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9966936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快速练出丹田气-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窍门一:金漩涡聚能法 1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左手放于腿侧,手指向地,手心向右;右手心对准肚脐,手指向左,时间1分钟。 2.过程:意想整个宇宙的金光像逆时针旋转的大漩涡同样涌入身体,凝聚在百会至会阴一线上,形成一根光柱。时间30分钟。再意想这根光柱逐渐缩短,变成金光闪闪的圆球,止于下丹田。时间2分钟。 收功:将双手相叠放在肚脐上,静捂1分钟,意想周边散落之气归丹,然后睁开双眼,轻拍全身。阐明:(1)松静站立以舒服为度。(2)手势相反时意想顺时针旋转气流。()可以用两种手势交替练功。(4)病气从下垂的手指尖及两脚的涌泉穴排出。(5)放在腹前的一只手批示旋转聚能方向。窍门之二:金柱驱

2、邪功 准备:松静站立,轻闭双眼,呼吸如常,双手自然下垂,时间分钟。 2.过程:意想宇宙中有一根根金色光柱旋转而来,进入百会至会阴一线,延伸至地。金色光柱发出的强光旋转散出,将身体里的病气驱赶出体外,消失在宇宙的尽头。时间3-10分钟。 3.收功:做金漩涡聚能法8分钟(如何分派8分钟时间由修练者自定)。 阐明:(1)本功治一切疾病。 (2)将金色光柱改为火拄专治感冒,改为水柱可用于降火。-此小功法最佳在午时练习一方面打坐入静.然后调息一会儿!两手心朝下自然放在膝盖上两眼轻闭内视然后意念从浩瀚宇宙引一束青光经头顶到肝,然后不断冲洗肝部(大概9次),把肝部黑气冲洗的干干净净,黑气经由涌泉穴排入地下很

3、深处收功,叩齿九下,咽液九次. 晓蝉居士写于中华气功网如何迅速练出丹田气来武立波(-2-24 4:48:5)转载标签:保健杂谈 诸多气功爱好者,习练气功半年到一年时间,却没有练出丹田气来。如何才干迅速练出丹田气来,并能迅速结成金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练功措施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几种措施供同道们参照。1.上吸下呼法 端坐或盘坐均可,以自然舒服为度。眼帘微垂,舌尖轻抵在上齿龈处,双手虎口相交,叠放于下丹田处,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真气被吸到头顶(百会穴处),呼气时,意想真气从百会经印堂穴流到中丹田处(膻中穴区域)。呼吸一定要匀、缓、自然,意念一定不要过重。每天早、午、晚练习三次,每次200分

4、钟,大概3天即会感到每一呼吸时,即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此法习练15天时,可产生中丹田紧张感,属正常现象。 当每一呼气即感到热流注入中丹田时,则意息相随,在呼气时延伸下沉,慢慢地热流自然向下丹田处推动。通过515天习练,即可达到每次呼吸时,都会感到一股热流注入下丹田。此时脾、胃、肠、膀胱、肾等疾病都会好转或痊愈。 当感到每一呼吸时有股有流注入下丹田时,此时再练时,呼气要轻轻地止于下丹田,呼气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再过1天,即感到丹田气足,明显有一气团存在,此即气丹产生,再继续习练,经络及大、小周天将逐渐打通。2.金丹直灌法端坐或盘坐,姿势皆同上。自然呼吸。在吸气时意想宇宙上空黄色真气聚成

5、一乒乓球大小的金丹,呼气时意念金丹穿过头顶百会穴慢慢地沿着中脉降下丹田。如此吸气聚金丹,呼气降金丹,每日次,每次30分钟左右。大概通过34天的习练,即可感到金丹(气团)的存在。. 旋转金丹法站、坐、卧均可,余皆同上。自然呼吸。意想下丹田处又金黄色的一种鸭蛋大小的金丹。双手交叠轻放在下丹田处,然后均匀、缓慢地逆时针旋转2360圈,然后再顺时针旋转12060圈。每转一圈大概5秒钟,每天23次,大概04天即可感到小腹又热胀,气丹转动感。4 呼吸封丹法姿势同上,呼吸自然。先观想下丹田处有一鸭蛋大小的金黄色气丹3分钟。吸气时意想鸭蛋大小的气丹胀到足球大,呼气时意想气丹恢复到鸭蛋大小。每天习练2-3次,每

