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944609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公司应急救援制度(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长治郊区三元南耀吉安煤业有限公司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二一三年八月目 录一、工作例会制度4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5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6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8五、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10六、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13七、应急培训制度15八、应急预案管理制度17九、应急宣传教育制度18十、应急投入保障制度20十一、应急救援档案管理制度23十二、应急救援责任追究与奖惩制度25十三、应急救援队伍管理规定28十四、应急预案演练与评估制度29十五、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制度32十六、应急救援治安保障措施40十七、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措施44十八、交通和运输保障应急管理措施47十九、应急

2、救援经费管理使用保障措施50二十、医疗小组应急方案52二十一、通勤车突发事件(事故)应急预案5554一、工作例会制度为更好的学习、贯彻应急救援管理制度,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及时准确的指导和解决应急救援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应急救援工作例会制度。一、会议时间:每月第四周周三组织召开一次应急救援工作例会。二、组织单位:安全科三、主持人:安全副经理四、参加人员:总经理、各副经理、各经理助理、各部门负责人。五、会议内容1、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2、通报矿井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3、对一个月来应急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汇报。4、对本阶段应急

3、救援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下月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六、会议要求1、参会人员必须按时参加会议,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应向主持人请假。2、安全科做好会议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3、要求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及相关人员认真落实会议精神及内容,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4、无故不参加会议每次罚款200元,迟到罚款100元。二、应急救援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矿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

4、,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2、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3、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安全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安全科长、各生产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应急检查领导小组。应急检查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并负责日常管理。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公司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预案要符合矿井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并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5、应急检查。根据年度计划,每

5、季度至少安排一次全面检查,对各项设施、通讯设备,救援物质储备,救护队人员配备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有关规定,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积极推进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特制定本制度。一、成立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组 长:总经理副组长:各副总经理成 员:各总经理助理、安全指挥中心、安全科、调度室、通风科、生产技术科、机电科的负责人和各厂队负责人。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以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和推进本质安全型矿进建设为目标,以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分级管理责任制为手

6、段,坚持“全面排查、分轻重缓急治理,解决与监管并重,程序化管理”的原则,突出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加大投入、严格考核,全力解决当前“一通三防”、防治水、安全供电、顶板、提升、运输等方面威胁矿井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三、矿井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1、矿长是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者,对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排查治理负全面责任。2、各分管领导是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主要责任者,负责本系统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工作。3、安全生产口各业务科室的负责人是本专业重大安全隐患认定排查治理的具体责任者,负责本专业范围内的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方案论证、工程设计、设备选型

7、,并按计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科室其他管理人员按照矿井安排和科室业务分工,负责本岗位范围内隐患认定和排查治理。4、安全矿长对全矿井重大安全隐患的认定及排查治理负全面监督把关责任,安全科具体负责重大安全隐患的统计、汇总、建档、上报,并按照计划安排对各项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进行过程监管和结果验收考核。5、财务科负责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所需费用的到位。6、各施工单位对施工的重大安全费用工程,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并按照“三定”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四、考核兑现办法:由安全科牵头,对列入安全费用计划的隐患排查治理项目实行责任考核,对全年安全费用项目以业务分管为主,合理分工做到人人头上有

8、指标,并实行“三定”,按期按质按量完成的给予奖励。四、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制度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消除安全隐患范围:矿区、施工作业区职责:各科室、厂、队 一、安全科职责1、必须组织或聘请有资质人员按规定对我矿重大危险源定期进行检测、评估;2、安全科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负有检查、督查的职责。二、生产单位1、生产单位负责人直接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2、具体管理措施依照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制度执行实施。3、建立健全物质安全技术资料,要求配置相应的应急器材。4、根据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对重大危险源紧急事故进行抢险救灾实施及日常演练。5、每年不得少于一次举行安全、消防应急演习活动。三、各科室、

9、(区)队每月不得少于一次进行专项安全综合检查。四、队组对生产装置的日常巡回检查记录要及时。班组员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巡回检查,同时队组的班组安全教育学习每月不得少于八次,并建立学习记录台账。五、凡进入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区域内所有设施的更改需要生产部按程序审核同意方可实施,外来人员要有专人陪同方可入内。六、安全员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七、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区域内安装有4路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监测。八、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过整改避免事

10、故发生的,单位将给予奖励100500元,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公示,对事故苗头知情不报者将给予处罚。五、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为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现就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安全检查、重大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2.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促

11、进各类风险隐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事故;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所在区域主要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特点,熟悉救援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二、组织和实施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由安全科会同其他业务科室共同完成。各部门要针对矿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状况,制定并下达年度预防性检查工作计划,每年至少应组织2次预防性安全检查活动。调度室要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开展预防性检查,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交流工作经验,并对在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安全科制定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并下发到应急

12、救援队伍。预防性安全检查的具体工作由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下达的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制定本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实施方案。要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与日常值班工作的统筹安排,适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三、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1.检查范围。预防性安全检查的范围包括:我矿井上下各类重大危险源,以及矿山周边区域可能面临的问题。2.检查重点内容。重点检查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合理,通风设施是否完善,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及矿井反风演习情况;防灭火措施的落实情况;瓦斯煤尘的预防治理情况:顶板管理情况;水害防治措施;六大系统的完好情况等。四、工作要求1.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的重要

13、性和必要性,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要亲自研究部署,指导应急救援队伍有序、有效地开展好此项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门,要下达整改指令,督促其及时整改落实。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登记建档,明确专人跟踪督办。 2.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应急救援队伍对本单位的安全检查,主动提供有关安全生产的图纸资料和规章制度,对应急救援队伍的检查不得拒绝和阻挠。对查出的问题和重大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间,落实整改责任和资金,及时解决问题和消除隐患。3.各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熟悉我矿生产和救援环境,了解企业的主要隐患和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预

14、案,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制定科学的应急救援与处置方案,配齐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不断提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救援能力。4.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和总结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逐步规范和完善检查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不断提高预防性安全检查的效果。六、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物资装备状态良好,为发生突发事故救援时提供物质保障,制定本制度。二、范围:应急救援物资包括井下各种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应急药品。三、职责:1、供应科负责各种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日常管理。2、后勤服务中心医务室负责药品的日常监督管理。3、通风科负责消防器材的日常监督管理。四

15、、检查与维护管理1、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准备,在应急救援救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在日常的完备有效,不得随意使用或挪作他用。2、各部门对现有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负有储存和妥善保管的责任,对救援物资装备应定人、定点、定期管理。 3、各个救援物资装备责任人应按规定定期对物资装备进行检查、维护、清洁,及时更新有效期以外或状态不良的物资装备、补充缺失的物资装备、定期进行清洁擦拭,如发现较为严重问题时,应及时上报。并将检查、维护、清洁情况记录在案。4、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员工掌握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确保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在日常情况下的完备有效。5、供应科会同其他职能科室定期对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存储、检查、维护、擦拭、记录情况进行督导,促进对救援物资装备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检查中发现应急救援物资毁损、丢失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及时补充。6、对于工作不到位现象,供应科有权根据相关管理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