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律失常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9965702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心律失常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儿心律失常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儿心律失常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儿心律失常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儿心律失常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心律失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心律失常(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概 述快速心律失常包括频发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颤动和扑动。以前三者多见,为儿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症。本文讲述有关诊断的新概念和治疗进展。(一)心脏传导系统tffll-TQ、眸蔺倚畀笈赚示童图(二) 心脏电生理特性自律性(automaticity);兴奋性(excitability);传导性(conductibility)室性早搏早搏分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儿童以室性早搏为主,并有逐渐增多趋 势。本节主要讲述室性早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一、病因儿童室性早搏大多呈良性,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各阶段健康儿童。但部分年长儿 童可在精神紧张、胃肠道疾病、

2、胆道感染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时可发生室性早搏。另下 列各种原因均可致室性早搏:药物因素: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锑剂、肾 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素等过量或中毒,其中以洋地黄常见且明显,电解质紊 乱:如低血钾、钙、镁,可致室性早搏,且易发展为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疾病因素: 各种原因致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病术中术后,左室条索,风湿性心脏病, 二儿尖瓣脱垂及各种心脏有创检查,全身疾病:如缺氧、中毒、SLE、肾病综合征等。二、临床表现儿童期室性早搏大多无任何临床症状,少部分年长儿童可诉心前区不适,心跳不规则或感到胸前撞击,心脏突然下沉或停顿。一般在体检时或因原发疾病就诊时发现早搏

3、。心脏听诊表现为两次距离很近的心搏之后有较长的间隔,与脉搏间歇一致三、室性早搏分级表1室性早搏分级级别心电图结果0无室性早搏I室性早搏6次/min或30次/hII室性早搏三6次/min或230次/hIII多源性室性早搏WA成对的室性早搏,反复出现WB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早搏,反复出现VRonT 现象四、诊断室性早搏根据心电图特点可明确,但其病因复杂,预后不一,故尽早明确其病因和 性质有重要意义。发现早搏后需进行常规 12 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性质和其他 心电图改变,同时进行心脏超声、心肌酶谱和全身检查,明确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原 因引起早搏,对无明确病因者或怀疑病例行运动实验或/

4、和 24 小时心电图,以进一步判断 良性室性早搏(单纯性或功能性早搏)和器质性室性早搏(恶性室性早搏)。近年来,将 符合下列条件者诊断良性室性早搏: 无心脏病史或近期病毒感染史, 临床无自觉 症状,心脏不大,心功能正常,无器质性杂音, 活动后心率增快,而早搏明显减少或 消失,心电图早搏呈单源性、配对型、无RonT现象,无其他心电图异常。其中无症状 性早搏和运动后早搏减少或消失被认为是良性早搏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原有器质性心脏 病伴有室性早搏者,若运动减少或消失,亦提示早搏预后良好。但部分以交感神经活性增 高所致早搏可于运动后早搏增多,应予注意。五、治疗(一)治疗对象室性早搏大多数不需要药物治疗

5、已成共识,但哪些病例需要治疗仍有分歧。综合各家 意见及我们的经验,认为下列情况应予治疗:1 电解质紊乱致室性早搏者,因其易致心动过速或室颤,故需要在治疗原发疾病 同时,积极治疗室性早搏。2 药物中毒者,若停药并对症处理后,仍有早搏,需治疗。3 心肌炎、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若为偶发室性早搏,可治疗原发病同时观察 早搏发展,若增多或为频发,则需要治疗。4 Lown 3-5 级以上早搏者,需要治疗。5. 良性早搏10/min者,予治疗。若效果不佳,可停药观察。(二)药物选择 根据原发病、心功能状况及疗效选药;口服给药,单一给药为主,极频发早搏可静脉 用药。1、心律平:IC类,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6、儿科最常用的一线药,口服:57mg/(kg. 次),每6-8h 一次,有效后用23mg/(kg.次)维持。2、乙胺碘咲酮:111类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以往因发现副作用大,作为二线药。 但近年大样本研究认为其肺纤维化、甲状腺功能紊乱等副作用在儿科不常见,且因高效, 故被推荐为一线药物。20mg/(kg. d),分三次,12周后渐减至1/3量,每日1次维持。因 其负心肌作用较心律平弱,尤适应于轻度心衰病人。3、 慢心律:IB类药,二线用药,1520mg/(kg.d),分34次。4、洋地黄中毒者:静脉点滴0.3%氯化钾,用利多卡因12mg/(kg.次)静注,或苯妥因 钠 15mg/(kg.d),分

7、 4 次口服,静滴 13mg/kg。5、心力衰竭出现室性早搏,在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加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 如多巴酚丁胺。6、心动过缓而出现早搏者,宜给予阿托品、普鲁苯辛、 654-2。7、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早搏者,宜给予大剂量谷维素,并同时予安定和刺五加等。8、对于频发性早搏或RonT现象者,首选心律平或利多卡因静注或点滴治疗(同室 性心动过速)。以预防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发生。9、难治性频发性室性早搏,可给予联合用药。因儿童难治性室性早搏不常见,联合抗心律失常治疗经验不多。此根据成人经验,介 绍常用联合方法:慢心律与心律平,心律平与乙胺碘咲酮,慢心律与双异丙吡胺, 心律平与黄连素。(三

8、)疗效评价及用药疗程室性早搏用药后早搏减少或消失,即为有效,早搏无明显变化,即无效,若出现新的 心律失常,则高度怀疑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所致,应立即停药。对早搏较快消失者,可停药 观察;对早搏减少者,继续用药,将早搏控制在5次/min以下;若无效可换药。用药疗程 一般为 16 个月。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简称室上速,是一系列起源于房性、房室交界区的 过早异位搏动(至少3次以上)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因房性和交界性所致心动过速的 心电图难以区别,且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法相同,故常统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病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儿。预激综合征病患儿 50%

