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9982787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文章目录*一、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二、草酸的危害*三、草 酸钙和肾结石常见的误区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1、含草酸少的蔬菜有哪些低草酸蔬菜包括南瓜,白菜,萝卜,红辣椒,菜花,黄瓜,生菜 和豆芽。应该避免的高草酸盐蔬菜包括红薯,豆类,芹菜,菠菜, 茄子,甜菜。2、什么是草酸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 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研究发现百多种 植物富含草酸,尤以菠菜、苋菜、甜菜、马齿苋、芋头、甘薯和 大黄等植物中含量最高,由于草酸可降低矿质元素的生物利用率, 在人体中容易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所以草酸往往被 认为是一种矿质元素吸收

2、利用的拮抗物。3、低草酸饮食的好处低草酸饮食对肾结石和其它慢性疾病患者有一定好处。草酸 是一种自然产生于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的有机酸。只有过量或过 敏的情况下才会引起肾结石,发炎,疼痛,以及黏膜刺激等问题。 它们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由于与钙混合会导致结晶,因此有可 能刺激阴户或引起阴户疼痛。血流中有太多草酸会耗尽谷胱甘肽,这是能帮助代谢体内有 毒化学品的物质。体内草酸过多还与甲状腺疾病,外阴痛,草酸钙 肾结石,囊肿性纤维化,哮喘和自闭症等疾病存在联系。这种有机 酸的数量不仅取决于食物摄入量,还与肠内细菌分解草酸的能力, 肠壁分解能力,肾功能和体内合成能力有关。如果其它问题没有 纠正,低草酸饮食只

3、能是解决问题的部分措施之一。建议遵循的低草酸饮食数量在每天40-60 毫克之间。食物中 包含草酸的数量会因为土壤,气候和烹饪方式等因素而有差异。 一个低草酸饮食的通用原则是吃肉,乳制品和鸡蛋,这些都是低 草酸食物来源。体内的草酸与肠道疾病和肠道功能紧密相关。存在这些问题 的人发现低草酸饮食的其中一个好处是能促进肠道功能。其它没 有肾脏疾病的人遵循这种饮食还能改善慢性疾病状况。II型吸收 性高钙尿症,肠溶高草酸尿症和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等少数疾病需 要的是极低草酸饮食。草酸的危害 1、草酸在人体内不容易被氧化分解掉,经代谢作 用后形成的产物,属于酸性物质,可导致人体内酸碱度失去平衡, 吃得过多还会中

4、毒。2、而且草酸在人体内如果遇上钙和锌便生成草酸钙和草酸 锌,不易吸收而排出体外,影响钙与锌的吸收。3、儿童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和锌。如果体内缺乏钙和锌,不仅可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而且还会影响智力发育。4、过量摄入草酸还会造成结石。草酸钙和肾结石常见的误区1、第一个误区:所有绿叶蔬菜中都含有大量草酸。很多人都相信绿叶菜的草酸含量最高,因为菠菜就是一个代 表。一些患肾结石的人甚至每菜必焯,因为害怕草酸的缘故,那么, 是不是所有蔬菜都含有草酸?哪个比较多?我们先看看目前能够 找到的测定数据。酸是蔬菜中普遍存在的成分,不过含量差异很大,最多能够 相差百倍。一般来说,藜科、伞形科和苋科的蔬菜,含草

5、酸相对多 一点。比如说,菠菜的草酸含量是 0.97%,苋菜是1.09%,而在餐馆 里用来装饰盘子的欧芹则高达1.70%。野菜大部分草酸含量较高, 比如马齿苋,含量达 1.31%(以上均为美国农业部测定数据)。所 以,很多野菜要沸水焯过之后再挤去苦涩的水,才能够下口。2、第二个误区:除了蔬菜之外,其他食材当中没有草酸。除了蔬菜,很多植物性食品当中都含有草酸。比如苹果、杏 子、李子、芒果、樱桃、菠萝、柑橘类等水果中,都含有少量的 草酸。蓝莓、黑莓和猕猴桃中的含量略多一些。如果感觉水果有 点涩味,除了多酚类物质之外,草酸很可能也是一个原因。3、第三个误区:不吃含草酸多的食物,就不会有过多的草酸进入肾脏。从食物中吃进去的,叫做外源性草酸;而身体里自己产生的, 叫做内源性草酸。实际上,草酸是人体的正常代谢物质,只是在体 内含量很低。甘氨酸、羟乙酸、羟脯氨酸、维生素C等物质,在 体内代谢之后都可能转变为草酸。特别是维生素B6摄入不足的 时候, 人体无法将草酸前体代谢为其他物质, 比如帮助乙醛酸代 谢为甘氨酸, 避免它形成草酸, 那么尿中草酸含量增加的风险会 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