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97399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城中学教研室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调查报告 2011.10为了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对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产生更大实效,切实提高课堂效率最终体现到成绩上, 最近教研室组织各学科老师代表对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和建议如下:一.课堂教学:1.教师的教法和业务水平方面: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次环节不分,平均使用力量,教学主线不清晰,造成无效劳动。课堂练习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就布置大量枯燥抽象的课堂练习,学生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练习,长期这样学生就渐渐缺乏生活性和趣味性,不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而加重了师生教与学的负担,并在教学中出现这样一

2、种现象: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吃力,导致低效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此时,教师们还往往抱怨学生的基础差、学习不主动;老师的知识面太狭窄,老师的专业素质需加强.同时加强与名校的交流学习.2、老师的教学理念方面:教师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位置。教师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数学课堂常常出现教师一节课讲到底,或者是老师提出问题而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又自己回答问题的现象;再或者是老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启发性。经常会听到年轻教师整节课都只有“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毫无意义的问话。尤其是在小类教学方面老师没有较好的经验,仍是摸石头过河.还进一步出现教与学的脱节.

3、建议邀请校级领导对小类教学进行业务讲座.3、老师课堂上问题设计方面:课堂教学创新意识不够,课堂教学设计不新颖;目标不够明确,课堂设计的科学性、趣味性有待提高。4.课堂知识落实方面:老师承认做的不好,主要是老师没有较好的落实经验和较强的敬业精神.导致落实不彻底.建议出台一些强而有力的制度,同时强调知识落实中老师所承担的责任(如: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有效性等).5.老师的师德方面: 部分老师不是全心投入教学,缺乏对教育的事业心,对学生的学习不是很关心. 建议邀请校级领导对教师师德进行培训学习从而提高道德修养.6.学生的学习方面:学生的主体性还不够强,接受知识比较被动,对于兴趣不强的学科过于敷衍

4、,学生学习方式较机械被动,缺少自主探究思考的时间;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时间、空间有限;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探索能力不够,学生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导致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对学习无信心,出现对高考看不到希望的现象.同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很不端正,大多学生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 建议班主任多召开针对性强高质量的主题班会,班主任对学生的单独谈话行之有效应加大宣传;建议各年级的中层领导承包班级,协调并指导班主任加强班级的管理思想.7.研究性学习开展得不够到位,建议研究性学习最好找专门的老师上课.之所以会出现以上问题,究其原因,都是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透彻,对新课改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如何把课程标准的理念及教

5、材的内容,化为课堂教学的具体设计和教学过程不甚了了,对怎样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状态是“好的”,没有清楚的标准.二.教研:1时间安排不适且教研有些过于形式化,实效性不大.建议校级领导督查所分管的教研组.2对其它学校的经验只学皮毛.应更多的结合实情.建议多举办赛课活动.三.后勤保障1:舞蹈训练的基础设施较差2高三老师备课缺电脑3多媒体.图书室形同虚设附:(一)要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课堂参与。教改促进教师改变了许多做法,尤其是在设计学生活动这个环节中,很多教师都动了不少脑筋,确实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得冷静想想,活动是手段还

6、是目的?教学环节都需要追求“情景化”吗?这些活动都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吗?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体验感悟。一是学生注意力参与。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学生没有注意就成为不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想尽办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对教材和学生现状的分析,找到教学内容、学生现状、教学期望三者之间的结合点,以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推进、问题解决、问题拓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刺激学生,让学生能尽可能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二是学生思维的积极参与。有些课堂,教师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像连珠炮似的,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再加上问题又多是一些“简

7、单化、封闭式、填空式”的问题,“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回答整齐划一、热闹非凡、举手如林、回答如雷,唯独少了必须的思维冲突和思维训练。积极自主的思维参与,是提高有效教学的有效措施,这个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思维的调动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三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有真实的情感参与和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体态语言密切相关,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学生听课时目不转睛、双眼发光,想问题时旁若无人,讨论时真当主角,发言时有理有据等外显特征来观测学生情感体验程度。(二)要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仅以合作学习为例。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教

8、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不管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师都要求合作学习;学生自主、内化的时间不充分,盲目要求合作学习;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未能体现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一些问题泛泛而过,不了了之; 分组无目的性。往往教师一宣布小组合作讨论,前两排学生很快回头,四人一组,满教室吵闹,忙的很忙,闲的很闲,小组内没有明确的分工,小组间缺乏竞争,因而也不是真正的合作,更产生不了合作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拿什么去与别人交流?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次,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问题解决的目标,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际之间的交流。 在合作的内涵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不知道怎样“训练”学生进行合作。一些教师只是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交代一句“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探究”,或者“请同学们分好工,进行合作探究”,至于怎么探究,怎么分工,怎么合作,却缺乏必要的指导,缺乏有意识的训练。二是合作目的茫然。教师们的理解是: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的要求,有利于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仅限于此。这种理解没有错,但是缺乏高度和境界。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品质。这种理念下的合作才是有价值、有前途、大气的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