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古桥与传说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968555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的古桥与传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古桥与传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的古桥与传说(一)历经沧桑变幻的古桥“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北京的桥啊瑰丽多彩 ”20 世纪90 年代一首北京的桥唱红了大江南北,京腔京味的曲调、通俗 易懂的歌词,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哼唱出几句。尤其是演唱 者蔡国庆老师,那在当年也妥妥算得上是“小鲜肉”一枚,阳光帅 气声音甜美,赢得了众人的喜爱。提起北京的桥,人们首先会想到的是三元桥、四元桥、京广 桥、玉蜓桥等架于公路之上的立交桥,这些现代化的桥梁不仅给 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而且外观很漂亮。北京城除了这些现代 化的桥梁外,其实还保留了不少有历史有年代的古桥,以及与之 相关的传说。也许有人会说北京并不是一座多水的城市,它为什 么还会有那么

2、多的桥呢?其实北京并非一座缺水的城市,反而它 的水源还很丰富呢。永定河、潮白河、拒马河、温榆河、泃河五 大河流都流经于此,其中永定河的流量最大,北京平原就由永定 河、潮白河和拒马河冲积、洪积扇堆积而成的。因此北京拥有充 沛的水源,在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北京都出现过严重水 患的文字记录。让世人铭记的还有 “卢沟桥事变 ”古桥见证了日军的侵略恶行北京河流的源头来自西部和北部山区,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 南流淌,最终汇入海河流入大海。京西北的永定河,是流经北京 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又被称为北京的母亲河。它发源于内蒙古 和兴县的洋河与山西省宁武县的桑干河,两河在河北怀来县朱官 屯汇流,史上曾称为漯水

3、、卢沟河、浑河、无定河等。因其常常 泛滥危害百姓,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时,康熙皇帝命大 臣于成龙等人率数千民工重新筑堤疏通河道,并将其改名为永定 河。暴躁的永定河虽然经常给人们带来水患之灾,但其河水也滋 润了沿河两岸的土壤,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燕京儿女。史上的永定 河曾多次摆动改道,公元 180 年前后的东汉时期,永定河逐渐向 南改道。北京的西郊建有不少皇家苑囿,这里依山傍水,自然风 光秀丽,清朝五大皇家园林:畅春园、圆明园、清漪园(颐和园 的前身)、静明园(今玉泉山内)和静宜园(今香山内)就建于 此,昆明湖及玉泉山里的泉水汇成一潭又一潭碧波点缀其中,湖 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在京城的

4、东边还有一条北运河,它是京 杭大运河北端的终点,也是金、元、明、清四代王朝的经济命脉, 通过北运河南来的漕粮可以顺利进入皇城及各处的粮仓。除此以 外,京城内的水也很多,像东西南北四条护城河、故宫外的筒子 河、紫禁城内外的金水河、北海、中海、南海、什刹海、龙潭湖、 陶然亭湖、八一湖等等河流湖泊,如同明珠一样散落在京城各处。由此可見,北京的水如此之多,那么桥肯定也不会少。东汉 文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道:“桥,水梁也。”这是桥最初 也最精准的概括。在这过去长久的时间里,桥最大的用途就是为 了涉水,虽然今天桥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如上文所说到的疏导交 通的立交桥,保证行人安全的过街天桥,沟通双方信息的信

5、息桥, 疏通血管的心脏搭桥,等等。但在这里我们只说说北京地区曾作 为涉水而用的古桥。卢沟桥的历史及建筑特色古桥之美在北京众多的石桥里,最有名的当数卢沟桥了。这座石桥气 势恢宏,构造精美,石雕技艺超群,是中国建筑史上一项不可多 得的伟大。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 15 公里处的永定河之上。虽 然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但这位母亲的“脾气”可真算不上太好 三天两头的就要“发火”。永定河的河水水量大,速度急如飞箭且 含沙量高,常常淤塞泛滥,沿河两岸的百姓因此也是饱经水灾, 又因其水浊如墨,在金代称其为“黑水河”。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 年)五月,卢沟河(即后来的永定河)又一次泛滥,冲毁了上阳 村,洪水不

6、仅使周围生活的百姓遭受了极大的困苦,而且还严重 地阻碍了往来的交通。卢沟河渡口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以前所修 的木桥既不安全也不结实,所以金世宗下令要修建一座坚实宽敞 的石桥以方便来往的商旅行人,不想石桥才开始动工不久金世宗 就驾崩了。大定二十九年(1189 年)六月,继位的金章宗下诏继 续修建石桥,明昌三年(1192 年)三月石桥完工,敕名广利桥, 但百姓们却习惯性地称它为卢沟桥,或芦沟桥。这座卢沟桥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也是华北地区最 长的石桥。桥全长 266.5 米,总宽 9.3 米,净宽 7.5 米,有桥墩 10个及11个不等距离的桥孔,桥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 此桥桥墩的制法

