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977370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沁园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 雪 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重点 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敢情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沁园春雪是体现毛泽东诗词特点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典范作品。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该词的写作背景,抓住该词熔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虚实相结合,动静结合,意境壮美,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气度豪迈的特点,领会本词的基本内容和写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能力。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板书设计沁 园 春 雪 毛

2、泽东 北国风光 冰:封(静态)千里 (总写) 雪:飘(动态)万里 长城:惟余莽莽 登高远望 大河:顿失滔滔 静态 实景 上阕 (具体写) 群山:银蛇舞 高原:蜡象弛 动态 红装素裹:交相辉映 晴日景象 想象之景 分外妖娆:艳丽多姿 导学过程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可从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或咏雪名句谈起。二、教读诗词(一)释题:沁园春,词牌名;雪,词题目。(二)回忆词的有关知识:概念、分类、派别(三)字词,学生板演qn w fn ro xn sh hn 沁 惟 分外 妖饶 逊 数风流人物 成吉思汗 chn y png b yn单 于 磅 礴 胤 (四)教师范读,然后学生朗读全词。(五)介绍背景结合预

3、习提示一,介绍1936年写作背景和1945年发表背景,强调都处在历史转折时期,以显示词的写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本词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介绍。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红军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准备渡黄河东征。2月初,毛泽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袁家沟。在这里,毛泽东同志亲自视察地形,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激情满怀,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沁园春雪。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词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有着

4、重要意义。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结合抒情,融情于景,描绘出瑰丽多姿、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和无限热爱之情;下阕议论结合抒情,寓情于议,在谈古论今之中,感情逐渐升华,最后推向高潮,突出中心。全词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们都是封建统治阶级英雄人物,对祖国的发展和繁荣有一定贡献。3、“略输文采”“稍逊风骚”的含义,“略”“稍”的准确性,“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含义,“只识”与“略”“稍”的比较。4、赞颂无产阶级英雄句子的分析和领会:(1)“今朝”指什么朝代?(2)“风流人物指什么人?(3)回顾上一层,想一想为什么选择历代帝王这个系列加以评论,而不评说古代

5、农民起义领袖。(4)“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深刻含义。(五)教师归纳、总结下阕下阕议论兼抒情,评论历史上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四、学生齐读课文力争背诵五、总结全文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词的上阕是写景:有概括写、有具体写(有静态写、有动态写)词的下阕议论兼抒情,评古是为了论今,批评古代帝王的不足,是为了下文更好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2、用词准确、精练而鲜明动词极富形象,形容词不但极富形象而且色彩鲜艳,副词十分确切增强表现力。3、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互文、比喻、借代、对偶、对比、衬托学生联想回顾相关知识学生自学字词学生用各种形式反复诵读学生通过了解背景,初步感知课文学生批注相关知识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批注理解内化学生自由探讨,交流。学生批注理解内化学生背诵学生自由探讨,交流。学生批注理解内化教学札记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