6、次040分钟,大概200天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丹存在。5 自然归回法此法适合练功有一定的根底的人,即全身经络或大小周天都畅通无阻的人。坐、卧、站均可,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似守非守下丹田有一鸭蛋大小的金丹。吸气时观想宇宙间真气通过全身毛孔进入体内,呼气时观想或内视全身经络里的精气流归下丹田并汇集成丹。每天3次,每次30分钟左右,坚持习练306天,可内视或感觉到下丹田处有一光丹形成。14法坚持习练可形成气丹,法坚持习练可形成光丹。也可以先练4法后,再练5法一段时间收功。收功措施是先深吸气3口,然后再把气沉到下丹田,然后再搓手、擦面、搓耳及拍打头部和按摩颈部即可。打通小周天有妙法 龙升 我练了几年气

7、功,始终没有打通小周天。后来阅读了张延生先生“胎息小周天贯穿法”与武立波先生“如何迅速练出丹田气来”的文章后,颇有启发,并按她们所说的措施练习,竟在不长的时间内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小周天。今将体验简介于下,以飨读者。( 呼吸封丹法姿势同上,呼吸自然,先在观想下丹田处有一种鸭蛋大小的金黄色气丹3分钟,吸气时意想鸭蛋大小的气丹胀到了足球大小,呼气时意想气丹恢复到鸭蛋大小,每天习练2-3次,每次30-40分钟,大概-40天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丹存在。武立波 ) 打通小周天的核心是在乎守丹田上下功夫,通过腹式呼吸,培植丹田内气。先观想丹田内有一乒乓球大小的气团, 随着吸气而膨胀到鸭蛋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答

8、复到乒乓球大小。呼吸要缓、匀、慢,意念要轻、淡。 大概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丹田胀热、气团存在,阐明已初步有了打通小周天的能量物质。然后,吸气时观想鸭蛋大小的气团膨胀到足球大小,呼气时观想气团答复到鸭蛋大小。 大概1 个月左右即可感到有气冲开经络通道而达到会阴, 会阴有热胀感、跳动感, 但此时的能量还远远局限性以贯穿督脉。尾闾是经络拐弯之处, 气难以通过, 此时千万不可以意领气强通, 应继续意守丹田, 仍运用腹式呼吸增强丹田内气, 当气足以冲开尾闾时,有一股热流就会上升, 自然冲开尾闾关。到了夹脊关,又无法通过, 这是由于气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就减少了, 因此只有再继续往丹田里“压气”,待气足

9、够之时, 即压强增大到一定限度,“噌”的一下就顶过去了。到了玉枕关又过不去了,脖子酸疼,头脑里轰轰作响,此时还是要老诚实实地意守丹田,增强能量,待能量充足,犹如水到渠成,“呼”的一下子又过去了。 沿任脉而下, 热流感布满任督二脉, 形成循环,往复不止。 此时,你如果吸气,不呼气,怎么吸都行,仿佛你需要的气永远吸不满,如果故意识地呼气,仿佛怎么也呼不完,呼完了再吸,吸足了再呼, 随心所欲, 舒畅极了。最后,呼吸变得细微欲止, 若有若无, 进入了胎息状态。 小周天一通, 必然进入胎息, 这是通周天后很核心的过程及现象, 假若没有这个胎息过程,就是没有真正通小周天。有人把时间与精力错误地施于空洞的意

10、通周天,而不是苦练内气,与气功本意背道而驰,势必导致空运周天的恶果。练功者当慎之 ! 如何才干通小周天张延生小周天如何才叫通?道家的书中有通周天的原则,我自己也有实践的体会。一方面就练功来讲,且不说以意贪气,由于以意领气是达不到通周天的目的。我问问你,“以意领气,你往哪领?”“任督二脉都在什么位置上?”你只懂得在身体的中间,从背面中间上来,前面中间下去,可你不懂得任督二脉的具体位置。它有多深多浅?多宽多窄?你主线就不懂得。这样,无论“背面向前转”,还是“前面向后转”,无论“男的是背面向前面转”,还是“女的从前向后转”等等,人们不必为此再争论不休了,任督二脉在哪里都没弄清晰,成果转了半天,那一点