7、颇为奇特,桥墩呈船形前尖后方,北面是上游进 水口,砌成尖头的分水尖迎水而立,尖长 4.5 至 5.2 米,约占桥 墩的 1/5,每个桥墩的分水尖顶垂直安置一根约 26 厘米长的三 角形铁柱,俗称“斩龙剑”,可千万别小瞧这不算太长的分水尖, 它的作用可大着呢,每当洪水和未融化的冰块由上游冲刺而来时 这个分水尖都会缓解水流及冰凌对桥体的撞击力,从而对桥墩起 着保护作用。除了分水尖以外,卢沟桥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石刻 艺术。卢沟桥上的石狮子到底有多少表情各异的石狮子卢沟桥上石雕众多,首先说说石桥护栏的两头,桥西是一对 站立的石象,桥东则是一对大石狮,这两对看似只是装饰品的石 雕,除了装饰作用外其实还有

8、更大的用途,它们对石桥的护栏是 起支撑作用的。北方的石拱桥护栏一般做成石兽或抱鼓石造型, 但此桥的护栏却为罕见的站立式头顶端柱的顶兽造型,且石桥两 端的顶兽还不相同。据专家考证,桥西石象为金代建桥时遗留下 来的原物,桥东的石狮则为清代后补的。石桥上最多的石雕当数 石狮了,北京不是还有句歇后语,“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石桥望柱上的狮子及华表上的狮子一共有上百只,这些狮子神态 各异,生动优美,活灵活现,是石刻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有的狮子正歪着头专注地看着脚下的绣球,好像生怕被别人抢走 似的;有的狮子面含微笑温柔地注视着怀中正在玩耍的小狮子, 舔犊之情油然而生;有的狮子突胸张嘴作咆哮状,威

9、风凛凛不可 一世;还有狮子好像侧耳倾听桥下潺潺的水声。卢沟桥上的狮子 虽然很多,但并非真的数不清楚,1983 年经文物工作者核查,桥 上石狮共计 498 只,其中望柱上有大石狮 281 只,小石狮 211 只,华表顶部石狮 4 只,伏地石狮 2 只。1997 年政府对卢沟桥 进行大规模修缮时,又修复了3 只原来被雷电劈毁的石狮,现共 有石狮501 只。卢溝桥上这些姿态各异、构思巧妙的石狮子分别来自金、元、 明、清、民国几个时期,如果大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些石狮是 有区别的,如:身躯瘦长,面目较窄,颈部系飘带的是金元时期 的;身躯较短,足踏绣球或足踏小狮的为明朝时期的;身上间有小 狮,颈下有宽大

10、的系带,卷毛高突,雕工细腻为清康熙至乾隆时 期的;外表较新,雕工粗犷的则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 谁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就在此地。石桥东头北侧有一座 碑亭,亭内立着一块由清乾隆皇帝亲笔御题的石碑,其碑阳题写 的正是“卢沟晓月”四个雄浑威武的大字 ;碑阴则是乾隆皇帝为卢 沟桥所题的御诗:“兰若霜钟断续鸣,卢沟晓月正西横。苍烟淡接 平芜迥,曙色才分远水明。傍岸人行闻犬吠,蹙波风动见鱼惊。 车驰马骤长安道,何限低徊旅宦情!”我们知道,乾隆皇帝的书法 还是很有水平的,因为他到处题字,常写常练,因此他的毛笔字 也就很耐看了。尤其这一首七律,乾隆皇帝用了他最擅长的行草 来书写,字

11、迹更是飘逸潇洒,可供后人欣赏。除了这块最有名的 石碑外,桥西还有三座石碑:一座是清康熙七年(1668 年)重修 卢沟桥碑;一座是康熙御题视察永定河诗碑;最后一座是乾隆五十 年(1785 年)重葺卢沟桥碑。卢沟桥至今已有 800 多年的历史,朝代的更迭及日本侵略者 的轰炸都未曾摧毁它,尽管岁月沧桑斑驳了它美丽的身躯,但凹 凸不平的地面,残缺不全的石狮却又为它增加了一抹厚重的历史 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修整卢沟桥。1967 年,卢沟桥加宽 400 余米的步道,建立 59 道混凝土挑梁;1985 年,市政府为了保护古桥,在其旁边新建了三座新桥,车与行人 改走新桥,卢沟桥从此“光荣退

