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968635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技士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知识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1.解剖基本术语(1)矢状面:沿矢状轴方向所作的切面。(2)冠状面:沿冠状轴方向所作的切面。(3)水平面:(或横切面)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4)胸部标志线 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线所做的垂直线。 胸骨线:沿胸骨外侧缘最宽处所做的垂直线。 锁骨中线:经锁骨中线所做的垂直线。(5)腹部分区常用2条水平线,经两侧肋骨最低点(第10肋)的连线。 2天垂直线,经左、右两侧腹股沟韧带中点所作的垂线。分上腹部的腹上区和左右季肋区;中腹部的脐区和左右腰区;下腹部的腹下区和左右髂区。四分法,过脐的垂直线和水平线分左右上腹、左右下腹。二、骨骼系统1.骨(1)

2、骨的组成(形态和功能)骨细胞、骨胶原纤维及骨基质组成,成人骨206块,(2) 分类(存在部位)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2.躯干骨: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 (1) 椎骨的组成共24块,颈椎(7个)、胸椎(12个)和腰椎(5个) (2) 形态特点(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3.胸骨(2) 形态特点(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4.肋及肋软骨(1) 组成有肋骨与肋软骨组成,共12对。(2) 位置上7对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810对肋的软骨前端与上位的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11、12对肋软骨末端游离于腹壁肌中。5.脑颅骨颅骨:23块,脑颅骨有8块(不成对的额骨、蝶骨、

3、筛骨和枕骨,成对的颞骨和顶骨)6.上肢骨及下肢骨上肢骨由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臂部的肱骨、位于前壁的桡骨和尺骨及手骨)。下肢骨由下肢带骨(为一块髂骨,为不规则的扁骨)和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及7块跗骨和14块趾骨。三、(一) 消化管1、消化系统: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管 口腔到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部分为下消化道。2、食管是前后扁平的肌性管,位于脊柱前方,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平面与咽相续,下端续于胃的贲门,全长约25cm。3、 胃:消化管的最膨大部分,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大部位于腹上部的左季肋区。入口叫贲门,出口叫幽门。上缘凹向右上方叫胃小弯,下缘凸向左下方叫胃大弯,贲

4、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部分叫胃底,靠幽门部分叫幽门部,胃底与幽门部的部分叫胃体。空虚时为管状,充盈时为球囊性。粘膜、粘膜下层、肌层、浆膜组成。4、 十二指肠:起自幽门,下端在第2腰椎体左侧,续于空肠,长2530cm,呈马蹄铁形包绕胰头,分上部、水平部、升部、降部。5、阑尾:自盲肠下端向外延伸的一条细管状器官,形似蚯蚓(又蚓突),根部连于盲肠后内侧壁,尖端为游离的盲端。长68cm。(二) 消化腺 唾液腺、肝、胰、消化管壁的小腺体。1、肝:最大消化腺,男11541449g,女10291379g。占体重1/501/40。25.8cm*15.2cm*5.8cm。 大部位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位于左季

5、肋区。上面膨隆与膈相接触呈膈面,右叶大而厚,左叶小而薄。下面朝向左下方叫脏面。脏面的中央有一横裂叫肝门。2、胆囊: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长梨形,位于肝下面的胆囊窝内,借结缔组织与肝相连。3、胰:二大消化腺,横跨在第1、2腰椎的前面,分头、体、尾三部。质地柔软而致密,灰红色,长1720cm,宽35cm,厚1.52.5cm重82117g。四、呼吸系统 呼吸道和肺组成(一)肺 :气体交换的器官,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形似圆锥体,分肺尖和肺底,两面三缘。左肺由斜裂分上下肺叶,右肺由斜裂和水平裂肺上中下三叶。两套血管系统:一位循环与心肺间的肺动脉和肺静脉,起于右心室至主动脉弓下方分左右动脉。 另一营养性