9、90%易 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且易反复发作。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三尖瓣下移、心内膜弹力 纤维增生症等器质性心脏病亦可引起。常因某些诱因发作,其中感染为最常见诱因,疲劳、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亦可诱发。药物如洋地黄中毒,心脏手术时和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等 因素可直接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北京儿童医院报道74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 过速患儿,心脏正常,无明显原因占54%,预激综合征占23%,各种心脏病占19%,其他 原因占4%, Rodriguez报道50%以上室上速发作是因为预激综合征,20%是因为心脏病, 以三尖瓣下移为主。二、临床表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为阵发性发作,突然发作及突

10、然终止,持续几秒钟至 几小时,部分可长达12 天。可见于任何年龄。因不同时期发作,临床特点有差异,一般 分为婴儿期和儿童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婴儿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发生于 4 个月以下,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 3:2。 临床特点是发作时年龄越小,心室率越快,心率可达200300次/min,次发作可持续数秒 至数天之久,一般为数小时。近 50%的婴儿就诊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如面色苍白、 烦躁不安、拒食、气促、发绀、肝大、四肢肌张力下降等,有的可出现不明原因低体温, 严重者可出现手足冷、出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亦有约20%患婴无临床表现,而在体 检时发现室上性心动过速。儿童期阵发性室

11、上性心动过速,男女发病比例大致相等,发病机理以房室结折返为多。临床表现为:心率约160200次/min,可自觉心跳快,心前区不适,心绞痛及头昏等,部 分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部分患儿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持续时间短者较婴儿型 室上性心动过速者不易发生心力衰竭,若持续时间长,达 24 小时以上,则可出现心力衰 竭,表现为发绀、气促、心悸、肝大、水肿等症状,甚至休克。不论婴儿型或儿童型室上性心动过速,若无心力衰竭和原发性心脏病,心脏可不扩大, 若伴心力衰竭,则心脏可不同程度增大,但治疗终止后可恢复正常。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听诊心率快,心律绝对整齐,心音强弱一致,一般无杂音。 无 心衰时脉搏有力,

12、脉搏同心率一致, X 线检查心影可轻度扩大及肺瘀血。三、分型表 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分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正向型 AVRT持久性交界性心动过速(PJRT)逆向型 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典型:慢快型 ( slow-fast)非典型:快慢型 ( fast-slow)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SART)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AAT)自律性交界性心动过速(AJT)四、诊断与鉴别诊断心电图为决定诊断的条件,心率约在130-300次/分,节律整齐,90%的QRS波不宽, P波半数可以分辨,部分隐藏T波之中。鉴别诊断主要是室性心动过速。对于诊断困难

13、者 或治疗效果差者,可做食道心电图鉴别。五、治疗(一)兴奋迷走神经: 通过血管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延缓房室传导从而终止发作。兴奋迷 走神经有致血压下降,心搏骤停的可能,应监测心电图及血压。心动过速停止,立即停用。 适用于发病早期,心功能正常,无器质性心脏病及窦房结功能正常者。(1)按压颈动脉窦,(2)冰袋法(潜水法):对小婴儿和新生儿效果较好,对已用洋地黄者有效。用装4-5C 的冰水袋,或以冰水浸湿的毛巾敷整个面部,引起潜水反射,强烈兴奋迷走神经。每次 1015s, 1次无效,隔35min可再用,一般不超过3次。应注意温度过低,或时间过长可 致室性心动过速,并应警惕发生窒息等事故

14、。(3)屏气法:亦称Valsalva maneuver:适 应于 4岁以上较大儿童。患儿平卧,吸气后屏住作“大肚皮”状,操作者按压患儿腹部但 不损伤脏器,约2030min。(5)静脉注射升压药:适应于PSVT并低血压患儿,不宜用于 高血压及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动脉升高能直接剌激主动脉弓及颈动脉的压力感受器,反射 性地增强迷走神经张力,终止 PSVT 的发作。常用新福林(苯肾上腺素) 0.010.1mg/kg 或甲氧胺0.05O.lmg/k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静脉缓注,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若血压 较用药前升高1倍或终止,应立即停药,但血压不宜超过20kPa (150mmHg),其次可用 多巴胺

15、、阿拉明等。此外,亦可用剌激咽部法,肛门检查法等剌激迷走神经,可达转律效 果。(二)药物治疗法:1、心律平:为儿科第一线用药。静脉注射每次1-2mg/kg,加入10%葡萄糖1020ml 中缓慢注入(510min),无效者可于20min后重复12次,一般不超过3次。有明显心功 能不全和传导阻滞者禁忌,新生儿和小婴儿慎用。对房室结折返有效率为54%100%,对 房室折返(顺传或逆传均有效)有效率为81%94%, 对自律性增高的室上速亦有效。若反 复发作,可用410ug/(kg.min)维持。2、异搏定:对房房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房室旁道无效。对房室结折返和顺传 型房室折返PSVT有显效,但不宜用于逆向型房室折返PSVT (心电图宽QRS波),因易 诱发室颤。常用剂量:每次0.10.2mg/kg,溶于生理盐水10ml中,1015min内缓慢静注, 转律即停用。无效1520min后可重复一次,一次常不超过3mg/kg。有明显负性肌力作用。 新生儿和小婴儿慎用,明显心功能不全和器质性心脏病者忌用。应备10%葡萄糖酸钙在急 需时作拮抗剂用。3、三磷酸腺苷(ATP):本药对房室结的前传导有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