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日圆及其证明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9908473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日圆及其证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蒙日圆及其证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蒙日圆及其证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蒙日圆及其证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蒙日圆及其证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日圆及其证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日圆及其证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蒙日圆及其证明甘志国(已发表于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5(5):11-13)高考题 (2014年高考广东卷文科、理科第20题)已知椭圆的一个焦点为,离心率为(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若动点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到椭圆C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答案:(1);(2)这道高考题的背景就是蒙日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2必修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版,2014年第8次印刷)第22页对画法几何的创始人蒙日(G.Monge,1745-1818)作了介绍.以上高考题第(2)问的一般情形是定理1 曲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P的轨迹是圆.定理1的

2、结论中的圆就是蒙日圆.先给出定理1的两种解析几何证法:定理1的证法1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有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可得点P的坐标是,或.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为0时,可设点P的坐标是且,所以可设曲线的过点P的切线方程是.由,得由其判别式的值为0,得因为是这个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所以 由此,得进而可得欲证成立.定理1的证法2 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有斜率不存在或斜率为0时,可得点P的坐标是,或.当题设中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中的斜率均存在且均不为0时,可设点P的坐标是且,所以可设两个切点分别是.得直线,切线.所以: 因为点既在曲线上又在直线上,

3、所以所以 由此,可得进而可得欲证成立.再给出该定理的两种平面几何证法,但须先给出四个引理.引理1 (椭圆的光学性质,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A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版,2014年第1次印刷)第76页)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交于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上(如图1所示).图1证明 如图2所示,设为椭圆(其左、右焦点分别是)上任意给定的点,过点作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先证明和相切于点,只要证明上异于的点都在椭圆的外部,即证:图2在直线上选取点,使,得,所以,还得再过点作的平分线,易得,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就证得了引理1成立.引理2 过椭圆(其中心

4、是点O,长半轴长是)的任一焦点F作椭圆的任意切线的垂线,设垂足是H,则.证明 如图3所示,设点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是椭圆的切线上的切点,又设直线交于点.图3由引理1,得(即反射角与入射角的余角相等),进而可得,所以点H是FB的中点,得OH是的中位线.又,所以.引理3 平行四边形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其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证明 由余弦定理可证(这里略去过程).引理4 设点是矩形所在平面上一点,则.证明 如图4所示,设矩形的中心是点图4由引理3,可得即欲证成立注 把引理4推广到空间,得到的结论就是: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相对侧棱长的平方和相等定理1的证法3 可不妨设.当时,易证成立.下面只证明的情形.如

5、图5所示.设椭圆的中心是点O,左、右焦点分别是,焦距是,过动点P的两条切线分别是.图5连结,作,垂足分别是.过点作,垂足为,由引理2得.再作于.记,得.由Rt,得.又作,垂足分别为.在Rt中,同理可得. (1)若,得矩形,所以(2)若,得由,得,所以.同理,有,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由(1),(2)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定理1的证法4 可不妨设.当时,易证成立.下面只证明的情形.如图6所示.设椭圆的中心是点O,左、右焦点分别是,焦距是,过动点P的两条切线分别是,两切点分别为. 分别作右焦点关于切线的对称点,由椭圆的光学性质可得三点共线(用反射角与入射角的余角相等).

6、同理,可得三点共线.图6由椭圆的定义,得,所以.由是的中点,及平行四边形各边的平方和等于其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可得 (1)若,得,即三点共线.又,所以,进而得(2)若,得所以.同理,可得.所以三点共线.得,即. 由(1),(2)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定理1的证法5 (该证法只能证得纯粹性)可不妨设.当时,易证成立.下面只证明的情形.如图7所示,设椭圆的中心是点O,左、右焦点分别是,焦距是,过动点P的两条切线分别是,切点分别是.设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分别为,直线与切线交于点,直线与切线交于点.图7得,再由椭圆的定义,得,所以.因为四边形为矩形,所以由引理4得,所以,得点P的轨迹方程是.读者还可用解析

7、几何的方法证得以下结论:定理2 (1)双曲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的轨迹是圆;(2)抛物线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的交点是该抛物线的准线.定理3 (1)椭圆的两条斜率之积是的切线交点的轨迹方程是;(2)双曲线的两条斜率之积是的切线交点的轨迹方程是.定理4 过椭圆上任一点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则(1)当时,所作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2)当时,所作的两条切线斜率之积是.定理5 (1)椭圆的两条斜率之积是的切线交点的轨迹是:当时,即圆(但要去掉四个点);当且时,即椭圆(但要去掉四个点);当时,即两条直线在椭圆外的部分(但要去掉四个点);当时,即双曲线在椭圆外的部分(但要去掉四个点);当时,即双曲线在椭圆

8、外的部分(但要去掉四个点).(2)双曲线的两条斜率之积是的切线交点的轨迹是:当时,即圆;当时,即双曲线;当或时,即椭圆;当时,不存在.(3)抛物线的两条斜率之积是的切线交点的轨迹是:当时,即直线;当时,的方程为. 例 (北京市海淀区2015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文科数学练习第14题)已知. 若直线上总存在点,使得过点的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 解 .在图8中,若小圆(其圆心为点,半径为)的过点的两条切线互相垂直(切点分别为),得正方形,所以,即点的轨迹是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图8由此结论可得:在本题中,点在圆上.所以本题的题意即直线与圆有公共点,进而可得答案.注 本题的一般情形就是蒙日圆.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