11、气都在经络外面乱转,与肌肉产生摩擦,感到热烘烘的,觉得是得气了。事实上是能量消耗了。摩擦生热嘛。元气是用来活命的。你的元气在运动中就消耗掉了,而并没有在经络中运营。 那么人们要问,我如何懂得自己的“小周天”在哪里?那就要“勿妄勿助,无中生有”。一方面建立在这样的基本上。“妄”,指妄想,或者但愿得到不切实际的主观意识去帮忙,让它自己产生。这个过程就牵扯到了下丹田的位置问题。 下丹田在什么地方?说法诸多。有的说“是肚脐里面”,有的人说“是肚脐到命门之间”,“前七后三”或“前三后七”,有的说“是脐下三寸”,有的说是“脐下一寸二”,“脐下一寸三”,“脐下一寸三分五”,尚有的说“是关元”,“是气海”,甚

12、至有的说“在膀胱的背面,小肠的下面”,名录繁多。那么丹田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你小中的那么一块地方。什么地方?不懂得,届时候会产生,它自己会告诉你。如果你先懂得了,那往往就错了。由于每一种人腰的长短,胖瘦都不同样,那么腹中气的反压力的合力点的位置就不也许同样。下丹田如何产生的?就是当你意守下丹田,你的气不断向下丹田中压缩。压缩的过程中,根据物理学热力学的理论,“气体压缩,体积缩小的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意守丹田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热。当气体进一步压缩到一定限度,气态就会转化为液态,如液态氮、液态氧之类就是这样得到的;这就可以产生精液、津液等。液体通过加热后来才干产生蒸发及气化,体积缩小的过程中,

13、就可以放出热量。这时压到一定限度。你就会感到腰、肚子一带非常充实,饱满。当气体压缩时,就会向周边膨胀。而你腰的周边,腹部的肌肉有个反弹力,这个反弹力的合力点的位置就是下丹田。精确位置就每个人来说,多少有些差别。由于有的人内脏下垂,有的不下垂。按“前七后三者”“前三后七”的措施衡量很也许就不行。某些大亨的肚子特别大,“前三后七”的位置,前三的肚子里面全是脂肪,如果说丹田在脂肪里,脂肪里主线没有血液循环,那怎么练哪?(笑)这就没有道理了。因此,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具体状况练,届时候它自己会产生的。如前所述,气体膨胀后,反弹力压回来,继续膨胀,反弹力又压回来,如此反复,最后在合力点上集聚能量。当能量集

14、聚到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一块东西,或者说是“挤”出来一块东西。这就钻牛角尖为“气”。当压力再继续压,这团东西要运营的,其运营方向自然是选择一般阻力最小最单薄的部位。在人身体上阻力最小地方在哪?就是经络。这地方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此处正好是最单薄的环节。当压力膨胀到一定限度时,一方面把这地方先挤开,然后进入经络中去,沿着经络运营。这时走到尾闾,走到尾闾部位拐个弯,再返折而上,这个弯捐得很急。好象我们浇花用的皮管子,如果离水龙头很远,又要把水源切断,为了节省水,可以把管子折回来,水的流量面积减小,水就被截住了,达到临时切断水源的目的。然后就可以拿着管子去关龙头。道理完全同样,由于尾闾这个弯太锐了,

15、气要通过地方很困难,这地方有一种很细和很窄的缝,必须把它挤开。这时人们就不要去管它,继续往下丹田里打气、压气。当气打足时,自然就通过了。这就犹如救火用的高压水龙头,要想把它折弯,两个人都折但是来。由于能量往前冲,力量很大也就是压力要足够。这时,只要继续往下丹田打气,打到足够的时候,这个“折”就被撑开了。一撑开立即气息就上来了,气体体积增大了,单位平均面积的压强就减少了达到后腰背部又顶但是去了。压力又不够了,就需要继续打气。将气打到一定限度时,浮现腰背酸痛,由于这地方常常是着,也形成一种比较扁并且贴在那里的头部。同样需要加压。当气力足够时,一下子把通道撕开,“辘轳关”就通过了。过了这关,气再向上走,体积又增大了,单位平均面积的压强和压力又减少了到了后颈部。那里有枕骨,并且经络通道比较窄,是一种最伤心的“关”,就需要继续往下丹田打气。与前面道理同样,只要压力够了就可以过去,压力不够就过不去。气顶得脖子酸、脑袋疼,脑袋里嗡嗡的乱七八糟地响,这时按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