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997486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32(附答案带详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法律职业资格-法律职业客观题一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多选题: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应当进行下列哪些活动?( )A.应当听取辩护人的意见B.应当听取未成年被害人的意见C.应当听取未成年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的意见D.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的,检察人员可以安排其与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会见、通话答案:A、B、C、D 本题解析: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16条第4款规定:“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听取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意见。”因此选项ABC正确。根据第

2、18条规定:“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具备以下条件的,检察人员可以安排在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进行会见、通话:(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有认罪、悔罪表现,或者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通话有可能促使其转化,或者通过会见、通话有利于社会、家庭稳定;”可知选项D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2. 多选题:共用题干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违宪决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和决议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地方法规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撤销本级人

3、民政府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答案:A、C 本题解析: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根据该法第116条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事先监督和事后监督是:以审查监督的时间为标准进行区分的,宪法监督;机关在法律等规范性文件颁布以前进行审查的为事先监督,反之为事后监督。自治条例只有经批准后才能颁布生效,对它的监督是事先监督,而对撤销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则是在其生效之后进行的,为事后监督,

4、并且我国对这些规范性文件的监督以抽象审查为主c由此可知,答案为A、C、D项。撤销有关机关的违宪决定,是我国宪法监督的违宪制裁措施之一。根据宪法第62条第1款第(十一)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该法第67条第(七)项、第(八)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的,而全国人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因此选项A应选;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是经

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事后发现批准错误的,自然可以撤销,因此选项B应选;行政机关无权监督权力机关的行为,因此选项C不应选;自治区的自治条例是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无权监督自治区人大,因此选项D也不应选。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如果发现有违宪怀疑的法律、法规时,应当通过法律程序请求有权处理的机关作出相应处理,无权自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判决。故选项C错误。根据立法法第88条第(七)项,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深圳经济特区法规是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制定的,故全国人大有权撤销。故仅

6、A项正确。3. 多选题:原始社会规范是以习惯为表现形式并依靠氏族部落领袖的威信、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自觉遵守来保证实施的特殊社会规范;而习惯法是法的一种重要形态。下列有关原始社会规范和习惯法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哪一或哪些选项?()A.两者产生的方式不同。前者是自发形成;后者由国家认可B.两者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前者主要靠领袖威信和社会舆论;后者还依靠国家强制力C.两者的约束力不同。前者没有约束力;后者则具有法律约束力D.两者的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在某个氏族、部落内部适用;后者则适用于一个国家主权所辖的全部范围答案:C、D 本题解析:。原始社会习惯与法律。选项C的错误在于否定了原始社会规范的约束力,虽

7、然它缺乏法律约束力。选项D的错误在于误解了习惯法的适用范围。习惯法虽然具有法律的效力,但仍然具有地域性。4. 多选题:行政诉讼过程中,在哪些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以按照撤诉处理?A.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B.上诉人认为法院偏袒被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C.原告申请撤诉,法院裁定不予准许,经合法传唤拒不到庭的D.被告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撤诉的答案:A、B 本题解析:。行诉法解释第49、50条5. 多选题:甲公司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甲公司以自有的流光大厦作为抵押,贷款8000万元。双方办理抵押手续后,银行发放了贷款。现甲公司在流光大厦的土地上新建一幢溢彩楼。有关本案中房地产抵押

8、借款合同的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甲公司不履行债务时,银行有权将流光大厦单独拍卖,并由所得价款优先受偿B.甲公司在流光大厦的土地上新建的溢彩楼不是抵押财产C.甲公司不按期还款时,银行可以将流光大厦和溢彩楼一同拍卖,但只能由流光大厦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D.溢彩楼是在建工程,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设置抵押,也不得拍卖转让答案:B、C 本题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2条,担保法解释第47条。6. 多选题:在一次人民法院的法庭审判过程中,被告人的家属在旁听席上哄闹法庭,甚至要殴打审判人员,对此,该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的该旁听人员采取什么措施?A.可以对其警告制止B.可以强行带出法庭C.可以对其罚

9、款D.可以对其拘留答案:A、B、C、D 本题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94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如果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制止。对不听制止的,可以强行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被处罚人对罚款、拘留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对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侮辱、徘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综合,正确答案为ABCD。7. 多选题:关于如何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

10、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B.明确司法人员工作职责、流程、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C.推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证公安机关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D.强化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制度保障,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答案:A、B、D 本题解析: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C错误,A项、B项、D项正确8. 多选题:邹某系甲公司员工,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邹某因工受伤,再未到公司工作,公司也未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11、。后甲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邹某提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公司认为邹某未提供相关证据,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邹某在仲裁时,未提供由甲公司掌握管理的入职资料,应承担不利后果B.邹某在诉讼中,应对提供由甲公司掌握管理的工资清单承担举证责任C.邹某可以与甲公司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甲公司协商,达成和解协议。D.如甲公司系小微企业,在诉讼时就无需对解除劳动合同时间承担举证责任答案:A、B、D 本题解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

12、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因此,A选项错误。邹某的人职资料和工资清单是由甲公司掌握管理的,且该资料与仲裁请求即要求甲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差额有关,当该资料无法由劳动者邹某提供时,应由用人单位甲公司提供该资料,若其未能在期限内提供,应承担不利后果。故B选项错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因此,C选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规定:“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

13、单位负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条规定:“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劳动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在诉讼中应由甲公司对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承担举证责任,与其是否为小微企业无关。故D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ABD。9. 多选题: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区别有:( )A.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而民事合同当事人则不要求有行政主体B.行政合同的签订目的是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国家行政管理目标,而民事合同的订立是为了当事人本身利益C.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地位不完全平等,而民事合同当事人地位完全平等D.行政合同纠纷通过行政法律救济程序解决,而民事合同纠纷通过民事法律的救济途径解决答案:A、B、C、D 本题解析:。本题从主体、目的、权利义务、纠纷解决四个方面比较了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10. 多选题:下列关于宪法与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其性质都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B.两者都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C.两者都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义务来确认和保护社会秩序D.宪法与法律相比,缺少制裁性答案:A、B、C 本题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