6、血管,属体循环的支气管动静脉,运载动静脉血液到肺内进行物质交换。(二)胸膜 胸膜与壁胸膜围成的封闭的腔隙为胸膜腔。胸腔:由胸廓和膈围城,上界是胸廓上口,与颈根部通连,下界是膈,借以和腹腔分开。五、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一)肾: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位于腹后壁脊柱两侧,上端平第1112胸椎体,下端平第3腰椎,后面贴后壁肌,前面被腹膜覆盖。蚕豆形,分上下端,内外缘,前后面。冠状剖面上,见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位于浅层,红褐色,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髓质位于深层,色淡呈椎体形,称肾椎体,椎体的尖端钝圆,称肾乳头。两肾的上端有肾上腺。(二) 膀胱:上连输尿管,下接尿道。位于小骨盆

7、腔内,前为趾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空虚时呈锥形,分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膀胱颈。六、女性生殖系统1、卵巢 于骨盆侧壁的卵巢窝内,子宫两侧,左右各一。2、子宫 成人未孕呈倒置梨形,前后略扁,分底、体、颈三部。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在膀胱和直肠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成年女子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屈位。上端向上隆凸部分叫子宫底,下部变细部分叫子宫颈,底颈之间部分叫子宫体,底体间的腔子宫腔,子宫颈的内腔叫子宫颈管,上口叫子宫内口,通子宫腔,下口叫子宫外口。壁由粘膜、肌膜、浆膜三层组成。子宫粘膜叫子宫内膜。3、乳房 位于胸前部,胸肌筋膜的表面,第36肋之间。

8、乳头(上有输乳孔)、乳晕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脂肪组织构成。七、男性生殖系统生殖腺(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为外侧略扁的椭圆形器官,上下两端,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表面包被致密结缔组织叫白膜。睾丸后侧,白膜增厚并突入睾丸实质内形成放射状的小隔,把实质分隔成许多椎体形的睾丸小体叶,每个小叶内含23条曲细精管,曲细精管间的结缔组织内有间质细胞可分泌男性激素。曲细精管在睾丸小叶的尖端处汇合成直细精管在交织成网,在睾丸后缘发出十多条输出小管进入附睾。重2030g。八、心血管系统1、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约2/3在身体正中矢状面的左侧。前方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大部被肺及胸膜覆盖,小部与胸骨体下部左

9、半及左侧第4、5肋软骨接触(心内注射在胸骨左缘第4肋间隙处进针)外形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成年男255345g,成年女350g。心腔 左半心位于右半心的左后方。右心房、右心室位于房、室间隔的右前方,右心室是最前方的心腔,左心房是最后方的心腔,左心室是最靠左侧的心腔。心壁 由内向外为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2、血管肺动脉干:一短粗的动脉干,起自右心室的动脉圆锥,在主动脉根部的前方,向上左后方斜行,至主动脉弓的下方,分左、右肺动脉。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起自左心室,可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三部分。肺静脉:由左右各两条,分别为左上、左下肺静脉,右上、右下肺静脉。起自肺门,横行向内行于肺

10、根内。左肺静脉行经胸主动脉的前方,右肺静脉较长,行经上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后方。四肢肺静脉分别注入左心房后方。肺静脉输送动脉血,与体循环不同。肝门静脉系: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的静脉血。 肝门静脉长68cm,常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颈的后方汇合而成。九、神经系统1、脊髓:位于椎管内,表面有若干层被膜及脑脊液包围。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长4245cm,最宽d为11.2cm。重约30g。脊髓上端在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末端变细,为脊髓圆锥。于第1腰椎体下缘处续为无神经组织的细丝,为终丝。内部结构:灰质和白质组成。横切面间正中央有中央管,管腔内面为室管膜细胞所衬,围绕中央

