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98126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情况调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职业大学毕业作业扬州职业大学学生消费调查分析院系)经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 级2018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 姓名刘明团学号101002121指导教师施华玉职称副教授完成时间二0 三年四月目录一. 大学生消费情况概述1 一)消费的经济来源1二)消费用途及比例分摊2二. 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2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盲目性,容易情绪化 2二)娱乐人情消费支出大3三)女生消费总支出高于男生3四)恋爱消费支出现象突出4五)大学生中存在跟风攀比心理 4三当前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分析 4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 41.大学生的自主消费心理导致消费的盲目性 42. 大学生

2、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 4二)从家长的消费观念及过分满足来分析部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4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不够5四)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影响5四 . 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6 一)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6 二)高校应对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采取方案和对策 6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理性消费新环境 6大学生消费调查分析【 内容提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庞大而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方式牵系着国家民族的希 望。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品德 行为,将决定未来国家的精神和主流文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具有较

3、高消费素养的知 识分子的参与,因此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消费方式”的转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 消费状况和行为特点,详细列举了存在于大学生中的不良消费观念及消费误区,并具体分析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相应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 大学生 消费 理性消费节约型社会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长起来的,物质财富较为充裕,消 费主义也较流行。特殊的家庭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年龄特征也造就了我们这样 超前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作为社会中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 养直接影响着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和其一生的品德行为,再者也决定了未来国家 的国民精神和主流文化。市场经济和社会发

4、展离不开具有较高消费素养的知识分子 的参与,因此社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学生消费方式的转变。大学生要真正的运用 自己的智慧与判断力去认识复杂多元的社会,规划日常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和消费方式。作为大学生应该拥有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 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具有重大意义,便自然而然成为了我 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主题。调查对象:扬州职业大学部分在校大学生, 300 人左右调查方法;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一. 大学生消费情况概述一)消费的经济来源 调查显示,有 90%以上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 生的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日常开支来

5、源也具有多样化,就比如贷款,奖学 金等,但其所占比例都很小。大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业为重,所以收入来 源也很有限,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父母。当然目前也有许多学 生愿意把打工挣来的钱作为自己的部分经济来源。因为贫富差距,各类家长给孩子的费用也不一样。在调查中,家庭比较宽裕的 学生每月的消费额最高达到 3000 元,而较贫困学生每月的消费额最低的只有 1000 元左右,普通家庭中,学生每月的消费额一般在 800 元左右。可见家庭收入越高, 家长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就越多。同时调查中表明,有 60%以上的同学愿意打工。被访问到的大三学生小刘说, 即使家里给的生活费够用,打些零工也可

6、以让自己多些额外开销,这样多买些衣服 或其它一些小物品也用的比较放心,毕竟父母挣钱不容易。而有些同学是平时花钱 没有节制,不到月底就把卡里的钱给花光了,又不好意思总往家里要钱,只能出去 找兼职,解决一下生活危机。其中被访者中的大二管理学院的小严就是这种情况。 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希望多些生活阅历,锻炼一下。 作为家长,也是同意孩子干些兼职的,只要不影响日常的学习生活,培养一下孩子 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也好,对于他们能挣多少钱都不是太在意。二)消费用途及比例分摊 在消费支出的调查中,有如下几个内容,学费,住宿费,餐饮费用,通讯费, 交通费用,辅导班及测试费用,电子产品费用,

7、日用品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等。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一般在 600-900 元之间,而大部分的消费 支出是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 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 6.1%,与学习有关的各方面支出占 4.3%. 其中约 47.7%的被 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 24.2%的被访者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 五成。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校内美食街,外面餐馆的费用也在与日 俱增,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也成为当前大学生经 常光顾的地方。二. 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盲目性,容易情绪化 针对目

8、前大学生消费的情况,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一些大学生的消费意识陷 入了误区,许多消费行为都体现了他们不成熟的消费心理。部分学生花钱没有计划 性,很可能出现家长给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别人买什么自己也买的情况。而且,因 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努力适应社会,消费的模仿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学着社会人 一样去酒吧,学着时尚人物的打扮,随之而来的就是攀比心理。家境好的可能越来 越追逐名牌,而家境相对较差的就可能产生自卑心理。当前的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容易受媒体或身 边同学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中常常因为一时冲动 买了自己并不实际需要的物品,而事后也是搁置一旁。

