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961373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有机物和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 .水和阳光2.如果你去永春牛姆林旅行,你认为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A.凌晨 B.上午 C.黄昏 D.深夜3.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了绿色汁液,下列液体中最容易将绿色汁液洗去的是()A.自来水 B.酒精 C.肥皂水 D.沸水4.光合作用过程是一个(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5.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为正确控制变量,应

2、选用的实验组合是()A. B. C. D.6.如图是探究植物进行某些生理过程的实验装置,其中,乙装置罩上不透光的纸盒(如图所示).几小时后,观察到两装置的试管内有气体产生(如图a、b).产生的a、b气体分别是()A.氧气、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C.氧气、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二氧化碳7.永春牛姆林植被茂密,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植物进行什么生理作用的缘故?()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8.如图表示榕树叶片在24小时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情况,其中发生在黑暗环境的是()A.B.C.D.9.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

3、光照时间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10.在过度密植作物茎叶严重遮阴的情况下,会造成减产,其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大于有机物的消耗 有机物的消耗大于有机物的积累.A. B. C. D.11.农艺师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施农家肥 B.适时播种 C.合理密植 D.及时松土12.农业生产上对农作物进行立体种植,主要是为了()A.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B.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C.提高农作物对土壤中肥料的利用率 D.提高农作物的蒸腾作用二、非选择题13.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普利斯特利的实验:(1)将一

4、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_了,小白鼠很快也_了。(2)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_。(3)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_。(4)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_或_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科学实验证明(5)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排出的_是绿色植物_的原料。(6)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仅有_,还有_。参考答案1.C2.C【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

5、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恰恰相反,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即植物在白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在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在凌晨,植物刚刚进行了一晚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森林中氧气含量此时最低;黄昏时刻,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因此,黄昏是到牛姆林旅行天然“氧吧”“吸氧”的最佳时间.3.B【分析】从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较为基础.【解答】解: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没有淀粉时,需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以

6、溶解叶绿素;这说明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小明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的绿色汁液,就是含有叶绿素的汁液;涂抹上酒精后,叶绿素就溶解在酒精中.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4.A5.B【分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知识.科学探究是我们一般采用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对照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惟一性.【解答】解:本题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作为探究性对照实验来说,实验中应有唯一的变量光,其它条件都要相同且能满足光合作用需要.我们想明确对照组,也就是满足光合作用需要,光合作用顺利进行的,应为,那么与有唯一的变量光的实验组为.所以应选用的装置组合和.6.C【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个内

7、容,一是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二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分析解答.【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甲装置具备光合作用的条件,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实验的唯一变量应是光照. 乙装置因缺少光照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7.A【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解答】解:由分析可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

8、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来源,人类和其它的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森林被誉为“天然氧吧”.8.D【解答】解:叶片白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此可忽略不计)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消耗的氧气,因此放出氧气;晚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D符合题意.9.A【分析】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据此答题.【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

9、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A.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作物就减产.A错误;B.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B正确;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C正确;D.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自然就产量高.D正确.10.B 11.C 12.B13.(1)熄灭死亡(2)熄灭(3)正常地生活(4)蜡烛燃烧动物呼吸 (5)二氧化碳光合作用(6)二氧化碳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