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9977782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探究周为坚【摘 要】摘 要:从刻板印象威胁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影响刻板印象威胁的因素, 并认为可以通过提供正确的观念,塑造有利的环境,丰富反刻板印象的信息以 及个人方面的努力这四个方面来减弱刻板印象威胁的效应。最后,文章对刻板 印象威胁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7)004总页数】3关键词】关键词:刻板印象威胁;群体认同;归因;应对方式刻板印象是指对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观念、看法。人们常 常根据性别、年龄、地域和职业对他人进行分类,并形成对这类人的固定看法。 目前,学者们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

2、集中在:性别刻板印象、种族刻板印象、地 域刻板印象、年龄刻板印象、容貌刻板印象、社会经济刻板印象等。由于刻板印象可以更简单、快捷地帮助人们认识某类人,因而这些简单化、固定化的看法也就具有了社会适应的意义。刻板印象有着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 着消极的一面。它是造成偏见的主要原因,刻板印象忽视了个体差异性,使群 体单一化,最终势必造成认知偏差,从而对某类人或事物进行错误的评价。同 时,刻板印象也给这类人带来压力,例如,人们往往认为“女性是没有方向感 的,而一旦她们被贴上这个消极的刻板印象标签,她们就会在辨识方向时产生 压力、焦虑,最终这种焦虑会让她在辨识方向时更加茫然,这就是刻板印象威 胁。 本文从

3、刻板印象威胁的相关理论出发,探究它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方式,以期使 受刻板印象威胁的群体和个体加深对这一威胁的认识,并为如何应对它提供对 策,以供思考和借鉴。刻板印象威胁史蒂尔(Steele)和安鲁生(Aronson)首次提出了刻板印象威胁概念,他们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由于人们对一个群体消极的刻板印象,使得群体中的成员因为担 心自己会印证这一消极刻板印象,从而产生的威胁感 1。他们发现,由于人 们对美国黑人存在“智商低”的刻板印象,若被告知测验与智力评估有关,将 激发他们的刻板印象威胁,使他们在标准化测验中的表现下降。后来,史蒂尔指出,刻板印象威胁具有情境性,只在特定情境下发生。例如,黑人在智力测

4、验中可能感到这种威胁,但在运动测验中就不会存在这种威胁, 而白人则相反。同时,史蒂尔还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内隐的,即刻板印象威胁 不因为没有被个体意识到就不存在 2。例如,即使一些老人认为自己的记忆 力很好,但由于人们存在“老年人记忆力不好”这一刻板印象,他们仍会受此 影响而表现出较差的记忆力。刻板印象威胁有许多的负面影响,比如在应聘中,容貌不好的个体容易因为担 心自己的容貌不好而产生焦虑,进而导致面试中表现不佳 ;再如,有的女生可能 会因为“女生学不好数学”而产生刻板印象威胁,进而认为自己学不好数学是 正常的,直至最后放弃数学的学习。因而,对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和应对 方式做深入探讨十分必要

5、。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一) 性别差异刻板印象威胁受性别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学成绩的刻板印象威胁尤其明显。任色(Laura R . Ramsey)和色克廊特瓦(Denise Sekaquaptewa)(2011)用横断 研究比较了性别、内隐刻板印象和课程表现之间的关系 3。结果表明,女性 在刻板印象威胁下的数学成绩更差,而男性的刻板印象威胁与数学课程表现没 有关系。这说明女性在数学这门课中受到的刻板印象威胁大于男性。当性别刻 板印象威胁被激发时,女性被试的数学成绩要远低于性别刻板印象未被激发时 4。(二) 自我意识水平与刻板印象威胁 由于自我意识影响着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情绪体验和价值感等,

6、自我意识水平 也影响着个体刻板印象威胁的易感性,例如,布朗(Brown)和皮勒(Pinel)发现 女性的污名意识越强,她感受到的威胁就越大 5。由于污名意识,个体会倾 向于认为自己总是受害者,体验到极大的压力和焦虑,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表现, 提高了个体所体验到的刻板印象威胁。英利克(Inzlicht)等人的研究也表明,自 我意识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影响着刻板印象威胁。自我监控能力强的个体,因为 有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他们要比自我监控能力弱的个体更少体验到刻板印象 威胁6。(三) 归因倾向与刻板印象威胁古德(Good )等人的研究发现,如果能让女生将数学成绩好坏归咎于自身努力和 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将数

7、学成绩不好归咎于我是女生,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数 学成绩7。归因方式改变了女生在数学课上体验到的刻板印象威胁。(四) 自尊与刻板印象威胁 自尊包含自我效能感和自爱,刻板印象威胁理论认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影响 着刻板印象威胁。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低,其体验到的刻板印象威胁越大。但 史温利(Amy Schweinle)和米斯(Grace A . Mims)发现,因为长期受到种族刻 板印象威胁的影响,美国黑人学生即使在种族分解的班级里,他们的自我效能 感也趋于稳定,刻板印象威胁已经很难逆转8。(五) 认同程度与刻板印象威胁 个体认知上的认同程度,影响着个体的刻板印象威胁,认同程度越高,则刻板 印象威胁就

