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994138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过答案电大【电工电子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路分析基础直流电路部分一、 单项选择题1、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为( A )。-2A2AR1A. -1AR31R41B. 1A图1I3AR21C. 2A5AR1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 B )。RA. 5AR210ARB. -15A图2IRR31C. -5A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号标出。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示数10A,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 C )正确。A. I1=10A,U=-6V B. I1=-10A,U=6VC. I1=10A,U=12VA3UI1 +-20V324V3610图3I4、图4所示

2、电路中,电流I为( B )3A+30V-A. -3V6B. 5A图4C. 2A5、图5所示电路中U为( A )。2A-45V+ A. 30VU15 B. -10V图5 C. -40V6、图6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A )。+2V-A. 1A,2WR1A2B. 2A,4W图6C. 2A,2W27、图7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B )。R+2V-A. 0A,2W1AB. 1A,2W图7C. 1A,4W8、图8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RP2的滑动端向右移动I2时,电流I1、I2的变化趋势是( B )。RP2RP1I1ISA. I

3、1减小,I2增大图8B. I1增大,I2减小C. I1不变,I2减小9、图9所示电路中,电压Uab的数值是( C )。Uaba 8+10V-2+10V- A. 0V图9b B. 2VC. 10V 10、图10所示电路的I、U表达式为( B )。 II1 A. I1=I-IS,U= gUIS B. I1=-I-IS,U=图10 C. I1=I-IS,U= 二、简答题1、恒压源的性质是什么?答:恒压源的性质为(1)它的输出电压始终是恒定的,不受输出电流的影响;(2)通过它的电流不由它本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2、恒流源的性质是什么?答:恒流源的性质为(1)它的输出电流始终是恒定的,不受输

4、出电压的影响;(2)恒流源的端电压不由它自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3、负载增加的涵义是什么?在近似恒压源供电或近似恒流源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增大还是减小?答:负载增加意指电路的输出功率增加。在近似恒压源供电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P=UI=,负载增加既是负载电流增大,相当于负载电阻减小。 在近似恒流源供电的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P=UI=I2R,负载增加既是负载电压增大,相当于负载电阻加大。4、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答:如果电压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电流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应相等,既是说,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二者的伏安特性相同,那么两种

5、模型可以等效互换。5、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答:KCL定律: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或=0KVL定律:在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或=06、作为线性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简述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答:对于包含有多个电源的线性电路,电路某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的代数和。叠加定理只能分析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不能用来计算功率。7、在电路分析与计算中,戴维南定理最适宜应用于哪种情况?答:如果只需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此时最适宜采用戴维南

6、定理。三、综合题1、图11所示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数值及其内阻,图中标出的U和R0组成某实际电压源。已知R1=2.6,R2=5.5,当开关K1闭合,K2打开时,电流表读数为2A;打开K1,闭合K2后,读数为1A,试求U和R0。R2R1R0 图11UK2K1 解:K1闭合,K2打开,有I1(R0+R1)=UK1打开,K2闭合,有I2(R0+R2)=U联立上两式,得出U=5.8V, R0=0.32、在图12所示电路中,已知U1= U2= U3=2V,R1= R2= R3=3,求UAB、UBC、UCA各为多少?R3 + U1 -R1 U3 -+ -U2 R2 图12解:设流过ACB回路的电流为I,根

7、据基尔霍夫定律,有 (R1+R2+R3)I=U3-U2+U1求出I=A所以 UAB=U1-IR1=V UBC=-U2-IR2=-2VUCA=-UAB-UBC=V 3、用戴维南定理求图13电路中R5所在支路的电流。已知R1=R2=R4=R5=5,B R3=10,U=6.5V。R3 R1 D A R5 R4 R2 C + -U 图13解:断开R5,求开路电压UO和入端电阻R0UBD= U4.33VUCD= U=3.25VUBC= UBD+UDC=UBD-UCD=1.08V将U短路 R0=(R1/R3)+(R2/R4)5.83求出电流I5为I5=0.1A电路分析基础交流电路部分一、单项选择题1、在正

8、弦交流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C )。A. i= B. I= C. I=2、在正弦交流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 C )。A. i= B. I= C. I=UC3、通常所说的交流电压220V是指它的( A )。A.有效值 B. 平均值 C. 最大值 4、图1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而频率升高,各灯泡的亮度变化是( B )。CBAuA. 灯泡A变亮LCRB. 灯泡B变亮图1C. 灯泡C变亮uu i5、图2所示是某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u和电流i的波形,可以判断该支路是( A )。ti A. 电阻电感串联电路0 B.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图2 C. 纯电感电路6、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

9、压u和电流i分别为u=141cos(314t+600)V,i=7sin(314t-120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A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7、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压u和电流i分别为u=10cos(t+200)V,i=5sin(t+1100)A,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C )。A. 电容 B. 电感 C. 电阻8、在RLC串联电路中,如果调大电容,则( A )。A.电路的感性增强B. 电路的容性增强C. 电路的性质不变9、并联电路及相量图如图3所示,阻抗Z1、Z2和整个电路的性质分别对应为( Ci2ii1i1iZ2图31Z1A.感性、容性、感性 B.容性、容性、容性 C.容性、感性

10、、容性 10、在三相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4A,则中线电流为( C )。A.4A B.12A C. 0A 二、简答题1、何为三要素?自行在正弦交流电量瞬时波形图上标出3要素。答:幅值、频率、初相2、简述RLC串联电路产生串联谐振的特点?答:(1)电路的阻抗最小并呈电阻性。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3)XL=XC,串联谐振可在电容和电感两端产生高电压。3、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答:电源能够传送多少有功功率给负载,与功率因数cos的大小有直接关系。cos=1,说明输出的功率全部是有功功率,电源设备得到充分利用。cos 的大小说明了电源设备的容量被利用的程度,低功率因数

11、将造成电源设备的浪费。4、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星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有何关系?答: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IP=IL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UL=UP5、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有何关系? 答: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IL=IP 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UP=UL三、综合题1、已知某正弦电压在t=0时,其值 u0=110V,初相为600,求其有效值。解:正弦电压瞬时表达式为 u=Umcos(t+600) 当t=0时, u0= Umcos600 故有 Um=220V U=220V2、有一电感线圈,当接在电压为40V的直流电源上时,测得线圈

12、电流为4A。当接于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的正弦交流电源时,测得电流为10A,求线圈电阻与电感。解:直流电源作用时 XL=L=0,R=40/4=10 交流电源作用时 Z=22 XL=19.6 L=62.4mH3、图4所示电路中,已知电压表的读数为15V,电流表的读数为1A,R=5,电源的角频率=200rad/s,求电感L,和电路消耗的功率。解:设电流为参考相量,即=I 00 A,电阻R上的电压相量为=R=5 00 V,由于电感上的电压超前电流相位900,则有UL=14.14V 于是XL=14.14,L=70mHP=I2R=5W 4、已知RLC串联电路的R=10,L=2mH,C=180pF,电源电压为5V,求谐振频率f0、谐振电流I0、品质因数Q0。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