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9909844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2边城(节选)(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二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2.学习小说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描写方法。能力目标1.美读课文,提高学生对含蓄语言的感悟能力。2.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学生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德育目标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学生爱世界、爱人类、爱生活的高尚情操。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塑造的翠翠的形象及其身上体现出来的淳朴的人性美。2.体会课文对人物心理细致入微的刻画。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以此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教学方法1.美读课文,细细咀嚼品味作品蕴含着的诗一般的意韵。2.引导学

2、生讨论分析翠翠的形象,小说的主题等。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繁华的大都市,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林立的高楼、琳琅的商品、穿梭的人流、怡人的乐园。闲暇时,我们是不是也想让生活增添点儿古朴意趣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拜读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神游于作品描写的几十年前的湘西,感受那里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二、解题出示多媒体投影: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省凤凰县人。十三岁就参加预备兵训练,后正式入伍,其早期创作大多是写童年生活和青少年行伍生活,具有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1931年以后的创作转向现实生活,在理想化的牧歌情境中表现着作家所向往的人情和人性

3、美。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他创作成熟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边城写湘西江城一个恋爱故事:山城茶峒的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爱上碧溪岨渡口老船夫天真美丽的外孙女翠翠。两兄弟坦诚地互诉心事,相约按古老习俗以歌声相比,谁能打动翠翠,得到应和,谁就赢得爱情。天保不善唱歌,又明白了翠翠倾慕傩送的实情,就毅然随船下辰州。这个“水鸭子”竟被竹篙弹到水里“淹死”了。傩送为天保的死难受,又被家中逼着接受中寨王团总的女儿的妆奁,痛苦地坐船去了桃源。老船夫深为外孙女的婚事、幸福而忧虑,加上船总父子的误解和冷遇,在一个大雷雨的夜晚悄悄地死了。翠翠继续操持渡船,在碧溪岨等待着自己心爱的青年。但是“这个

4、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小说在这三角恋爱的种种纠葛中,通过男女之爱、祖孙之情、父子之亲、睦邻之意,生动表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质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2.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概括三节课文各节的具体内容,然后选代表发言。明确:课文的第一节(“黄昏来时”至“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纯洁美丽少女翠翠情窦初开,听爷爷讲父母年轻时恋爱的故事。第二节(“老船夫做事累了”至“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翠翠夜晚听歌,暗中爱上二老的情形,暗中也交代了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以唱歌进行爱情“决斗”的情景。第三节(“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游去了”到结尾)写

5、大老天保为成全弟弟和翠翠的爱情而外出闯滩,翠翠与爷爷畅谈与二老傩送未来的爱情生活。四、具体研习1.分析翠翠的形象(1)找一女生朗读课文(从开头至“就忽然哭起来了”)。提问:文中写道:“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翠翠为何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少了什么?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态?明确:此时的翠翠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朦胧的爱情已注入她的情怀,她希望被人爱,也希望爱一个人,有所思而不知所以,有所待而无由得之。表现出一种情无所依的心态。提问:“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翠翠便胡思乱想。试根据文意说说她想了些什么?明确:她想象坐船下桃源县出洞庭,到外面寻求“不平凡”生活的举动;想象自己出走

6、后爷爷寻觅不见的情景提问:翠翠为什么要想象离开爷爷?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回答。明确:在翠翠的生活中,爷爷是她的心灵支柱,要想象生活有变化,最“放肆”大胆的是离开爷爷。这样的想象也是她有所思有所待,希望生命中发生点什么打破眼前孤寂心灵的怀春思绪的自然流露,及在情无所属时希望爷爷陪陪她的小女孩心态。(2)学生浏览小说的其他部分,概括翠翠形象。明确:翠翠是一个天真善良,聪明乖巧,温柔清纯的少女。她和祖父相依为命,对祖父关心备至。因为祖父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祖父去寻她,可是想到祖父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祖父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少女的羞涩,善良的

7、心地又使她难以付诸行动。正当青春期的她,面对爷爷不失时机的委婉引导,面对爷爷旁敲侧击的询问,虽心知肚明,却时不时闪烁其词地表明态度。总之,翠翠是一个善良聪慧、温婉多情的少女。在她身上,对祖父深沉的依恋与对爱情的真挚期盼,外表的温婉腼腆与内心的炽热多情,异乎寻常地融合于一体。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光辉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2.学生阅读相关文段,概括“爷爷”的性格特点。明确:小说中的爷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是一个忠于职守、古道热肠、深爱至亲的老人。他是溪边渡口的摆渡人,“在职务上毫不儿戏”,每到“十四中寨逢场”,“因为明白过渡人是要赶回城中吃晚饭的,人来一个就渡一个,不便要人站在那岸边呆等”,