11、管可见H形或蝶形的灰质和外围颜色浅淡的白质。2、大脑皮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均厚2.3mm,最厚为中央前回运动区(4.5mm),最薄为视觉区(1.5mm)大脑皮质神经元数约有200亿。海马分三层,由浅入深为多层区、锥体层、分子层。分四区(CA1、CA2、CA3、CA4)。十、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位于颈前部,舌骨下肌群深层。略呈H形。由左右两个侧叶和甲状腺峡构成。表面附有两层结缔组织被膜,内层呈纤维囊、包裹腺组织并随血管神经伸入腺实质。外膜称甲状腺鞘。2、甲状旁腺:两对扁椭圆形小体,呈棕黄色,大如蚕豆,常每侧有上下2个,共四个。十一、淋巴系统1、脾:最大淋巴器官,左季肋部,胃底与膈之间,

12、第911肋的深面,长轴与第10肋一致。暗红色,质软而脆。2、胸腺:胸骨柄后方和上纵膈前部。分左右两叶,每叶呈扁条状或锥体形。 新生儿1015g,性成熟后2540g。组织学一、细胞1、细胞膜:有两层类脂分子和嵌入的球状蛋白质构成的。2、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部分。3、细胞核:有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质组成。4、细胞以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值。二、上皮组织(一)上皮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或内衬于体内各管、腔及囊的内表面。有保护、分泌、吸收、排泄的功能。根据细胞层数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又各再分为扁、平、立方、柱状上皮等。2、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

13、构成的称腺体。3、特殊上皮:有被覆上皮演变而来,具有特殊功能。(二)上皮特殊结构1、游离面:细胞衣,为一薄层的复合糖,包括糖蛋白、糖脂、蛋白多糖。具有黏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识别等作用。2、侧面: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形成细胞连接。常见四种连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3、基底面:基膜,为一薄层均质膜,位于上皮组织基底面与结缔组织之间,主要成分为糖蛋白。连接和支持作用,具有半透膜性质。三、结缔组织1.固有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蜂窝组织,其特点是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稀疏。疏松结缔组织在体内广泛分布,位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至细胞之间,起连接、支持、营养、防御、保护和

14、创伤修复等功能。(2)脂肪细胞:大量群集的脂肪细胞构成,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3)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的固有结缔组织,特点纤维粗大,排列致密,支持和连接为主要作用。(4)网状组织:造血器官和淋巴器官的基本组织成分,是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 2、软骨组织: 由软骨细胞、基质、纤维构成。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3、骨组织: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及数种细胞组成,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基质。长骨:骨松质、骨密质、骨膜、关节软骨、血管、神经等构成。4、血液(1)红细胞:d为7.08.5um,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呈红色。(2)白细胞:无

15、色有核的球形细胞,有防御和免疫能力。有粒白(中性粒、嗜酸性、嗜碱性)无核粒(单核、淋巴)。(3)血小板:血栓细胞,骨髓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胞质碎片,无细胞核,有完整的细胞膜。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六消化系通消化管食管(1)粘膜:黏膜层,包括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上皮为较厚的未角化的,耐摩擦,有保护作用。在食管与胃交界处,复层扁平上皮突然变成;食管癌易发部位,固有层为,内有食管腺导管;黏膜肌层由纵行肌组成。(2)膜下层,为厚的构成,内含食管腺,可分泌黏液经导管排入食管腔。黏膜和黏膜下层形成710条纵行皱襞,横切面呈星形。食物通过食管时,皱消失。(3)肌层,上1/3段为,下1/3为,中段为骨骼肌和平滑肌混合组成。其的排列为内环形和外纵形两层。食管还有括约肌,位于人水平的,称为食管上括约肌;位于食管下端,一部分在膈上,穿过膈孔,另一部分在膈下的高压带,称为。这两处在非进食情况下是关闭的,可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2、胃(1)黏膜柔软,活体呈橘红色。胃空虚时形成许多皱襞,充盈时变平坦。幽门处的黏膜形成环形皱襞,突向腔内称(pylori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