9、就比如调查中,本校大二的 小黄说道,她最会收集的就是手提包,其实自己已经有好几个包了,可每次和同学 出去逛街,看到别人选购了新包或是刚好有自己看中的就忍不住又买了,久而久 之,各式各样的手提包堆一起都快成一座小山了。这么多的包也来不及用,大多用 过几次就闲在那了。当然过后也会抱怨自己太冲动了,这样很浪费钱,觉得挺心疼 的。有些同学喜欢收集一些小饰品,若真要说有什么用还真说不出来,只是当时看 到喜欢就买了,也没考虑那么多。同时在采访中还发现,有些同学在心情不好的时 候会选择疯狂购物或吃一大堆零食来发泄,等气消了,发现自己的钱也花掉不少。 以上都可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受情绪化影响严重。二)娱乐人情消费

10、支出大 从本次的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娱乐消费中最突出的是手机消费,在被调 查学生中有 99%以上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手机。此外,电脑, iphone,ipad 等也日渐 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备之物。在采访中得知,同学过生日,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当选学生干部等都要请 客,在大学生的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较低档的请客地点就是学校第一食 堂的三楼餐厅和学校美食街的小炒店,较高档的地方就是酒店。档次不同,请客费 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有的甚至为了所谓的排场竟花到了上千元,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三)女生消费总支出高于男生 在调查中发现,女生消费总支出要高于男生,同时在消费的侧重点上也有所不 同。据统

11、计,在休闲通讯上面的花费,男生与女生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别,而男生 在伙食餐饮方面的花费要高出女生许多,并且在酒,上网费等方面也存在一定花 销。女生在个人护理用品化妆品,弄发型和衣着上的消费支出要明显高于男生。因 为女生所花费的这些方面都需要高支出,因此整体上的支出要高于男生。四)恋爱消费支出现象突出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普遍项目,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 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 100元到 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几十块钱。他们大多 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据调查结果 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

12、 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但无论怎样,恋爱消费现象在校园中总是普遍存在的。五)大学生中存在跟风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他们一看到什么新潮的东西就想买,为了得到自己 想要的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它必要开支。有些女同学看到室友新买了 衣服或鞋子,就会羡慕,就会产生自己也要买的冲动,即使有时并不需要再添置什 么也还是要拥有这些。这其中为了打扮自己的同时也不希望被别人比下去。而有些 男生为了讲究档次,非名牌鞋不穿,哪怕经济不是太宽裕的情况下。由此看来,大 学生的攀比虚荣心理不容忽视。三. 当前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部分学生的消费误区 1. 大学生的自主

13、消费心理导致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 强。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成长起来的,在环境的塑造下,使他们在思 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大学时期是人生中一个独立性 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虽然他们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消费 自主要求。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 的盲目性。2.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多方面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建立自 尊和实现自我价值。这里所谓的实现自我价值实际上是一种炫耀心理,表现在生活 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大学生中有许多以拥有各类名牌而不是用才 华作为炫耀的资本

14、,这实际上反应出他们心理上的一个误区: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 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 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 二)从家长的消费观念及过分满足来分析部分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 在这个经济相对宽裕的年代,家庭消费比例重大,且对孩子影响深远。每个家 庭的消费特色,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都各不相同,而这些具有家庭特色的消费习惯 及观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家长在购物时尽情挥霍,不加选择的消费,他 们的这些行为很快就会在孩子脑中留下印象,在行为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父母 对孩子都是疼爱的,但有些家长表达爱的方式不正确,对孩子表达出的是溺爱或纵 容。家长们看

15、到自己孩子上了大学,心里都是格外高兴和自豪的,因此对孩子的吃 穿用全满足,希望孩子不用操心或担心家里的经济情况。因此只要孩子伸手要钱, 就会不加考虑地往孩子卡里汇钱,就算自己再节衣缩食也不能亏待了孩子。这就造 成了部分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不加节制地消费现象。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引导不够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虽然在不断的改进,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 是因为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客观原因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观认识等原因, 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案科研风仍然未能形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另外因为 对

16、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在思想品 德修养课中缺少与人生观,价值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 题教育,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引导目的。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 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这也是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四)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影响 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 受到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面对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浪潮,也 是不能抗拒的。当代大学生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他们常常 视勤俭为寒酸,视浪费为慷慨,视奢侈为高雅,这种心理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消费 误区。在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