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9979349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篇)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0 篇)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 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 为大家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采用怎样有效的 方式和家长合作教育孩子,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可以从家校合 心,共同教育做起。要做到这点,就要善于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要知道,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家庭的教育对学生也尤为重要。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和习惯,那怎样让学生 在家里也有个好的

2、环境教育呢?这就要我们班主任多与家长沟通,多 与家长交流,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的教育 问题和教育缺陷,一起共同进步。要让家长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 里各方面的表现,也让家长告诉老师他们孩子在家的情况。在学生做 了一件好的事时,家校可共同鼓励他,表杨他,赞赏他 ;要是学生做了 一件错误的事情,家校可共同教育他,劝导他。这样就强化了孩子习 惯的养成和对错的辨别能力。不知谁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家庭是习惯 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所以我们要通过家校共育,来缔造学生 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不管怎样,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师,更多的还需要家 长和我们一起来共同完成。学校家庭教育

3、怎样才有更有效,这是我们 应该深思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管总结完善,让自己的 教育更为有效,让自己获得提高。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2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信大多数的家 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学习,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 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学习至上,生 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学习习惯和生活习 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学习 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学习上也不会勤奋。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 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

4、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 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 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 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 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 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 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 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 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学习

5、的机器,这也是 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 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 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 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 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 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 卫生。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 务劳动,让孩

6、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 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 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 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3此刻有很多家长都在感叹小孩难教,其实假如家长们仔细观察和 思量的话,就会发明问题大多出在我们成人身上,而不是小孩子身上。下面转一位教师的经验,我们共同学习一下1、蹲下去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 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

7、,你应该 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 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爱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爱, 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明: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假如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 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 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2、走过去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 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呈现,不愿做他们做 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 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 是

8、: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假如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 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天天在教室 里要坐上几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 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我与自己的小孩是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 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 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 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 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 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3、放开手此刻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

9、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 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 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 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 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 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 有特点的人。这些素养表此刻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 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 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4、多激励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激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 要害是如何激励,以什么方式激励,在什么时候

10、激励。这些家长们未 必都十分清晰。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激励。小孩 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 不适当的激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激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 么样,都是一样的激励。到最后,可能你的激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 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激励。认为严肃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5、给自由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 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 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 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 除了不能一一代

11、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 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 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操纵他学习的时间和 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 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 往往会适得其反。假如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 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6、作学生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 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 对小孩的教育中,假如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 果可能连

12、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 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 无穷呀!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篇4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 成长中学习的模范,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十分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 当然并不是单单的教会孩子背几首唐诗,读几首儿歌,熟悉几个汉字, 而是教育孩子为人处事的道理,教会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养成具 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当然,对于惟独两岁多的幼儿来说,空 泛讲授深奥的道理并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义,孩子自然就不会理解, 所以具体的还是

13、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 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假如 缺少家庭的关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 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缺少爱,试想 一个孩子连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他还会去关怀体贴生疏人吗? 所以,必须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我们的孩子都 能快乐无忧的生活。(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模范,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 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礼貌尊重他人的时 候,能够想想自

14、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记得有一次,涵涵犯了错, 我狠狠的训斥了他,还说了一些重话,说你再这样我就打你了。本来 没觉出问题,但是之后他居然学会了这句话,动不动就说我打你。这 让我很懊悔,也很悲伤,懊悔以前不该对孩子这样说话,悲伤的是孩 子对妈妈说这样的话,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 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举一动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么生 气的状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做这样说会对我的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专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 纠正。奖励和惩处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 夸奖孩子赞美孩子,但

15、是我觉得这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 身体会的。在涵涵还是一岁多小孩的时候,他玩积木,本来是搭错了, 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给了他夸奖激励,本想能促进他进步,结果却 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错,而且变得还个性固执,我再怎样 说他还是不听不理解,这就让我想到,假如在他第一次搭的时候,我 就给他纠正,也许就不会呈现此刻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夸 奖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夸奖夸奖。当然批评 就更要有度,假如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得反叛, 当孩子做错的时候还是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旧账, 最重要的是你说的话能让孩子听懂听进去。以前涵涵做错的时候

16、我都 会跟他说一大堆的道理,结果他还是我行我素,之后听了专家的推举 是让你说的话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说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 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他都不会听的,所以我的做法就 是冷处理,让孩子自我去闹,家长能够做个冷眼旁观,等孩子觉得哭 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在去跟他说道理,这样反而更 能让他理解,假如在他发脾气的时候还去跟他说这说那,只会加重事 态的发展。假如哭闹继续不止,那我们只能迅速把他抱离现场,转移 孩子的注重力,这样做也许效果会更好。(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学会尊重孩子,这是我一 贯的坚持。在涵涵还很小的时候,我就能蹲下来听他的意见。有人会 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不然,虽然孩子小,可还是一 个个体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们更要尊重他。例如,涵涵每次出 门都会带玩具,刚开始孩子的爷爷总是阻止他带玩具,但是这样就会 闹好久才干出门,虽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会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