8、因此,即使翠翠几次三番地呼叫他回来,他也不理会,直到坚持渡完最后一个人才收工。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在生活上、感情上对她无比关怀,尽力体谅。3.组织学生讨论:小说是怎样体现人物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1)出示投影,让学生先读下面的内容: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2)结合投影和小说有关内容讨论后明确:沈从文先生笔下描画的是一幅美丽

9、的风俗画卷,展示了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小说集中表现了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及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翠翠无父无母,没有姊妹,只有和爷爷相依为命。当爱情悄悄萌发而又无所适从时,她感到日子有点痛苦,曾胡思乱想到过用出走的方式“惩罚”爷爷。但这种“惩罚”的手段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的。因此当爷爷用试探的口吻与她开玩笑时,她又说“爷爷,我一定不走”,表达了对爷爷无限深沉的依恋,表现了她不是一个只顾自己幸福而弃他人于不顾的女孩。爷爷也因为身边只有翠翠一个亲人而无不时时处处关心着她。他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的爱情。尽管他赞赏天保,但只要翠翠不乐意,他就放弃。在生活

10、上,对翠翠也关怀得无微不至,不让她坐热石头,惟恐她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小说以简练而生动的笔墨,传神地抒写了感人至深的祖孙情。小说节选部分没有直接写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傩送用最动人的歌声,没有任何物欲成分的歌声传达着对翠翠纯洁的爱情。天保和傩送没有因为同时爱上翠翠而反目成仇,出于良心和道德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总之,小说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4.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本文主题的认识。明确:作者描写湘西秀丽风光、纯朴民风,旨在表现“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

11、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作者痛心于现代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物欲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朽堕落的现实,在作品中极力讴歌传统文化中残留至今的美德。5.学生自由交流:作为生活在“都市文明”中的我们,学习边城后有怎样的体会、感受?(解说: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如可谈都市中人为物欲所累,亲情、爱情均带有不同程度的功利思想,甚至将爱导致畸形;也可谈这种情爱在现代生活中是无迹可寻的,是人们美好的愿望,是人类真正走向文明的桥梁、基石)五、欣赏品味出示投影:1.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

12、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为什么翠翠心里感到“薄薄的凄凉”?)2.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人,其中有个吸旱烟的打着火镰吸烟,把烟杆在船边剥剥地敲着烟灰,就忽然哭起来了。(翠翠为什么忽然哭了?)3.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心里却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久之,对溪除了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翠翠走回家里去,在房门边摸着了那个芦管,拿出来在月光下自己吹着。觉吹得不好,又递给祖父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

13、翠的心被吹柔软了。(翠翠的心为什么“被吹柔软了”?)4.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地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又想起白日在河街上同大老谈话的经过,想起中寨人陪嫁的那座碾坊,想起二老!想起一大堆过去事情,心中不免有点儿乱。(爷爷痴痴地看天上的星,并由此想到死,为什么?“一大堆过去”的事情指什么?爷爷心里为什么有点乱?)学生思考后明确:1.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

14、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2.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3.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4.第一问意在说明爷爷活着的动力来自翠翠,他想到自己年龄已高,要让孙女有个托靠;一大堆过去的事说明爷爷想起了翠翠妈的往事;大老已走了,二老未见到来唱歌,又

15、听人说中寨人给二老家送的陪嫁,爷爷怕翠翠所爱的人被人抢走,所以心里有点儿乱。(解说:设计四个小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环境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六、课文总结沈从文先生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有他自己的看法,认为好的作品除了使人获得“真美感觉之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从作品中接触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发,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边城便是这种创作观念的印证。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意在借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这对现代社会中自私、虚伪、卑鄙之人生有着很深刻的借鉴意义。七、布置作业1.阅读边城全文。2.有人说“爱”是一件大衣衫,衣衫是要讲究式样、色彩、衣料,甚至于时尚和流行的程度的。但是,对于穿衣服的人来说,更需要细密而熨帖的针法,才能让这件衣衫变得真正温暖舒适起来。请以“爱的针法”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板书设计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火中凤凰陈启文那透明的感觉是慢慢到来的。它经过你,而到达你生命的每一角落,把你一身的风尘洗得干干净净了,你才可以走在先生踩出来的脚板印上,走进那些使你眼珠子发亮的情节里去。或许这就是凤凰了。那条先生孩提时代走过不止一次的河街,那一幢幢面对河水依旧不动声色地伫立着的吊脚楼,那五彩斑斓涂染过千万苗家儿女鲜血的鹅卵石,那河上的渔船上沐着细雨的鹭鸶,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