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9971845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模块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稳态调节后学习本章,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稳态调节的学习。从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掌握生态该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要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在食物链的基础上进行

2、学习的。本节的内容可以充分的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以及营养结构。学生分析本节内容从表面上看,很容易学习。因为学生在初中生物、地理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内容。而且从教学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基本掌握教材的重点。但是,要深入领会生态系统(系统)在结构上具有密切的联系,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并能领会“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学科观点是有较大的难度。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的概念;2、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3、 食物链与食物网;4、 营养级的概念。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在

3、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营养级的概念以及初、次级消费者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对应关系。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法上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资料和本章章题图,引出新课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多媒体课件演示:【当堂反馈】1.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及在其上生活的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和鼠等,它们共同组成了( ) A

4、种群 B生物群落 C食物链 D生态系统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公园中的全部花一块棉田中的所有幼年、有翅和无翅的成熟棉蚜一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一片原始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长江中的全部生物密云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A. B. C. D. 学生通过预习回答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通过区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这几个概念,完成2个例题。通过习题巩固,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类型众多。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8页,并用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园中的

5、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是一个系统吗?阅读课本,观看,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思考、回答: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系统。 了解生态系统分类以及范围。生态系统的组成分图片观察几个生态系统课件出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解,引导学生看图并请同学思考:池塘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并总结。在总结的基础上引申问题,并请学生分组讨论:1.池塘中哪些成分是没有生命的,它们与生物群落有什么样的联系?2.池塘中有哪些生物?他们属于生态系统的哪些成分?3.动植物的尸体、粪便、残枝

6、败叶最终到哪里去了?点评并追问: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中缺少了一个,后果会怎样?课件演示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关系图。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与特定的功能的综合体。讲解并指导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课本90页图5-3)观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1.水,空气,阳光等;它们是生命活动存在的最基本条件,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2.生产者:团藻,硅藻,栅藻等消费者:虾,鱼等分解者:蚯蚓等3.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深入讨论,并回答问题:绿色植物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基石的地位,除绿色

7、植物以外,生产者还包括有光合细菌和化能合成的细菌。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能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的是分解者,加快物质循环的是消费者;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学生尝试建构模型,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请一位学生上黑板展示答案。这部分的内容不直观,所以借助图片和多媒体的手段,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便于学生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感知知识的形成,突出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课件展示一条食物链植物 昆虫蛙 蛇 鹰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第五营养级在讲授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生产者、消费者和营

8、养级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要搞混。特别注意三级消费者是第四营养级,而不是第三营养级,因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各种生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食物链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分解者不属于任何一个营养级。一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用课件展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课本P91)引导学生观察食物链之间彼此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引出食物网的概念, 另外让学生观察图中有多少条食物链,并列举出最长及最短的食物链,由此来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打下基础。然后解决相关问题:1此食物网中的食物

9、链有_条。2鹰是第 营养级。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4鹰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思考、回答:食物链,它们之间存在食物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过程,特别要注意营养级与消费者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观察,理解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练习,学生自己数食物链,掌握食物网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由图形到文字,利用多媒体,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他们的理解。主要是强化对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理解,掌握重点。为后面学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打好基础。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零碎,要掌握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既有生态系统的类型,又有系统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些光考记忆是绝对不行的,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充分做好准备。这一节内容理解性比较强,本节课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以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逐层深入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使学生能步步深入理解概念、掌握知识,达到预想的效果,对于课堂内容的衔接上,仍然要做细节处理。板书设计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范围 1、生态系统的概念 2、范围 3、类型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 消费者 分解者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2、食物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