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956563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教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老师教学随笔:小学数学图形认识与培养学生量感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和课程目的是:突出“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机的交融,注重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过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理论创新的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才能,真正表达“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本文通过教学个案,突出显现了在课堂教学上应多给学生考虑的空间,开拓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步学生积极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生存的空间,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生在学习几

2、何时,老师经常会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让学生自己拼各种不同的图形,这样可以使他们很容易的在自己动手过程中理解各图形的构造、原理及意义等等。就如在教学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原理时,老师先是让学生从五根小棒中任意抓三根围一围,让学生直观感知到有些是可以围成的,有些是围不成的,同时使学消费生一种空间直觉,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小于最长边是围不成的,当两条较短的边合起来大于最长边是可以围成的;然后又让学生边围边有序地记录每根小棒的长度,并对此进展必要的分类;最后让学生在空间直觉引领下形成的三边关系几何模型和基于数据寻找三边关系的代数模型这两者的互相作用中抽象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从上面的案例可以体会出,要想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的本质,就要使学生能亲自动手,亲身体验,知道几何图形的理解与把握,只有在操作与实际活动的探究中去进展建构,才能让学生能体会到空间既要有活动,也需要有考虑,也才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考虑问题的才能。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