12、休”;1986 年,市政府成立了“卢沟 桥文物修复委员会”,同年市政府对石桥进行了保护性修建,恢复 了石桥原貌,修整后的卢沟桥作为古迹供游人参观游览;1997 年, 政府又对雷击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修缮补救。近些年科技迅猛发展,文物数字化是一个大趋势。 2017 年 启动了卢沟桥石质文物数字化的活动,通过3D扫描和色彩采集 技术,为卢沟桥的 501 只石狮、旧桥桥面及石桥各个构件等石质 文物建立数字化档案,数字化完工后,人们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全 方位精准地欣赏到卢沟桥立体高清的历史风貌。 卢沟桥美丽的传说杨柳岸边观古桥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这座城市里有看不完的美景,数 不清的古迹以及听不厌的传说。

13、卢沟桥是北京最古老的一座石桥 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个与之相关的美丽传说。相传,早年永定河上并没有桥,人们要靠坐船出行。一位住 在永定河畔名为卢沟的青年就以摆渡为业,卢沟长年送人过河, 常见河中那条恶龙闹水,这龙一闹就是几日几夜,人们根本没法 出门,他常常琢磨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可以治住恶龙,方便 行人出门。一年夏日,又赶上恶龙闹水,卢沟只能收工在家,这 时,来了个老人说有急事非要过河,卢沟看老人家非常着急,无 奈只能冒险送他过河。说来也怪,自打老人坐上船后,河面上风 平浪静,不似刚才那般风卷云涌、惊涛骇浪。卢沟正在纳闷,就 听老人说:“这河上要建座桥,河下的恶龙就被镇住了!以后再也 不敢瞎胡闹了

14、。”卢沟正想再多问老人几句,却突然发现老人消失 不见了,卢沟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从此,卢沟就一 心想着修桥。卢沟每日摆渡后就到西山伐树,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终于 在河上搭起一座大木桥。桥架好以后,乡亲们都非常高兴,以后 再也不用坐船过河了,但河里的恶龙可生气了,它来到桥下,用 身子缠住桥桩稍加用力,这座木桥就散架了。卢沟看到恶龙毁了 木桥,心里特别生气,他发誓这次要搭座砖桥与恶龙再继续斗争。 三年里卢沟不眠不休地烧砖搭桥,终于又建了一座砖桥。卢沟看 着这座结实的砖桥十分满意,心想这回恶龙一定拆不动这座桥了 可谁想到恶龙游到桥下,先撞了撞桥墩,看到桥并没有倒,就又 游到桥拱处,恶龙不停

15、地撞击桥拱,没多久桥拱处就塌了,好好 的一座砖桥又被恶龙撞散了。卢沟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的砖桥也 塌了,眼前一黑就晕了过去,等他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之前见的 老神仙却站在他的面前。老神仙说:“好孩子,你的努力我都看到 了,我现在帮你建座大石桥来镇压这条恶龙!”老神仙带着卢沟来 到西山,指着那里的大石头说:“你把这些石头凿出 810 块大方 石,140 根石柱,凿好后到云水洞找我。”卢沟拿起老神仙给他的 锤子和凿子,夜以继日又干了3 年,都准备好后,便到云水洞找 到老神仙。老神仙看到卢沟凿出的方石、石柱非常满意,但告诉 卢沟还需要准备10 把石剑。卢沟又干了 100天,终于凿出了10 把两面锋利的石

16、剑。老神仙又对卢沟说道:所需物品虽然基本都 准备好了,但还缺 490头大小不一的石狮和4头大象,卢沟听完 后又马不停蹄地干了 5 年。卢沟桥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向你诉说着过往的北京 当石狮和石象都凿好后,老神仙突然出现在卢沟面前。老神 仙对卢沟说:“孩子,这些年你为了建桥,耽误了自己成家立业, 但你要知道,你现在做的是一件大事,子孙后代都会感激你的。 石桥所需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现在可以修建了,但我太老了,就 让狮子和大象帮你吧。”说完,老神仙挨个拍拍石狮和石象,没想 到石狮和石象竟然全活动了起来,驮起建桥所用的石料到了永定 河边上。卢沟喜出望外,连夜将石桥建好,百姓们看到这座宏伟 的石桥拔地而起,也都万分高兴,像过节一样敲锣打鼓庆贺。此 时,河里的恶龙可气坏了,兴风作浪冲向石桥的桥墩,它故技重 施缠住桥墩,可万万没想到,桥礅是用石剑做的,一下刺得它鲜 血淋淋,它疼得上蹿下跳,拼命向桥面顶去!见着平坦的桥面被 它拱弯了,400 多只石狮一看形势不妙,全都跳上桥栏杆压住了 桥身。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