挖依据现场情况,方案采用基坑放边坡处理,其放坡系数为1:1。施工范围内,地面设计标高+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30.000,地下稳定水位标高为26.40027.340,基坑底设计标高在底下水位以下,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情况,采用管井井点降水。具体见下表: 序号工程内容1开挖面积 约6000M22土质情况见地质勘探报告3根底持力层高程地下室根底底板面标高-9.0-10.2m,4其他应注明的情况根底形式、土方开挖大致情况设备根底、机械开挖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审查设计图纸,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3.1.2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

3、0mm。3.1.3现场工程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场区内的控制网点已设立,且不受土方开挖的影响。3.1.4开挖边线已用白灰撒好,其范围内的障碍物不影响土方开挖。其放坡系数1:1,预留工作面2m。3.2人员及机械准备主要施工人员机械及人员配备表如下:名称型号机械数量台人员配备人备注反铲挖掘机WD100612自卸汽车HLJ5602424挖掘机破碎锤PC12022潜水泵QS-1104测量人员4其他配合工人20电工排水6管理人员6合计744.主要施工方法4.1土方开挖顺序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测量定位机械进场土方开挖土方外运人工修边角基底平整 4.2施工机械的选择为了加快土方开挖进度,尽量防止或减

4、少气候对土方工程的影响,拟选用六台WD100型反铲挖掘机挖土,为提高机械台班使用率,选用24台自卸式汽车配合运土。4.3土方开挖土方采用机械大开挖,人工配合清槽,并挖好基坑周边排水沟及集水井。4.3.2考虑到土方开挖后,因场地地表水位置较高(见地质报告),预计基坑内积水较多,故必须在已开挖完成的基坑周边立即人工清场,沟宽深各400mm,用红砖砌筑沟壁,排水坡度为5,并每隔30m设置集水坑一个,集水坑abh10008001000,利用潜水泵将水抽出基坑,排至基坑上口四周排水沟,在基坑上口排水沟未形成前,可将积水直接抽出排至基坑外侧原有水沟。4.4排水措施4.4.1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四周上口外侧

5、1m以外设置水泥围堰,基坑外排水与下水接通,防止雨水从地面流入基坑内。4.4.2为防止基坑积水,基坑内沿四周设置砖砌排水沟,在基坑边设集水坑,及时将积水抽出基坑。详见附图排水沟,护坡平面图。4.5考前须知4.5.1挖土过程中应有测量工及时将标高引测至基坑壁上,并随时检测,防止超挖。4.5.2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进行钎探和验槽,并尽快打上垫层,以防扰动。5.平安技术措施土方工程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平安技术措施建筑工程的土方工程主要为场地平整、基坑(槽)、路基及一些特殊建筑物根底的开挖、回填和压实。土方工程施工中最容易出现滑坡和塌方事故。主要预防措施有:5.1 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地质、水文和地下

6、管道的调查工作,制定出相应的土方开挖方案。5.2 排除地表水、地下水,防止水冲刷、浸流产生滑坡或塌方。5.3 挖土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洞挖土施工。5.4 严格按照土质和深度情况进行放坡,放坡系数按施工标准执行。5.5 施工区域狭窄或条件有限,不能放坡时,应采取固壁支撑措施。5.6 当施工时发现土壤有裂缝,落土或滑动现象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排除险情后再施工。5.7 雨季、冬季和夜间施工要求:5.7.1 应全面检查原有排水系统,进行疏浚,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保证水流畅通。5.7.2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四周垒填土埂,防止雨水流入,并要注意边坡和直立壁的稳定。必要时可增设支撑,并加固边坡和支

7、撑的检查。5.7.3 雨季、冬季施工应对运输道路采取防滑措施,以保证正常运输和平安。大风大雨期间应暂停施工。5.7.4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在深坑、陡坡等危险地段应增设红灯标志,以防发生伤亡事故。5.8 保证工程: 5.8.1 柱基、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5.8.2 允许偏差工程,见表。 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值 序号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1外表标高+0 -50用水准仪检查 2长度、宽度-0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3边坡偏陡不允许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6.土方回填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

8、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6.1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根底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去除干净。 6.2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6.3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6.4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

9、,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6.5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根底;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根底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6.6 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根底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 6.7 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6.8 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标准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到达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6.9 修整找干: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外表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