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9964959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进网过电压练习题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过电压一、单选题1. 一般地,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B)。P215A、额定线电压 B、允许最高工作电压 C、绝缘水平 D、额定相电压2.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D)。P216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B、外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3. 外部过电压,与气象条件有关,又称为(B)。p216 A、气象过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污秽过电压 D、条件过电压4.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B)。P216A、 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B、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5. 云

2、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而且小水滴带(B)。P216A、正电 B、负电 C、静电 D、感应电6. 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D)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P216A、电流 B、电压 C、距离 D、电场强度7. 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造成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他被击中的物体损坏,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A)。p216 A、直击雷 B、感应雷 C、雷电波侵入 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8. 雷电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使周围的物体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人畜伤亡。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B)。P217A、直击雷 B、感应雷 C、雷电波侵入 D、雷电

3、的折射与反射9. 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是(D)。P217A、将导线与杆塔绝缘 B、将导线与与大地连接C、将电流引入大地 D、将雷电流引入大地10. 安装在烟囱顶上的避雷针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D)。p217 A、10mm B、12mm C、16mm D、20mm11. 下列避雷针高度为h,其影响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P218A、h30m时P1 B、h30m时P1 C、h30m时P5.5 D、以上都可以12. 为防止直接雷击架空线路,一般多采用(B)。P219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消雷器13. 避雷线一般用截面不小于(D)镀锌钢绞线。P219A、25mm2 B、50mm2 C、

4、75mm2 D、35mm214. 下列关于避雷线保护角描述正确的是(D)。P219?A、保护角越小,越容易出现绕击 B、山区的线路保护角可以适当放大 C、保护角大小与线路是否遭受雷击无关 D、多雷区的线路保护角适当缩小15. 电气设备附近遭受雷击,在设备的导体上感应出大量与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形成过电压,称为(B)。老书P168A、直接雷击过电压 B、感应雷过电压 C、雷电反击过电压 D、短路过电压16. 与FZ型避雷器残压相比,FS型避雷器具有(D)特点。老书P181A、残压低 B、体积小 C、有均压电阻 D、残压高17. 阀型避雷器阀电阻片具有(A)特性。P221A、非线性 B、线性

5、C、线性或非线性 D、绝缘18. 普通阀型避雷器由于阀片热容量有限,所以只允许在(A)下动作。P221A、大气过电压 B、操作过电压 C、谐振过电压 D、短路过电压19. 其他接地体与独立避雷针的接地体之地中距离不应(B)3m。P221A、 B、 C、 D、20. 下列关于高压阀型避雷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P222A、 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多,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增多 B、 并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增多 C、 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减小 D、 并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多,而且随电压的升高数量减小21下列关于低压阀型避雷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D)。p222

6、 A、并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 B、并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多 C、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多 D、串联的火花间隙和阀片少22、管型避雷器由(B)三部分组成。P222A、产气管、内部电极和外部间隙 B、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间隙 C、产气管、内部间隙和外部电极 D、产气管、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23、下列关于氧化锌避雷器特点描述正确的是(D)。P223A、残压高 B、通流量小 C、有续流 D、残压低24、下列关于保护间隙特点描述正确的是(B)。p223 A、不会造成接地短路故障 B、灭弧能力小 C、保护性能好 D、以上都是25、对于需要频繁投切的高压电容器,为了防止断路器触头弹跳和重击穿引起操作过电压,有时

7、需要并联(C)。P223 老书p184 A、管型避雷器 B、阀型避雷器 C、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排气式避雷器26、年平均雷暴日不超过(A)天,称为少雷区。P225 A、15 B、25 C、40 D、9027、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线路的跳闸率(A)。p227 A、降低 B、增大 C、不变化 D、以上皆有可能28、杆塔接地电阻应(B)愈好。P227A、愈大 B、愈小 C、在土壤电阻率小的地区愈大 D、在土壤电阻率大的地区愈大29、多雷区,如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在35kV以上,则在变压器的(D)装设阀型避雷器保护。P228A、低压侧 B、高压侧 C、不需要 D、高、低压侧30、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

8、路的距离应(A)3m。p228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都可以,看具体情况选择31、屋顶上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可按保护角(A)确定。P229A、60 B、45 C、30 D、1532、下列(D )表示中间继电器。A、KA B、KS C、KT D、KM33、同等高度的避雷针,平原的保护范围( B )山区的保护范围。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34、阀型避雷器都由火花间隙和阀电阻片组成,装在密封的瓷套管内。火花间隙用铜片冲制而成,每对间隙用( C )厚的云母垫圈隔开。A、0.51.5mm B、1.52.0mm C、0.51.0mm D、0.52.0mm35、在土壤电阻

9、率不大于100m的地区,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A )。 A、10 B、15 C、20 D、3036、中小容量的高压电容器组如配置电流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可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B )倍。 A、1.5-2 B、2-2.5 C、2.5-3 D、3-3.537、外部过电压通常指(C )过电压。 A、操作 B、感应 C、雷电 D、直接38、下列电缆编号属于35KV线路间隔的是( B)。 A、1Y123 B、1U123 C、1E123 D、1S12339、把设备编号和接线端子编号加在一起,每一个接线端子就有了唯一的(C )。 A、设备文字符号 B、回路编号 C、相对编号 D、安装单位号40、对于较

10、为重要、容量较大的变电所,操作电源一般采用( A)。 A、直流操作电源 B、交流操作电源 C、逆变操作电源 D、照明电源41、中小容量的高压电容器组如配置( B),动作电流可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2.5倍。 A、过电流保护 B、电流速断保护 C、差动保护 D、过负荷保护42、金属氧化性避雷器应安装垂直,每一个元件的中心线与避雷器安装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该元件高度的( B )。 A、2.5% B、1.5% C、3.0% D、4.5%43、为防止直接雷击高大建筑物,一般多采用( A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保护间隙44、继电保护回路编号用(D )位及以下的数字组成。 A、

11、2 B、3 C、4 D、545、( C )所发信号不应随电气量的消失而消失,要有机械或电气自保持。 A、时间继电器 B、中间继电器 C、信号继电器 D、电压继电器46、跨越道路的水平拉线,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 C )。 A、3m B、5m C、6m D、8m47、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m的地区,独立避雷针接地电阻不宜超过( A )。 A、10 B、15 C、20 D、3048、主保护属于按( C)分类。A、被保护的对象 B、保护原理C、保护所起作用 D、保护所反映的故障类型49、雷季经常运行的进出线路3条时,10kV避雷器与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是( A)m。 A、27 B、25

12、C、20 D、3050、以下过电压中( C)属于内部过电压。 A、大气过电压 B、感应雷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51、雷季经常运行的进出线路4条及以上时,10kV避雷器与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是( B )m。 A、25 B、30 C、20 D、1552、以下过电压中( C)属于内部过电压。 A、大气过电压 B、感应雷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53、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当装置自产零序电压大于(C )时,延时15秒接地报警。 A、20V B、25V C、30V D、40V54、雷季经常运行的进出线路1条时,10kV避雷器与变压器的最大电气距离是( D )m。A、30 B、25 C、20 D、1555、氧化锌避雷器的阀片电阻具有非线性特性,在( B ),其阻值很小,相当于“导通”状态。 A、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 B、电压超过其启动值时 C、冲击电压作用过去后 D、工频电压作用过去后56、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对其放电,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入地,产生破坏性很大的( C )。 A、热效应和电效应 B、电效应和机械效应 C、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D、热效应和电磁效应57、同等高度的避雷针,山区的保护范围( A )平原的保护范围。A、小于 B、大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