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994045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一生物遗传与进化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易度1.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分析及验证1,3,4,9(中)2.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计算2,5,6,7,8,10(中)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D)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B.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表现为自由组合

2、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是:(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因此,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归纳总结的,也适合多对相对性状,所以,A选项错误。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出现与亲代不同的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C)A.B. C.或 D. 解析:双显性纯合子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二代出现与亲代不同的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两个单显性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与亲代不同的新类型的个体占总数的。3.对某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遗传

3、因子组成为Rrbb和RrBb,则该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RRBbB.RrBbC.rrbbD.Rrbb解析:与双隐性植株(rrbb)进行测交得到的个体基因型为Rrbb和RrBb,则被检验植株的基因型为RRBb。4.下表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其中部分遗传因子组成并未列出,而仅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项目YRYryRyrYR13YyRRYyRrYrYYRrYYrr4YyrryR2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A.1、2、3、4的性状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YYRR只出现一次C.在此表格中,YyRr共出现四次D.遗传

4、因子组成出现几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解析:F1产生的雌雄各四种配子随机组合,要熟悉F2共有16种组合,9种遗传因子组成。表格中的1、2、3、4分别表示YYRR、YyRR、YYRr、YyRr。“双杂”占4/16,“单杂”四种各占2/16,“纯合体”四种类型各占1/16。遗传因子组成出现几率的大小顺序为43=21,D项错误。5.(xx年西城期末)香豌豆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R、r)控制,只有B、R同时存在时才表现为红花。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杂交,F1全部开红花,F1自交得到F2,开红花与开白花的比例是97。甲、乙两株开白花的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C)A.bbRr、BBrrB.Bbrr、bb

5、rrC.BBrr、bbRRD.bbrr、bbRR解析:甲、乙都开白花,说明甲、乙体内最多只存在一种显性基因。两品种杂交后,F1全部开红花,说明两亲本都含有一种显性基因且为纯合子,即基因型为BBrr和bbRR。6.(xx年深圳检测)木瓜素有“岭南果王”的称号,如设其白色果(W)对黄色果(w)为显性,扁形果(D)对圆形果(d)为显性。纯合白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X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X植株”的基因型是(D)A.WwddB.wwDDC.WwDdD.wwDd解析:要由子代表现型推知亲代基因型时

6、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隐性纯合突破法,其原理是:隐性性状一旦出现,肯定是纯合的,说明双亲至少各含有一个隐性基因。二是从子代每对相对性状的比例入手,根据11和31来推知亲代的基因组成,黄色白色=11Wwww,扁形圆形=31DdDd,组合之后为WwDd、wwDd。7.已知豌豆红花对白花、高茎对矮茎、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红花高茎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白花矮茎子粒饱满植株杂交,F2理论上为(C)A.12种表现类型B.高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151C.红花子粒饱满红花子粒皱缩白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9331D.红花高茎子粒饱满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81解析:设题干所说的

7、三对性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AABBcc和aabbCC,则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因此F2的表现类型有8种,高茎子粒饱满和矮茎子粒皱缩为91,红花高茎子粒饱满与白花矮茎子粒皱缩为271。8.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A)A.RrMm、RrmmB.RrMm、RRmmC.RRMm、RrmmD.RRMM、RRmm解析:从题图观察可知红果黄果=31,多室二室=11,与选项A相符合。二、非选择题9.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合理设

8、计了实验程序。孟德尔以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纯合亲本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三组实验,按照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检验假说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定律。(1)孟德尔提出的解释实验现象的假设是。(2)孟德尔三组实验中,在分析现象阶段完成的实验是,在检验假说阶段完成的实验是。(3)若将F1中全部的杂合高茎豌豆进行多代自交,请用坐标曲线图表示连续若干代子代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解析: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设是:控制生物性状

9、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绘制坐标曲线图时:首先绘出横、纵坐标的方向、含义、单位,然后根据相应数据描点,最后将点连成线。据题意可知:F1中全部的杂合高茎豌豆进行多代自交,子代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1-(1/2)n/2,其中n为F1的自交代数,据此公式绘制出相应的曲线图。答案:(1)控制生物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会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纯合亲本杂交、F1的自交F1的测交(3)如图三、拓展题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设A、a控制是否抗病,B、b控制种皮颜色)组合序号杂交组

10、合类型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抗病红种皮抗病白种皮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416138410135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80184178182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140136420414(1)对于是否抗病,根据第组杂交结果,可判断 对 为显性;对于种皮颜色,根据第组杂交结果,可判断对为显性。(2)三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3)第组符合测交实验结果。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子代表现类型及植株数目推测亲代表现类型、遗传因子组成等。现将解题方法归纳如下:(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判断:单独分析每一对相对性状。在第组中,双亲均为红种皮,子代个体有红种皮和白种皮,且比例接近

11、31,由此确定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在第组中,双亲均为感病,子代个体有感病和抗病,且比例也接近31,由此确定感病对抗病为显性。(2)推断遗传因子组成的常用方法填空填充法:如组中: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先把确定的基因写下来,不确定的用表示待定:aaBAB,然后根据子代的表现类型来确定“”处的基因。应特别关注隐性个体,子代中有抗病白种皮(aabb),则这是由双亲各提供一个ab配子结合而成的,由此确定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先分析再综合:如组中: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从子代表现型入手,将两对性状单独考虑,子代性状中感病抗病=11,由分离定律可知,符合测交实验结果,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aa;同理,子代性状中红种皮白种皮=11,则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确定为Bbbb,再根据亲本的表现型将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组合,即得aaBbAabb。利用分离比判断:在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分离比如下:AaBbAaBb9331AaBbAabb3311AaBbaaBb3131AaBbaabb1111AabbaaBb1111如组中:双亲表现类型为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结合特殊分离比可确定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Aabb。(3)单独分析组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均符合测交实验结果,即子代中显性隐性=11。答案:(1)感病抗病红种皮白种皮(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