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9979351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图形设计者王 静知识点来源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设计时间2016年 5 月 3 日录制方式录屏适用对象一年级教学环节类型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巩固练习类知识拓展类设计思路 1教学思路立体图形是平面图形的重要的认知基础,通过设计“从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的操作活动,引入平面图形的学习,让学生在认识平面图形特征的同时,理解“体”和“面”之间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2与思维教学整合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活动中,我借助思维教学中的树形图,对学生的分类结果进行整理。不同分类标准下的树形图,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面”和“体”的辨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

2、,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为了能让学生能准确的理解,我将思维教学中的双气泡图引入数学课堂,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的图示呈现,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教学过程设计环节容画面时间片头 出示课题:认识图形第1幻灯片16秒正文讲解一、认一认,回顾旧知(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1、认一认:辨认四种立体图形,说出名称。2、小 结:这四种图形都叫做“立体图形”。3、摸一摸:每个立体图形上都有平平的面,初步感知“面在体上”。第2幻灯片29秒二、做一做,把“面”请下来。1、想一想:立体图形的表面是什么图形?2、动画演示:依次出示四种立体图形,演示从立体图形中把面“请”下来的过程。第3至4

3、幻灯片66秒三、认一认,认识平面图形。1、认一认:辨认“请”下来的面分别是什么图形?2、看一看:观察“请”下来的面的特点,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3、小 结:这四种图形都是平面图形。4、比一比:借助双气泡图,对比“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异同。第5至6幻灯片94秒四、分一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1、分一分:请学生对4个平面图形进行分类。2、交流探讨:借助树形图,展示三种常见的分法,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分类标准,加深对图形特征的认识。3、比一比:运用双气泡图,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对比。第7至8幻灯片140秒结尾(秒)1、出示课后小练习。2、出示片尾。第9至11幻灯片33秒评价

4、和反思认识图形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的教学容。是在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本节课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由于平面图形比较抽象,需要借助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知,在实践体验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从立体图形中得到平面图形”、“给图形分分类”等实践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帮助学生体会从立体到平面的转换,进而理解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图形的特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探究平面图形的特征活动中,我借助思维教学中的树形图和双气泡图,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的图示呈现,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面”和“体”、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了辨析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