8、越大,反之则相反。这种认同包括 :领域认同和群体认同9。领域 认同指个体非常重视在某个领域内取得成就,例如对一个学生而言,智力测试 要远比体力测试重要,学生在参加智力测试时,体验到的刻板印象威胁就要大 于参加体力测试时。群体认同涉及对种族、性别、民族的认同,也影响着个体的刻板印象威胁。例如,史特佩(Marx . Stapel)和穆勒(Muller)研究表明,越认同自己是女性的个体,体验到的数学刻板印象威胁就越大10。 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方式 由于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影响如此之多,近年来学者们也慢慢开始重视和关注 这一问题。为消除刻板印象威胁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 提供正确的观念 在学校教育中,

9、要发挥教师的作用,向学生提供正确的观念。教师应当树立正 确的性别观念,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不能歧视女生,认为男生的数学就是要 比女生好。这样会使女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降低,自尊水平下降,从而使她们的 数学潜能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女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其次,社会要提供正确的智力观念。要强调智力是可塑的,而不是天生的,强 调后天的努力和动机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从而消除刻板印象对个体所造成的 威胁。(二)塑造有利的环境在社会中倡导男女平等的观念,营造男女平等的环境,树立积极健康和谐的社 会风气,塑造自由平等向上的文化环境,提供群体间互动的平台,这样有利于 消除或减弱刻板印象的威胁。古德,安鲁生和哈德(

10、Harder)认为减弱刻板印象 威胁的影响可以采取消除性别和种族差异的方法 11。杨益的研究也提到, 个体长期处在反刻板印象信息的环境中,可以降低刻板印象的自动激活 12 正如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威胁,当他们长期处在认为自己“宝刀未老、老而益 壮”的群体环境中时,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就会更少地受到“老态龙钟”、“西 山日薄”等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影响。(三)丰富反刻板印象的信息 通过提供更多的反刻板印象的实例和榜样,可以减少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李 爱梅等人认为丰富求职者的信息是消除或减弱应聘面试中的相貌刻板印象威胁 的方法之一 13。因为这样可以收集到更多、更丰富的求职者资料,避免了 一刀切的弊端,也

11、为企业招聘优质人才提供了参考,同时对求职者也更加公平。(四)个人努力在个体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削弱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 首先,进行正确的归因。当个体面对困难时,应尽量将其进行外归因,如任务 难度、环境影响,而不是内归因,如将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和人格上。其次,要进行自我肯定性训练。马腾斯(Martens)等人研究发现女生进行自我 肯定训练可以提高女生在数学任务中的表现 14。吴镝等人也发现自我肯定能消除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影响 15。也就是说相信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可 以减少焦虑,改变对失败的态度,阻断刻板印象威胁的恶性循环,促进自尊的 提高,从而消除刻板印象威胁。 再次,在群体内寻找

12、积极的榜样。群体的榜样作用可以减弱刻板印象的威胁。 因为个体对群体内的成员认同程度比较高,更容易产生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行为, 从而减低这种威胁效应。第三,要加强群体间的互动交流。佩提格雷(Pettigrew)和确普(Tropp)研究发 现群体间的互动能促进积极态度的产生 16。多和群体外的成员进行沟通, 有利于增加对外群体的了解,从而减少对外群体的偏见,产生认同转换,最终 达到减弱之前所属群体的威胁效应。展望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方兴未艾,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 机制、内在的加工模式、研究的本土化等。在今后的研究中,尤其应注重对刻 板印象威胁进行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以期为更加有效地

13、消除刻板印象威胁提 供指导。参考文献:1 Steele C M,Aronson JStereotype Threat and the intellectual test performance of African Ame rican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5,69(5):798112 Steele,CMA threat in the air:How stereotypes shape intellectual identity and performanceAmerican Psychologist , 199

14、7 , 52:6136293Laura RRamsey,Denise SekaquaptewaChanging stereotypes, changing grades: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ereotyping during a college math courseJSoc Psychol Educ,2011,14:3773874陈皎眉,孙旻暐从性别刻板印象威胁谈学业表现上的性别差异教育研 究月刊,2006,7(14):19305 Brown R P,Pinel E CStigma on my mind: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

15、e experience of stereotype threa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3,39:6266336 Inzlicht,M,Aronson,J,Good,C, McKay,LA particular resiliency to threate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6,42:3233367 Good,C,Aronson,J, Harder,JAProblems in the pipeline:Stereotype threat and womens achievement in highlevel math courses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 29:1728 8 Amy Schweinle , Grace A Mims Mathematics self efficacy:stereotype threat versus resilienceJSoc Psychol Educ,2009, 12:5015149阮小林,张庆林,杜秀敏,崔 茜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研究回顾与展望 J.心理科学进展,2009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